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健康 >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养生法

2010-04-12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802038448/9787802038448 ·条形码:9787802038448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养生法 去商家看看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养生法 去商家看看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养生法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802038448/9787802038448
·条形码:978780203844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养生法》以十二正经为脉络,重点介绍了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所统领的十二条主要经脉。在介绍每一条经脉的时候,都有机地将它们所对应滋养的脏腑和时辰结合在一起,使之更加科学,更加贴切。
经络养生的三大作用:
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作用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作用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作者简介 牟明威,男,医学博士,祖籍山东。1998年考取白求恩医科大学硕士,师从国内著名医学专家徐莘香教授和刘建国教授。2001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骨研所驻站研究。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工作,在临床治疗上学习百家之长,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对《黄帝内经》等传统医学深有研究。
编辑推荐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养生法》:全面解读经脉运行的奥妙,深入挖掘经脉养生的精华
一本易懂、易学、易用的经脉调养圣经
中央保健委员会中医会诊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姜良铎
中医销书《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作者萧言生,《不上火的生活》作者佟彤联袂郑重推荐。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学博士牟明威潜心打造之作
内附标准经穴部位图
藏在经络里的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养生法与“十二时辰”相结合的养生精华
目录
第一章 导读
第一节 《黄帝内经》是如何解读人体经络的
第二节 十二经脉在全身分布的规律
第三节 人体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
第四节 十二经脉与十二时辰的对应关系
第五节 十二经脉与络脉、经筋、皮部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手太阴肺经
第一节 脏器解读:掌控人体的呼吸系统
一、肺是人体的“宰相”
二、寅时养肺最适宜
第二节 手太阴肺经穴位的对应病症治疗
一、中府穴:咳嗽就按中府穴,短时间内显奇效
二、孔最穴:咯血出血不用慌,一按孔最把血收
三、鱼际穴:止咳平喘,支气管与哮喘病人的救急穴
四、列缺穴:头颈不适就找它
第三节 手太阴肺经穴位表

第三章 手厥阴心包经
第一节 脏器解读:心包是健康的根
一、心包是心的“臣使之官”
二、保养心包在戌时
第二节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的对应病症治疗
一、内关穴:快速止呕又止嗝,晕车晕船不用药
二、劳宫穴:镇静安神,快速缓解疲劳
三、郄门穴:心绞痛的救急穴
第三节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表

第四章 手少阴心经
第一节 脏器解读:安心养神靠心经
一、心是身体的君主
二、养心最宜选午时
第二节 手少阴心经穴位的对应病症治疗
一、极泉穴:冠心病人的福星,危急关头显身手
二、少海穴:治疗耳鸣有特效,从此告别蝉鸣声
三、神门穴:安神健脑治失眠,经期不再是梦魇
第三节 手少阴心经穴位表

第五章 手阳明大肠经
第一节 脏器解读:疏风消肿止疼痛
一、大肠是人体的“传导之官”
二、卯时排便养大肠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的对应病症治疗
一、合谷穴:疏风散热治感冒,不打针来不吃药
二、曲池穴:泻热降压效果好,还能兼治臂肘痛
三、迎香穴:鼻部疾患不用愁,一按迎香诸病消
四、手三里穴:治疗肘臂酸痛最有效
第三节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表

第六章 手少阳三焦经
第一节 脏器解读:耳部不适就找它
一、三焦是人体健康的总指挥
二、三焦保养在亥时
第二节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的对应病症治疗
一、阳池穴:手脚发冷不用怕,一按阳池热传全身
二、支沟穴:治疗便秘有神效
三、肩髎穴:肩膀疼痛,一揉就灵
四、翳风穴:祛风通络治面瘫
第三节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表

第七章 手太阳小肠经
第一节 脏器解读:耳聪目明疾患无
一、小肠是人体的“受盛之官”
二、养护小肠在未时
第二节 手太阳小肠经的对应病症治疗
一、少泽穴: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最有效
二、天宗穴:肩胛疼痛效果好,丰胸回乳见效陕
三、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
四、养老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要穴
五、听宫穴:解决下巴“老掉”的痛苦
第三节 手太阳小肠经穴位表

第八章 足阳明胃经
第一节 脏器解读:健胃消食气益增
一、胃是人体的营养之源
二、养好胃脏在辰时
第二节 足阳明胃经穴位的对应病症治疗
一、四白穴:养睛明目防近视,美白养颜效果好
二、足三里穴:人体养生保健第一大穴
三、天枢穴:止泻通便双显效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穴位表

第九章 足少阳胆经
第一节 脏器解读:肝胆之症无处藏
一、胆是人体的“中正之官”
二、子时正是养胆时
第二节 足少阳胆经穴位的对应病症治疗
一、风池穴:防治感冒最有效
二、肩井穴:放松身心消疼痛
三、阳陵泉穴:疏肝理气治胆囊炎
第三节 足少阳胆经穴位表
……
第十章 足太阳膀胱经
第十一章 足太阴脾经
第十二章 足厥阴肝经
第十三章 足少阴肾经
附录
……
序言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它由《素问》与《灵枢》二卷组成。其中, 《素问》主要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而《灵枢》则以经络学说为核心,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
在黄帝内经《灵枢》卷中,不仅收有关于经络学术的多家学说,而且第一次将人体经络由“十一脉”发展为十二脉。其以手足、阴阳为名,把六脏、六腑与经脉合为一体,构成了脏腑、经脉、血气的循环系统。从此,使人体十二经脉的体系臻于成熟。
《黄帝内经》认为,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它可以保健康、定生死。所以,黄帝内经在《灵枢?经别篇》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 “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可见,十二经脉与人体“生老病死”密切相关。它既是“人之所以生”的根本,也是“病之所以起”的源头。
从人体经穴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十二经脉遍布全身,它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将人体各个器官与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运行气血,营养机体,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和平衡。如果这些经脉出现失调,就会影响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
文摘 插图:


第三节人体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
说到人体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我们即要了解经络运行的规律,也要掌握脏腑的功能与特点。关于人体经络,我们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作了详细的解读。那么何为脏腑呢?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一腑。所谓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形体中空、形如管道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六腑是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最后一腑是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女子胞(子宫),它们是相对比较独特的器官,并且是密封的组织器官,不与水谷直接接触,但它同时还具有贮藏精气的作用,故又有“似腑非腑、似脏非脏”之说。
脏腑学说中的心、肝、脾、肺、肾等脏器,虽与西医学中脏器的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上,却不完全相同。经络源于脏腑,故十二经脉和脏腑都有直接的联系,经络在五脏六腑之间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脏脉络腑,腑脉络脏,一阴一阳,形成了脏腑相合。人体的眼、耳、口、鼻、舌、前后二阴九窍和五脏之间,以及筋、骨、血脉等和内脏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关系都离不开经络。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之所以能保持相对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人体经络纵横交织,出表人里,通脏达腑,紧密联系着人体的阴阳表里,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那么,人体的经络是怎样与五脏六腑相连接的呢?《黄帝内经》指出,十二经脉中的每条深入体内循行的经脉,都隶属于一个内脏,络属于一个内腑。所谓“隶属”、“络属”也就是联系关系。例如手太阴经脉,隶属于肺脏,而络于手阳明经大肠之腑,即手太阴经脉在体内与肺、大肠相联系,把肺与大肠二者之间的功能联系起来,二者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辅助和相互制约。手阳明经与手太阴经脉则相反,它隶属于大肠经之腑,联络于肺脏,即手阳明经脉行使大肠功能是主导方面,肺脏功能则是次要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