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1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121064227/9787121064227 ·条形码:9787121064227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 |
 |
|
 |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1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121064227/9787121064227
·条形码:978712106422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内容简介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主要介绍与RFID技术相关的原理与应用。全书共10章。第1章帮助读者初步了解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第2~~6章介绍RFID的基础理论和标准;第7~~9章通过对典型芯片的介绍,分析讨论了在125 kHz、13.56 MHz与微波应用下阅读器、应答器和天线的设计,并提供了软、硬件实现的方法;第10章在EPC编码的基础上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息息相关。
编辑推荐 《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内容吸取了RFID技术的最新进展,采取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的叙述方式,知识面广,难易适中。~
目录 第1章射频识别技术概论
1.1射频识别技术及其特点
1.2射频识别的基本原理
1.2.1基本原理
1.2.2电感耦合方式
1.2.3电感耦合方式的变型
1.2.4反向散射耦合方式
1.3射频识别的应用系统构架
1.3.1RFID应用系统的组成
1.3.2应答器(射频卡和标签)
1.3.3阅读器(读写器和基站)
1.3.4天线
1.3.5高层
1.4RFID与相关的自动识别技术
1.4.1自动识别技术
1.4.2RFID与条形码
1.4.3RFID与接触式IC卡
1.4.4RFID与生物特征识别
1.4.5RFID与光学字符识别
1.5RFID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5.1RFID技术的应用
1.5.2RFID技术的发展前景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电感耦合方式的射频前端
2.1阅读器天线电路
2.1.1阅读器天线电路的选择
2.1.2串联谐振回路
2.1.3电感线圈的交变磁场
2.2应答器天线电路
2.2.1应答器天线电路的连接
2.2.2并联谐振回路
2.2.3串、并联阻抗等效互换
2.3阅读器和应答器之间的电感耦合
2.3.1应答器线圈感应电压的计算
2.3.2应答器谐振回路端电压的计算
2.3.3应答器直流电源电压的产生
2.3.4负载调制
2.4功率放大电路
2.4.1B类功率放大器
2.4.2D类功率放大器
2.4.3传输线变压器和功率合成器
2.4.4E类功率放大器
2.4.5电磁兼容
2.4.6电感线圈的设计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编码和调制
3.1信号和编码
3.1.1数据和信号
3.1.2信道
3.1.3编码
3.2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与
编/解码器
3.2.1曼彻斯特码与密勒码
3.2.2修正密勒码
3.3脉冲调制
3.3.1FSK方式
3.3.2PSK方式
3.3.3副载波与副载波调制/解调
3.4正弦波调制
3.4.1载波
3.4.2调幅
3.4.3数字调频和调相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
4.1差错检测
4.1.1差错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4.1.2差错控制
4.1.3检纠错码
4.1.4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
4.1.5RFID中的差错检测
4.2防碰撞算法
4.2.1ALOHA算法
4.2.2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
4.2.3小结
4.3ISO/IEC14443标准中的防碰撞协议
4.3.1TYPEA的防碰撞协议
4.3.2TYPEB的防碰撞协议
4.4碰撞检测
4.5防碰撞RFID系统设计实例
4.5.1无源RFID芯片MCRF250
4.5.2基于FSK脉冲调制方式的碰撞检测方法
4.5.3FSK防碰撞阅读器的设计
本章小结
习题4
第5章RFID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5.1信息安全概述
5.2密码学基础
5.2.1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5.2.2对称密码体制
5.2.3非对称密码体制
5.3序列密码(流密码)
5.3.1序列密码体制的结构框架
5.3.2m序列
5.3.3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M序列
5.4射频识别中的认证技术
5.5密钥管理
本章小结
习题5
第6章RFID的ISO/IEC标准
6.1RFID标准概述
6.1.1标准的作用和内容
6.1.2RFID标准的分类
6.1.3ISO/IEC制定的RFID标准概况
6.1.4与RFID技术相关的标准
6.1.5RFID标准制定的推动力
6.1.6RFID标准多元化的原因
6.1.7RFID标准的发展趋势
6.2ISO/IEC的RFID标准简介
6.3ISO/IEC14443标准
6.3.1ISO/IEC14443—1物理特性
6.3.2ISO/IEC14443—2射频能量和信号接口
6.3.3ISO/IEC14443—4传输协议
6.4IS0/IEC15693标准
6.4.1空中接口与初始化
6.4.2传输协议
6.4.3防碰撞
6.5ISO/IEC18000—6标准
6.5.1TYPEA模式
6.5.2TYPEB模式
6.6ISO/IEC18000.7标准
6.6.1物理层
6.6.2数据链路层
6.6.3命令格式
6.6.4应答格式
6.6.5命令和应答
6.6.6防碰撞
本章小结
习题6
第7章125kHzRFID技术
第8章13.56MH之RFID技术
第9章微波RFID技术
第10章EPC与物联网
附录A本书采用的符号和单位
附录B本书采用的缩写
参考文献
……
序言 “有了无线识别(RFID)技术,还需要管家吗?”这是胡锦涛主席在参观美国西雅图微软公司“未来之家”时发出的感慨。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当前最受人们关注的热点技术之一,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这项技术既和传统应用紧密相关,又充满着新意与活力。RFlD的应用领域众多,如票务、身份证、门禁、电子钱包、物流、动物识别等,它已经渗透到我们曰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给我们的社会活动、生产活动、行为方法和思维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本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