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3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300105629/9787300105628 ·条形码:9787300105628 ·版本:第3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社交礼仪教程(第3版) |
 |
|
 |
社交礼仪教程(第3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3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300105629/9787300105628
·条形码:9787300105628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实用礼仪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社交礼仪教程(第3版)》介绍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中,以及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应掌握的礼仪规范,从应酬、通联、个人交往、聚会、餐饮和公共礼仪等方面详细讲述礼仪的禁忌及要求,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社交礼仪的各个方面,提升企业形象与个人形象。第三版在保留上一版主体内容的基础上,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各章节内容进行了增加或调整;同时,在本系列教材各分册的章节中,新增了“学习目的”、“本章要点”及课后“思考题”等新的内容,更便于读者学习掌握。
作者简介 金正昆,浙江东阳人,生于1959年11月。知名}L仪与公共关系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与公共关系学研究。
已出版个人专著《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外事礼仪》、《商务礼仪》、《公司礼仪》、《国家公务员礼仪教程》、《大学生礼仪》等16部;主编《文官礼仪》、《涉外交际礼仪》、《基层公务员礼仪修养》、《公务员礼仪培训教程》等13部;发表论文与文章百余篇。
编辑推荐 《社交礼仪教程(第3版)》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个人礼仪
一、仪容
二、举止
三、表情
四、服装
五、佩饰
思考题
第二章 公共礼仪
一、行路
二、行车
三、乘船
四、乘机
五、宾馆
思考题
第三章 交往礼仪
一、称呼
二、介绍
三、握手
四、名片
五、交谈
思考题
第四章 通联礼仪
一、电话
二、网络
三、书信
四、题字
五、馈赠
六、送花
思考题
第五章 应酬礼仪
一、亲缘
二、姻缘
三、地缘
四、业缘
五、友缘
六、求职
思考题
第六章 聚会礼仪
一、拜会
二、集会
三、晚会
四、舞会
五、赛会
思考题
第七章 餐饮礼仪
一、中餐
二、西餐
三、酒水
四、茶艺
五、咖啡
思考题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
文摘 礼貌,一般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所表示的谦虚和恭敬。它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养。
礼节,通常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它实际上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它与礼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就必然需要具体的礼节。
礼仪,则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显而易见,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节则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换言之,礼仪在层次上要高于礼貌、礼节,其内涵更深、更广。礼仪,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的、表现礼貌的礼节所构成的。它不像礼节一样只是一种做法,而是一个表示礼貌的系统而完整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三者所表现的都是对人的尊敬、友善。
有鉴于此,为了更完整、更准确地理解“礼”,采用礼仪这一概念来对此加以表述,是最为可行的。
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往往还可以对礼仪的概念做出种种殊途同归的界定。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礼仪即教养、素质在一个人行为举止中的具体体现。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仪可以被界定为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或日标准做法、行为准则。因此,在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里,将“明礼”列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实用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用以处理人际关系的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
从民俗的角度来看,礼仪既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行的律己敬人的习惯形式,也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此即所谓“礼出于俗,俗化为礼”。简言之,礼仪是待人接物的一种惯例。
后记 我所撰写的“21世纪实用礼仪系列教材”丛书(第二版)于2005年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迄今已逾四年。在其正式出版后,曾经多次加印。许多专家、学者对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广大读者也给予了它大力的支持。近一年多以来,我应广大读者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要求,对其义一次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修订。
在此,我有必要对广大读者进行认真说明的是,此次本系列教材修订的具体重点有三:
其一,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再次对某些章节进行了增删或调整。我之所以这样做,既是进一步充实与完善本系列教材具体内容的需要,又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读者的实际需要。
其二,本着“精益求精”的基本要求.对本系列教材的具体内容与文字上的某些明显的错误、失误,进行了认真的改正;列一些叙述上失之于严谨或准确的地方,则进行了尽可能的充实与更改。
其三,为了方便广大读者的学习与复习,在本系列教材各分册的每一章里,大都增加了“学习目的”、“本章要点”等新的内容。同时,在教材具体内容的编排上亦做了一些调整,以期增强其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