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两性 >

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

2010-04-1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7208047014 ·条形码:97872080470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 去商家看看
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 去商家看看

 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7208047014
·条形码:97872080470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内容简介 这本书很简略地尝试着讨论的问题,或者对于近代的中国社会有些兴趣。家,特别是宗教一方面,曾是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强有力的源泉。中国的旧式家庭,对于一切见解正确的人类学者一定是可以羡慕的对象——几乎是可以崇拜的对象,因为它在许多方面,曾是那般优美。本书分四编,详细讲述了母权社会的复识和神话、疾病和反常、梦想和行事、猥亵和神话、精神分析和人类学、精神分析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裂口、一个“被抑窒的复识”等内容。

媒体推荐 译者序
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教授的父母为波兰人,自己为英国籍,现任伦敦大学人类学教授。生于1884年,于1908年取得博士学位,1910年以后即在大英博物院与伦敦大学作研究。1914年到1918年曾在美拉尼西亚(Melanesia)实地调查岛民社会。他的研究方法,即社会人类学中的功能学派(Functional school);将一切社会现象放入整个生活系统里面,看看具有什么作用,以免除不相干的类比(analogical)观念与无生命的散碎记录。
他的重要论著有:(1)《澳大利亚土著的家庭》(The Family Among the Australian Aborigines,1913年),(2)《原始宗教与社会分化》(Primitive Religion and Social Differentiation,1915年,波兰文),(3)《迈卢土著》(The Natives of Mailu,1915年,见Trans.Of the Royal Society of S.Australia for l915), (4)《特罗布里恩人的鬼魂巴罗马》(Baloma:The Spirits of the Dead in the Trobriand Is.,1916年),(5《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Argonauts of the WesternPacific,1992年),(6)“巫术、科学与宗教”(“Magic,Science and Religion”,in Science,Reli-gion and Reality ed.by J.Needham,1926年),(7)《原始心理的神话》(Myth in Primitive Psychology,1926年),(8)《蛮野社会的犯罪与风俗》(Crime and Custom in Savage Society,1926年),(9)《父性与原始心理》(The Father in Primitive Psychology,1927年),及(10)本书(Sex and Repression in Savage Society,1927年),(11)《西北美拉尼西亚蛮野人的性生活》(The Sexual Life of Savages in North—Western Melanesia,1929年)。
马林诺夫斯基教授具有特殊的语言天才。他用长久的时间,密切的接触,当地的语言,研究了美拉尼西亚的原始社会。这本书与其他关于那个地方的书,都是实地调查的结果。本书为“心理学哲学及科学方法国际丛书”之一,在伦敦出版,原名Sex and Repression in Savage Society,直译当为《蛮野社会里的性及抑窒》。不过本书不只讨论蛮野社会里的性,也讨论文明社会里的性;不是研究性的本身,乃是研究性的社会学。这本书是将蛮野的美拉尼西亚母系社会里的性及文明的欧洲父系社会里的性,作了社会学的比较研究——研究两种社会里的性有什么关系。他说,两种社会文化不同,组织不同,对于性的办法也不同,所以由这些办法产生出来的态度也不同。父系社会掌权的是父,所以儿子对于父,一面是爱,一面是憎,有两面同值的(ambivalence)心理;母系社会掌权的是母舅,所以外甥对于母舅,一面是爱,一面是憎,也有两面同值的心理。父权社会,儿子对于母亲有父亲的竞争势力,所以抑窒下去的意识是杀父娶母[借用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话];母权社会,弟兄于姊妹为禁令所隔离,代表禁令权威的又是母舅,所以抑窒下去的意识是杀母舅娶姊妹。这种心理,错综复杂,是态度和情操的实际复体;一部分外显,一部分被抑窒,但实际存在“无意识”里面(原书第144页);在精神分析的术语里叫做“复识”(complex)。作者在本书指明“复识”怎样在模式的父权社会形成出来;怎样在美拉尼西亚的神话,梦、亵语和神经失序里有所发展。精神分析的创始
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以为文化起自图腾(Totem)宴。作者详细批评这种学说以后,即在结论里面积极分析文化的起源,证明“复识”乃是文化产生的结果,有的复识即起自文化的起点。他说:文化的型类不同,复识也不会一样;精神分析的毛病,即在认父权社会的特产品[烝母复识(Oedipus complex),即杀父娶母的错综心理]为普遍全世的现象。
……
目录
译者序
汉文译本作者序
作者原序
第一编 复识的形成
第一章 问题发凡
第二章 父权家庭与母权家庭
……
文摘 书摘
我们现在讨论的儿童第二期,依照我的方案,大约由四岁至六岁;在这个时期,“邪的”常在排泄机能上发露,具有暴露主义和邪僻游戏的兴趣常与残酷相关。这时几乎不分性别,且在生殖行为上也少兴趣。凡曾久与农夫相处而且稔知农村儿童的人,都要承认,这种事态乃是当作常态的(虽不公开的)事自然存在着。工人阶级之间,事态也似相同。上层阶级之间,“邪僻”虽被压迫得厉害一些,情形也不大差。观察上层社会固较观察农民困难得多,但应为教育、道德、优生等理由积极进行,而且计划出相宜的检讨方法。我想,这种观察的结果,能将弗洛伊德及其学派的某种理论大加证实。
这项新兴的婴期性欲或婴期“邪僻”,怎样影响孩子对于家庭的关系呢?在“正的”和“邪的”分别之间,父亲,特别是母亲,完全归在第一范畴;在孩子的心里永远不为“邪的”所污。“母亲或许觉知什么淫秽的儿童游戏”,这个感觉,对于孩子极端难堪,且有一个强烈倾向,使他不要当着她或向着她述说任何关于性的事件;父亲既然也被严格地留在“邪的”范畴之外,所以更被看作道德的权威;于是这些思想和消遣,便也不能触犯于他;因为“邪的”永远具有一种罪意。
弗氏和精神分析学派已将母女之间和父子之司的性的敌竞大加注重。我们的意见以为母女之司的敌竞,并不起始在这么早的时期。无论怎样,我尚不曾察到母女敌竞的任何踪迹。父子的关系,更较复杂。男孩子对于母亲虽无自己觉着属乎“邪的”范畴的思想、欲望或冲动,如我已经说过的那样,然而无疑地,一个幼小的机体对于母亲有着密切的肉体接触,就要发生性的反应。老生常谈给予农民社会的青年母亲一件谁都知道的忠告,就呈三岁以上的男孩应与母亲分睡。婴儿阳起的事,这些地方社会谁都知道;男孩子拥附其母不与女孩子一样这个事实,也是如此。这等状况之下,父亲和男孩之间,大概会有性的敌竟的成分;即站在局外的社会学观察者,也可见到这层。不用说,精神分析家更是绝对这么主张的。稍形富足的阶级之间,毫不客气的冲突即使发生,也属罕见;但是仍在想像里发生冲突。所取形式固然较为精细,可是暗藏的危机或许并没有减少。

人类在特罗布里恩群岛海上过着快乐的生活。突然间,一个叫做刀口泥坎(Dokonikan)的可怕的吃人怪,出现于群岛东部。他以吃人为生,逐渐吃完这个地方,又吃那个地方。岛的西北端,拉巴依(Laba'i)村那时住着一个家庭,包有一个姊妹和几个弟兄。刀口泥坎离得拉巴依愈来愈近的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