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公共关系学

2010-04-13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33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9787307069855 ·条形码:97873070698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公共关系学 去商家看看
公共关系学 去商家看看

 公共关系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33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9787307069855
·条形码:97873070698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新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公共关系学》系统地介绍了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对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交际礼仪、公共关系演讲、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公共关系礼仪等做了重点介绍,并详细分析了政府公共关系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公共关系,每章都附有案例分析,是一本理论和实践结合较紧密的教科书。《公共关系学》适合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公共关系专业和其他相关文科专业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MPA学员及社会各界实际工作人员学习参考,同时也可供公共关系策划人员和公共关系爱好者阅读。
编辑推荐 《公共关系学》是讲述公共关系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的教科书,是应公共事业管理及相关专业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分12章,分别为:公共关系概述;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公共关系的主体;公共关系的客体;公共关系传播;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公共关系演讲;公共关系交际礼仪;危机公关;公共关系专题活动;政府公共关系;非营利性组织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每章附有案例对理论进行说明和注解,充分体现了公共关系这门学科应用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
目录
第一篇 公共关系原理
第1章 公共关系导论
1.1 公共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1.2 公共关系的含义、基本要素和根本特征
1.3 公共关系与其他相关活动的关系
1.4 公共关系的功能和原则
1.5 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2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
2.1 公共关系溯源和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
2.2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3 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的发展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3章 公共关系主体
3.1 社会组织与企业文化
3.2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
3.3 公共关系人员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4章 公共关系客体
4.1 公共关系客体的含义和特征
4.2 公共关系客体的分类
4.3 几种常见的公众关系分析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5章 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
5.1 传播及其分类
5.2 传播效果及其制约条件
5.3 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6章 公共关系工作程序
6.1 公共关系调查
6.2 公共关系策划
6.3 公共关系方案的实施
6.4 公共关系的效果评估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二篇 公共关系实务
第7章 公共关系演讲
7.1 公共关系演讲的要素与特征
7.2 公共关系演讲的类型
7.3 公共关系演讲者的心理素质
7.4 公共关系演讲的技巧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8章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
8.1 危机与危机管理
8.2 公共关系危机的含义、特点及类型
8.3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程序及处理技巧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9章 公共关系交际礼仪
9.1 交际概述
9.2 礼仪概述
9.3 日常交往礼仪
9.4 宴会礼仪
9.5 涉外交际礼仪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10章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10.1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概述
10.2 几种主要的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三篇 部门公共关系
第11章 政府公共关系
11.1 政府公共关系概述
11.2 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责
11.3 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要求
11.4 政府公共关系实务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12章 非营利性组织公共关系
12.1 非营利性组织及其特征
12.2 非营利性组织公共关系的特征及任务
12.3 常见非营利性组织公共关系举要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经过近30年的磨炼,中国的公共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分散发展到逐步规范、从纯国内化到国际化的过程。21世纪,是世界经济大循环,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网络经济、生命科学等的发展,将对人类的生活、学习、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样,对公共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使得全球众多政府和企业界人士将注意力集中到中国这个最大的新兴市场;再加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国际社会的联系空前密切。这一切都为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也对公共关系这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适应这一发展要求,武汉大学出版社组织有关院校编写了这本《公共关系学》。本书是讲述公共关系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的教科书,是应公共事业管理及相关专业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总结了多年来在公共关系教学方面的经验,同时也吸收了国内外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2章,分别为:公共关系概述;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公共关系的主体;公共关系的客体;公共关系传播;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公共关系演讲;公共关系交际礼仪;危机公关;公共关系专题活动;政府公共关系;非营利性组织公共关系。本书每章附有案例对理论进行说明和注解,充分体现了公共关系这门学科应用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
文摘 第一篇 公共关系原理
第1章 公共关系导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关系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大众传播等领域发挥着令人瞩目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公共关系越来越成为企业搞好管理和经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搞好公共关系工作,“对于扩大信息交流、促进商品流通、沟通企业联系、建立新型人际关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促进当代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1.1 公共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社会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开展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对组织、个人、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公共关系能够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公共关系通过监测组织环境,参与组织决策,扩大组织知名度和美誉度,沟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促使组织成员增强公共关系意识,从而使组织得以健康发展,实现自己的目标。其次,公共关系能够促使个人的观念更新,帮助个人能力的提高。公共关系促使个人注重个人形象的观念、尊重他人观念、交往沟通观念、合作观念的形成;公共关系能帮助个人提高创造能力、交际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应变的能力,从而使个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再次,公共关系可以通过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促使社会互动环境的优化。此外,公共关系还可以通过协调沟通人际关系,促使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化;通过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追求,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化;通过对民主政治的需求,促使社会政治环境的优化。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学习研究公共关系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改革开放需要公共关系
实行对外开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对外开放、交流合作,就必须增进相互了解。一方面,中国要了解世界,了解国际市场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环境的情况和变化趋势,了解各国的政治、政策、民族、习俗等;另一方面,面向世界传播自己,要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提高我国各企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公众中树立我国的良好形象,这就需要公共关系。加之对外开放使形象管理的问题日益突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