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 >

校正执行力

2010-04-1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04731080/9787504731081 ·条形码:978750473108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校正执行力 去商家看看
校正执行力 去商家看看

 校正执行力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04731080/9787504731081
·条形码:978750473108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校正执行力》内容讲述了:“是!”“没有任何借口!”那是军人、战士的口吻,而您的下属是军人,是战士吗?军人与战士的一切要献给国家,而您的下属没有义务将他的一切献给您所管理的企业。您要求瞎胡说没有任何借口地执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请放弃虚幻的假设,随时做好校正执行能力扭曲的准备。无论您是老板还是一个班组长,不断提高自己校正执行力扭曲的能力远比对没有任何借口执行的期盼现实得多。即使得到了这样的承诺也不可轻信,任何人都不能游离于制度的监督之外。即使您是一名普通员工,接受任务时表示没有任何借口地执行,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在各种利益的冲突和诱惑中,也需要不断校正自己的执行力,以便交出一份完美执行的答卷。
作者简介 张华强,三眼国际创意文化传播机构资深管理咨询专家、高级政工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正当管理理论创始人。专著《军人自我思想探微》1992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异故我在》一书于2007年由三眼国际策划、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张华强于本世纪初提出的正当管理理论,其正确性和必要性在实践中日益得到印证,在业界已经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编辑推荐 《校正执行力》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如果您认为下属没有任何借口地执行就可以高枕无忧,如果您认为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就可以坐享其成,那您就错了。管理的魅力和奥秘就在过程之中,执行者真正重视的往往是您要检查的,完美的执行只有在检查中不断地校正才能得到。
目录
第一章 放手执行的价值假设及其实现/1
第一节 让我们重新审视执行力/1
一、执行力的分类/2
二、赋权式执行需要一个过程/4
三、执行者的品质保证是正直/5
四、正直品质的外在表现是服从整体利益/9
第二节 与正直假设、整体目标的差距——执行扭曲/12
一、执行扭曲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12
二、执行扭曲对决策具有实质性影响/16
三、执行扭曲是赋权式执行的常态/19
第三节 您具有校正执行力扭曲的能力吗/23
一、校正执行力扭曲的能力是一种领导力/23
二、用机制破解执行力扭曲难题/26
三、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凝聚执行力/30

第二章 正确认识执行力扭曲的“机理”/34
第一节 “智慧人”利益意识的畸变/34
一、执行者并不缺少应有的智慧/35
二、“智慧人”利益意识的觉醒/38
三、对相关利益的“智取”导致执行力扭曲/40
四、“智慧人”对正直品质的理性回归/42
第二节 多元化利益主体价值选择的失序/44
一、转轨型社会利益博弈的惯性影响/44
二、扁平化组织中信息不对称空间加大/48
三、多元化主体利益冲突中的侥幸选择/51
第三节 领导者权宜管理的误导/55
一、权宜管理是领导者的短期行为/55
二、权宜管理难以积极引导执行力/59
三、权宜管理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潜伏性/62

第三章 在激励博弈中校正执行力扭曲/65
第一节 校正执行力从激励博弈开始/65
一、激励是校正成本的最小化/66
二、激励力与扭曲力的博弈/69
三、企业管理可以视为一部激励博弈史/73
四、不要让激励为患于管理/76
第二节 激励效果在对弈中产生/79
一、任何一项奖励措施都不是万能的/80
二、防止在既定的激励思路中顾此失彼/82
三、安排好激励的跟进之“计”/85
第三节 在认识博弈规律中掌握激励的主动权/89
一、以换位思考促进执行到位/89
二、对执行者提供一组选择/93
三、建立执行者的规则依赖意识/96
第四节 走出激励的误区/99
一、不要在激励中人为设置“囚徒困境”/99
二、丢掉以“任务黑洞”放大执行力的幻想/103
三、努力克服激励的迟延效应/106

第四章 在“二传误导”中校正执行力扭曲/110
第一节 “二传误导”是中层危机的表现/110
一、“二传误导”是“歪嘴和尚念歪了经”/11l
二、“二传误导”扭曲的表现/113
三、“二传误导”扭曲的特征/116
第二节 客观面对“二传误导”难以摆脱的痛楚/120
一、组织措施面对“二传误导”的无奈/120
二、积极探索“二传误导”的扭曲规律/123
三、在发挥“二传手”的作用时把握平衡/127
第三节 及时防治“二传误导”的扭曲/130
一、治理“歪嘴”要以道结心/131
二、充分沟通得实情/133
三、给“二传手”戴上“金手铐”/137
四、防治“二传误导”要善始善终/140

第五章 校正执行作弊/145
第一节 执行作弊是对企业的生死大考/145
一、执行作弊是执行力的严重扭曲/146
二、执行作弊的基本特征/148
三、执行作弊将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150
四、校正执行作弊重在防范假执行/153
第二节 防范执行作弊要善于“识假”/156
一、透过假借口洞察假执行/157
二、透过假报告洞察假执行/160
三、透过假数据洞察假执行/164
四、透过假现场洞察假执行/167
五、透过“科学”的迷雾洞察假执行/170
第三节 把核心竞争力作为执行作弊的克星/173
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173
二、核心竞争力是对求真务实精神的凝练/176
三、围绕维护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而较真/180
第四节 掌握好校正执行作弊的尺度/184
一、注重教育而又不以德“溺职”/184
二、校正执行作弊讲狼性又要讲猴性/187
三、建设和谐执行环境但绝不丧失原则/19l

第六章 建立校正执行力扭曲的长效机制/195
第一节 用健康的企业文化引领健康的执行环境/195
一、正直品质是校正执行力扭曲长效机制的基点/196
二、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激活休克鱼”/200
三、以团队绩效为基础建立健康的执行文化/203
四、甩企业核心价值观凝聚校正力/207
第二节 依托公司治理,为校正执行力扭曲长效机制提供组织保证/211
一、克服“公司治理冷淡症”/211
二、积极促进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214
三、解决好管理与治理长期合作的历史课题/218
第三节 以身作则是校正执行力扭曲的不竭动力/222
一、以身作则的关键是体现正直品质/222
二、以身正人贵在持之以恒的修炼/226
三、在以身作则中进行扶正祛邪的“基因”传承/230
后记决策、执行、细节一个都不能少/234
……
序言 我曾经在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某士官大队当过教官,“是”、“没有任何借口”这些领受任务的方式在头脑中挥之不去。后来我转业到地方工作,来到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当时叫劳动人事管理)。我在交代任务时的口气毋庸置疑,很希望得到没有任何借口的回答。然而我错了,人们对我避而远之。好心的同事告诉我:“这是在地方,你不能用部队那一套生搬硬套,官大一级压死人。”然而,不同版本的《没有任何借口》却成了畅销书,当时我就有一种担心,担心管理者会犯与我相同的错误。
当然,企业经营不善时老板们总是抱怨执行不力,这已成了惯例。在“一把手”那里,不难得到“是”、“没有任何借口”这种形式的回答。但是我认为,在中国这个劳动力资源充裕的国度里,缺少的不是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而是对执行力扭曲及时有效的校正。于是,我在网络上贴出了“校正执行力扭曲”的博文。没想到这篇博文很快得到了上万次的点击记录,很多网站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并被网友在文章中大量引用,还被国内一位著名专家收入其畅销书,成为其中较为完整的一个组成部分。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想将自己这方面的思考成果编辑成书,献给企业界的朋友。在三眼国际创意文化传播机构的支持下,这个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文摘 (二)在防治结合中善疑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在防治“二传误导”做到了善始善终,才能克服企业寿命越来越短的现象,走出兴亡周期律。防治“二传误导”当然要防治结合,努力将“二传误导”控制在萌芽状态。在教育上要经常打预防针,在用人上善疑。善疑是与多疑相比较而存在的,是对疑的一种抑制。作为对被用者的主动督察,善疑是出于善意,这应当是善疑的出发点。用人与被用者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不能出尔反尔,让被用者无所适从。善疑的善意则不同,它可以是对被用者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不超越原有信托关系的情况下,使信托关系更为完善,更能发挥被用者的潜能。其中也可以包括弥补原有信托关系的不足,为被用者提供更好的保护。它可以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找到了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在这时给被用者提个醒,以便未雨绸缪。它必须是出于公心,而不以小人之心度之。对被用者有不同的反应是正常的,作为独立思考的善疑,要在个人恩怨纠葛面前不为人言所动,以防止被人不正当的利用。它必须坚持正义,站在弱者的立场加以权衡。被用者被委以重任,掌控着一定的优势,与此相对的一面则是弱者。用人者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考虑弱者的不同意见,统筹兼顾。
善疑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注意纠正一种倾向掩盖下的另一种倾向。善疑不是胡乱猜疑,终日停留在疑惑的状态,而是要善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只有做到善疑,才能掌握控制“二传误导”的主动权,将“二传误导”控制在萌芽状态。《鬼谷子》把这口q做“抵蛾”,相当于补齐“短板”。
后记 在此书行将定稿的时候,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活动的持续推出。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不折腾”成了一个十分抢眼的关键词,在网上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关于什么叫“不折腾”也有各种看法,其中不乏权威人士的点评,大多是在不同的层面上见智见愚。其实,用企业管理的行话来说,要想使“不折腾”的精神“落地”,决策、执行、细节一个都不能少。
在校正执行力扭曲中也是一样。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管理者,谁也不愿意拿企业有限的资源穷折腾。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利益的驱使下,总有人要折腾。不过,大概不会有人公开站出来声明自己故意要折腾。所以,所谓的折腾往往是在以执行扭曲的形式表达和实现“另类”的利益诉求。换句话说,在执行力扭曲的情况下,起初看不出来是在折腾。“赢在决策”、“赢在执行”、“赢在细节”,分开解读,都言之有理,但是当大家各执一端的时候,则很容易出现扭曲。我们必须从终端来看执行力扭曲,不能停留在决策层面上,也不能囿于局部看执行,那样执行力扭曲总是有道理的。要想避免使问题发展到非要折腾一番的地步,必须及时校正执行力扭曲,无论决策、执行、细节,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