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页码:300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 ·ISBN:7211054271/9787211054275 ·条形码:9787211054275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旅游信息管理 |
 |
|
 |
旅游信息管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页码:300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
·ISBN:7211054271/9787211054275
·条形码:97872110542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大学旅游教材
内容简介 一本教材通常由两个关键要素构成一一主题选择及其组织,这些要素在本书中一直得到最优先的考虑,但由于信息技术在旅游管理中应用的快速发展性,每年都会有大量新的主题产生(这同旅游学科本身的特点也十分吻合),而且,诸如旅游空间数据管理、旅游电子地图、金旅工程、区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旅游企业网络营销、虚拟旅游、旅游电子商务、会展旅游、电子导游等主题内容都十分庞大。主体该如何选择与组织,各自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事情。不过现在基于两种因素让这项工作变得较为容易。首先,许多专家的尝试、总结,为进一步工作作了铺垫;再者,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教材的目的性非常明确。
《旅游信息管理》的内容一直作为讲义在使用,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课程评价时,他们给这一课程的评分较高,表明他们是喜欢这些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这也是这本书的特色。
作者简介 肖江南,男,1966年1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青岛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前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研究工作,曾主持或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资源管理、旅游规划中的应用项目三项。1996年起开始从事旅游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管理的教学、科研以及相关旅游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饭店Internet网络查询预订系统开发与推广(1997—1998年)、饭店计算机管理系统(1997—1999年)、旅游信息多媒体查询系统(1998—1999年)、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管理系统(1999年)、旅行社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1999—2000年)、区域旅游信息化建设与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2002—2005年)和旅游网站(1997—2005年)等项目开发建设工作,发表十余篇该方面论文。
目录 第一章 旅游信息管理概述
第一节 旅游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数据与信息
二、旅游信息
三、信息管理
四、旅游信息管理
第二节 旅游信息系统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二、旅游信息系统的概念
三、旅游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四、旅游信息系统的结构
五、旅游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六、旅游信息系统的分类
七、旅游信息系统与旅游信息管理
第三节 旅游信息系统开发
一、旅游信息系统分析
二、旅游信息系统设计
三、旅游信息系统实施
四、旅游信息系统评价
阅读材料:北京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
第二章 旅游空间数据管理
第一节 空间数据
一、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二、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连接
三、空间数据管理常用数据结构
第二节 空间数据管理
一、地理信息系统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基本功能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第三节 多媒体电子地图与Internet地图
一、多媒体电子地图
二、Internct地图
第四节 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
一、城市公园选址
二、昌平旅游咨询信息系统
三、空间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应用
阅读材料:基于数字城市的旅游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第三章 旅游电子商务
第一节 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系统结构
二、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
三、实现电子商务的技术
四、电子商务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第二节 旅游电子商务
一、旅游电子商务概述
二、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
三、旅游电子商务前景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在线旅游服务公司
一、在线旅游服务公司概述
二、在线旅游服务公司的基本业务
阅读材料1:旅游电子商务经营模式迎来嬗变
阅读材料2:三峡大坝旅游网引领三峡旅游电子商务
阅读材料3:美国运通公司
阅读材料4:携程在线旅游服务公司
第四章 区域旅游信息化与金旅工程
第一节 区域旅游信息化
一、区域旅游信息化的意义
二、区域旅游信息化发展原则
三、区域旅游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金旅工程
一、建设金旅工程的意义
二、金旅工程建设目标
三、系统结构和功能
四、主体模块分析
五、运作模式
第三节 旅游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汁
一、旅游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二、旅游管理部门信息系统设计
阅读材料1:山东滨州市旅游信息化发展规划
阅读材料2:奥地利TIScover系统
第五章 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第一节 旅游资源信息管理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一、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框架
二、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
三、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四、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第三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子系统
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系统分析及设计
阅读材料:青海旅游资源信息系统设计
第六章 饭店信息管理
第一节 饭店信息
一、饭店信息的界定
二、饭店信息的特征、分类及其作用
三、饭店信息管理的特点
四、饭店信息处理
五、饭店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饭店信息化与信息化饭店
第三节饭店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一、饭店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优势
二、饭店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节 饭店网上预订系统
一、饭店预订的方式
二、国内饭店预订系统现状
三、基于Internet的饭店网上预订系统
第五节 信息技术在饭店的其他应用
一、IC卡技术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二、客房VOD视频服务系统
三、电子菜单与电子点菜
四、虚拟员工之家
阅读材料1:京伦饭店电脑管理的全方位推进
阅读材料2:现代商务型酒店智能弱电系统
第七章 旅行社信息管理
第一节 旅行社信息
第二节 旅行社业务分析
一、旅行社组织机构与职能
二、旅行社基本业务分析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旅行社经营管理
一、信息技术对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影响
二、建立旅行社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节 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
一、系统结构
二、系统功能
三、对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一般要求
第五节 旅行社电子商务
第六节 旅行社计算机网络经营系统
……
第八章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
第九章 会展旅游信息管理
第十章 虚拟旅游与电子自助导游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20世纪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从以劳动为中心的“工作时代”步入讲究生活品质的“消费时代”。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和热门产业。21世纪推崇的生活理念更是将旅游的魅力数倍放大。旅游正在渗透着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观念和价值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旅游业也进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顺天时、应地利、聚人和。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巾国的旅游教材从无到有,日渐丰富多彩、种类齐全。但是当用“特色”和“水平”这两个坐标体系来给它定位时,我们不得不坦承。中国旅游教材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大多还属于“简单积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目前,教材技术标准好像很完善、简单,编制也容易,但本质的、决定教材发展的不是教材编写规则,而是旅游发展自身,或者说是社会需求。由于旅游发展总是充满着不确定性,没有太多的规范和标准可以依据,因此,巾旧旅游教材的编写,也面临着三大难题和三大困惑。
三大难题:
(1)中国的旅游学术研究与旅游教材编写大体上同步。总体来说,中国的旅游学术研究理论深度不够,学术水平不高.这就使得中国的旅游教材编写缺乏应有的厚实基础,许多理论问题本身还在不断探索和形成之中。
(2)旅游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既要求有较深厚的学术功底、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又要求有旅游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这对于作者的综合学术素养是极大的考验。
(3)编教材易,写教材难。教材不同于学术著作,不能仅仅是阐述理论和观点,成一家之言,更不能天马行空,有感就发。教材有教材的特点和要求,编写一套特色鲜明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旅游教材实为不易。
文摘 插图:
后记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对象多为文理兼收的学生(甚至为单一文科或外语类学生)。我从1996年开始为该专业学生讲授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与信息检索等课程,先后参考了许多专家、学者(马润洪、邸德海、陆均良、张利生、吴映鹏、巫宁、陈志辉、李江风等)的教材和书籍,受益匪浅。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需要一本既前沿又全面,既通俗又有一定深度,既考虑信息系统理论,又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特点的旅游信息管理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本教材通常由两个关键要素构成--主题选择及其组织,这些要素在本书中一直得到最优先的考虑,但由于信息技术在旅游管理中应用的快速发展性,每年都会有大量新的主题产生(这同旅游学科本身的特点也十分吻合),而且,诸如旅游空间数据管理、旅游电子地图、金旅工程、区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旅游企业网络营销、虚拟旅游、旅游电子商务、会展旅游、电子导游等主题内容都十分庞大。主体该如何选择与组织,各自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事情。不过现在基于两种因素让这项工作变得较为容易。首先,许多专家的尝试、总结,为进一步工作作了铺垫;再者,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教材的目的性非常明确。
本书的内容一直作为讲义在使用,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课程评价时,他们给这一课程的评分较高,表明他们是喜欢这些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这也是这本书的特色。
在将多年的讲义和备课笔记整理成书的过程中,我的许多同事和学生们做了大量工作,该书的责任编辑更是精心推敲,对内容和逻辑结构提出建议。本书参考了很多书籍、报刊、论文、论坛、个人博客等资料,除书后和正文中列出的之外,由于篇幅限制和讲课笔记遗漏的原因,很多没有得到反映,在此我表示歉意。本书第一章由肖江南、高静、李晓、杨静整理,第二章由肖江南整理,第三章由肖江南、郭莎莎、耿健美、田晓华整理,第四章由肖江南、郭莎莎整理,第五章由李晓、肖江南整理,第六章由肖江南、马惠萍、杨文红整理,第七章由肖江南、杨静、杨文红整理,第八章由高静的硕士论文《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及其协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