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明代大慈法王研究

2010-04-12 
卓越价:¥16.00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明代大慈法王研究 去商家看看
明代大慈法王研究 去商家看看

 明代大慈法王研究

  • 卓越价:¥16.00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页码:232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
    ·ISBN:7810569686
    ·条形码:978781056968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大慈法王(1354—1439),原名释迦也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近侍弟子,是八大弟子的首座。他不仅精通格鲁派的显宗经典义理,而且还擅长格鲁派的密法仪轨。《明代大慈法王研究》就是对明代大慈法王的研究。
    作者简介 陈楠,女,1953年12月生,内蒙古人。获历史学硕士、宗教学博士学位,曾在印度德里大学佛教系进修一年。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民族史、藏学、佛教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和部委级科研课题。主要的学术专著有《藏史丛考》等,并参与编撰各类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论文《大智法王考》获国家民委科研成果一等奖。
    编辑推荐 大慈法王(1354—1439),原名释迦也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近侍弟子,是八大弟子的首座。他不仅精通格鲁派的显宗经典义理,而且还擅长格鲁派的密法仪轨。本书就是对明代大慈法王的研究。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释迦也失出生前后西藏地方政教历史背景
    第一节 藏传佛教各教派兴起和发展概貌
    一、噶当派
    二、宁玛派
    三、噶举派
    四、萨迦派
    五、其他教派
    第二节 元朝中央对藏区的经略概况
    一、人口调查、设置驿站与行政建制
    二、元代西藏的十三万户
    三、元代西藏政教关系的深刻变革
    第三节 元朝在西藏地方的管理机制
    一、元代西藏地方建制的内在隶属关系
    二、萨迦地方政教集团在乌思藏的特殊地位
    三、帕木竹巴等其他政教势力集团与萨迦的关系

    第二章 释迦也失出生及出家
    第一节 蔡贡塘寺与蔡巴噶举
    第二节 释迦也失出家学佛

    第三章 释迦也失与格鲁派的关系
    第一节 宗喀巴大师及其宗教思想
    一、宗喀巴青少年时代学佛事迹
    二、宗喀巴接受大乘佛学中观思想
    三、宗喀巴佛学思想之特色
    第二节 释迦也失皈依宗喀巴
    一、宗喀巴与蔡贡塘的关系
    二、释迦也失成为宗喀巴的近侍弟子
    三、师从宗喀巴修习显密教法
    第三节 追随宗喀巴参与格鲁派的创建活动
    一、陪伴宗喀巴学习密法时期
    二、跟随宗喀巴辗转卫藏各地从事宗教活动时期
    三、拉萨大祈愿法会的召开与甘丹寺的修建

    第四章 释迦也失与明朝建立封授关系
    第一节 关于明朝“多封众建”的治藏政策
    一、明太祖对藏区的“广行招谕”政策
    二、明成祖敕封“五王”与“两大法王”
    第二节 明成祖遣使召宗喀巴史实
    一、《明成祖遣使召宗喀巴纪事》
    二、《宗喀巴复明成祖书》
    三、《宗喀巴与关大人书》
    第三节 释迦也失第一次奉旨入朝
    一、释迦也失先在五台山等待皇帝召见
    二、去四川迎接释迦也失的是太监侯显
    三、释迦也失第一次入朝应是南京而非北京
    四、释迦也失第一次受封号

    第五章 释迦也失主持修建色拉寺
    第一节 建寺之缘起
    第二节 色拉寺的兴建
    第三节 释迦也失离开色拉寺及其法系传承

    第六章 释迦也失几次朝贡与受封“大慈法王”
    第一节 明朝中央与藏区地方朝贡与赏赐制度
    第二节 释迦也失的几次朝贡
    第三节 释迦也失受封“大慈法王”

    第七章 大慈法王在内地及甘青地区传教事迹考述
    第一节 释迦也失在南京及其与明成祖的关系
    第二节 释迦也失在五台山
    第三节 释迦也失在北京
    一、驻锡大慈恩寺
    二、释迦也失在北京期间的宗教活动
    三、大慈法王圆寂
    第四节 释迦也失在青海、甘肃等地的宗教影响
    附录一 释迦也失年谱
    附录二 本书汉藏专有名词对照表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文摘 元代西藏问题的讨论渐趋深入,许多模糊不清的问题也逐渐得以解决。笔者在此试图在前辈学者研究基础上对一些相关问题从另外的角度作一些必要的探讨,诸如元代地方建置的内在隶属关系、萨迦地方政教集团在乌思藏的特殊地位,帕木竹巴等其他政教势力集团与萨迦的关系等等。
    一、元代西藏地方建制的内在隶属关系
    长期以来,中外藏史学界在论及元朝在西藏地方施政问题上颇存一些歧义,某些外国学者不认为元朝与乌思藏的关系是一种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例如,法国藏学家石泰安认为,“元朝历代蒙古皇帝都对吐蕃行使着相当松散的宗主权。他们对居民进行了普查(1286和1287年),并且试图导入一种行政组织机构。但是,在贵族大家族支持下的各大寺院一直在争夺这一政权实体。萨迦巴的政权仅仅持续了四分之三世纪。帕木竹巴家族首先与止贡巴及其保护人旭烈兀结盟;但到了14世纪时,在大司徒强秋琼乃(即绛曲坚赞)及其孙子的时代,萨迦巴又攫取了吐蕃南部的大权。帕木竹巴家族反复无常,忽而同萨迦巴结盟,忽而又同止贡巴勾结。在此期间,噶玛巴继续在元朝受朝廷的重视,牢固地扎根于康地和吐蕃东南。在数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他们可能与萨迦巴人一起而居于优势地位。”①
    意大利藏学家毕达克认为:“元朝诸帝与西藏的关系是复杂的。按藏人的观点,这是老师与学生、被保护者与保护者、受施者与施主的关系,可用‘yon-mchod’(藏文,意为‘施供关系’)一词来表现。
    后记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都会产生与其所处时代相适应的杰出人物。大慈法王释迦也失就是明朝西藏地方政教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作为宗喀巴的近侍弟子,他侍奉宗喀巴30年,他跟随师尊参与了格鲁派创建前后一系列的宗教与社会活动,而且亲自主持修建格鲁派第三大寺院色拉寺;作为一个格鲁派僧人,他勤学苦修,不仅精通格鲁教派的显教经典义理,更是擅长格鲁派的密法仪轨;作为一个应诏入朝的藏传佛教高僧,他谨尊师命,不辱使命,两次受封号,多次入贡,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皇帝,特别是与明成祖和宣宗皇帝关系密切,对连接明朝中央与西藏地方的隶属关系做出了特别巨大的历史贡献;作为一个最早来到内地的格鲁派高僧,他恪尽僧人本分,随处教化,在南京、北京、五台山及青海、甘肃等地区都留下了他弘法传教的足迹,为格鲁派在西藏以外地区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客观上也是对藏汉两大文化体系的交流、藏汉民族的团结友谊做出了贡献。
    将大慈法王释迦也失的研究课题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是在5年前确定的,后来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经过几年的努力,从大量的藏汉历史文献中搜寻与大慈法王释迦也失有关的记载,颇不容易。而把零碎点滴的历史残片连缀起来,最后形成一个有机、完全的整体,勾勒出这位明代大慈法王生平事迹的概貌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