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303103309/9787303103300 ·条形码:978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光纤通信 |
 |
|
 |
光纤通信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303103309/9787303103300
·条形码:97873031033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育部推荐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光纤通信》共分10章:第1章介绍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光纤通信的基本组成、光纤通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光纤的导光原理、光纤的损耗和色散特性、光缆的结构和种类以及光缆的型号。第3章介绍光缆线路的敷设、光纤光缆的接续与成端、光缆线路的测试以及光缆线路的维护。
第4章介绍光源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工作特性。
第5章介绍光电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工作特性。
第6章介绍无源光器件的种类、作用、主要性能及应用。
第7章介绍PDH光传输系统,包括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光中继器和光放大器的组成与应用、光纤通信常用线路码型及中继距离的计算。
第8章介绍SDH的基本概念、速率与帧结构,SDH的同步复用与映射原理、SDH开销、SDH设备的逻辑功能描述、SDH传送网与自愈网、SDH网同步、网络传输性能及华为OptiX OSN 2500光传输设备。
第9章介绍光波分复用系统,包括密集波分系统(DWDM)的概念和特点,DWDM的基本类型、DWDM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华为OptiX BSW 320GDwDM设备。
第10章介绍光纤通信实训,包括光纤与光缆的接续、光缆交接箱与ODF架的成端、0TDR的使用与光纤的测试、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的测试、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性能参数的测试及SDH设备的维护。
编辑推荐 《光纤通信》:教育部推荐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概况
1.1.1 光通信的发展史
1.1.2 光纤通信发展概况
1.2 光在电磁波谱中的位置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3.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3.2 光纤通信系统的分类
1.4 光纤通信的特点
1.4.1 光纤通信的优点
1.4.2 光纤通信的缺点
1.5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光纤与光缆
2.1 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2.1.1 光纤的结构
2.1.2 光纤的分类
2.1.3 光纤的几何参数
2.2 光纤的导光原理
2.2.1 光的反射和折射
2.2.2 光在光纤中的射线传播
2.2.3 光纤的光学参数
2.2.4 光纤中的模式传输
2.3 光纤的损耗特性
2.3.1 光纤损耗的概念
2.3.2 产生光纤损耗的原因
2.3.3 光纤的损耗波谱曲线
2.4 光纤的色散特性
2.4.1 色散的概念
2.4.2 色散的分类
2.4.3 单模光纤的色散
2.5 光缆的结构和种类
2.5.1 光缆的结构
2.5.2 典型结构的光缆
2.5.3 光缆的种类
2.6 光缆的型号
2.6.1 光缆的型式代号
2.6.2 光纤的规格代号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光缆线路的施工与维护
3.1 光缆线路的敷设
3.1.1 光缆的直埋敷设
3.1.2 光缆的管道敷设
3.1.3 光缆的架空敷设
3.1.4 光缆的水底敷设
3.2 光缆的接续与成端
3.2.1 光纤的接续
3.2.2 光缆的接续
3.2.3 光缆的成端
3.3 光缆线路的测试
3.3.1 光缆线路测试的内容
3.3.2 光纤衰减的测试
3.3.3 光纤背向散射曲线的测试
3.3.4 光纤长度及故障点位置的测试
3.4 光缆线路的维护
3.4.1 日常维护
3.4.2 光缆线路故障的测试与处理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光源
4.1 光纤通信对光源的要求
4.2 半导体的发光原理
4.2.1 几个基本概念
4.2.2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4.3 半导体激光器
4.3.1 半导体的能带
4.3.2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4.3.3 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
4.3.4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特性
4.3.5 半导体激光器的特点
4.4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4.4.1 发光二极管的结构
4.4.2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
4.4.3 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特性
4.4.4 发光二极管与半导体激光器的比较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光电检测器
5.1 对光电检测器的要求
5.2 光电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5.3 PIN光电二极管
5.4 APD雪崩光电二极管
5.5 光电检测器的特性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无源光器件
6.1 光纤连接器
6.1.1 光纤连接器的功能和分类
6.1.2 光纤连接器的结构
6.1.3 光纤连接器的性能指标
6.1.4 光纤连接器的种类
6.2 光耦合器
6.2.1 光耦合器的类型
6.2.2 光耦合器的基本结构
6.2.3 光耦合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6.3 光衰减器
6.3.1 固定衰减器
6.3.2 可变衰减器
6.4 光波分复用器
6.4.1 光波分复用器的原理与结构
6.4.2 光波分复用器的光学特性
6.5 光隔离器
6.6 光开关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PDH光传输系统
7.1 PDH光传输系统的组成
7.1.1 PDH光传输系统的组成
7.1.2 PDH光传输系统组成 举例
7.2 光发射机
7.2.1 光发射机的基本组成
7.2.2 光源的调制
7.2.3 光发射机的主要指标
7.3 光接收机
7.3.1 数字光接收机的基本组成
7.3.2 光接收机的主要指标
7.4 线路码型
7.4.1 线路编码的必要性
7.4.2 光纤通信中常用码型
7.5 光中继器与光放大器
7.5.1 光中继器
7.5.2 光放大器
7.6 中继距离的计算
7.6.1 损耗受限系统
7.6.2 色散受限系统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SDH光传输系统
8.1 SDH的产生
8.1.1 PDH的固有弱点
8.1.2 SDH的概念
8.1.3 SDH的特点
8.2 SDH的速率与帧结构
8.2.1 SDH的速率
8.2.2 SDH的帧结构
8.2.3 SDH帧结构的组成
8.3 SDH的同步复用和映射方法
8.3.1 SDH的复用结构
8.3.2 SDH的映射
8.3.3 定位
8.3.4 复用
8.4 SDH开销
8.4.1 段开销(SOH)
8.4.2 通道开销(POH)
8.5 SDH设备的逻辑功能描述
8.5.1 SDH设备的逻辑功能描述
8.5.2 SDH网元功能块的组成
8.6 SDH传送网和自愈网
8.6.1 SDH传送网分层模型
8.6.2 SDH传送网的物理拓扑
8.6.3 SDH自愈网
8.6.4 我国的SDH网络结构
8.7 光接口类型和参数
8.7.1 光接口的位置
8.7.2 光接口的分类
8.7.3 光接口参数
8.8 SDH的网同步
8.8.1 网同步的工作方式
8.8.2 从时钟的工作模式
8.8.3 SDH网同步的结构
8.8.4 SDH网元的同步方式
8.9 SDH传输网的性能指标
8.9.1 误码性能
8.9.2 抖动性能
8.10 华为OptiX OSN 2500设备
8.10 .1 系统介绍
8.10 .2 OptiX OSN 2500设备说明
8.10 .3 OptiX OSN 2500单板介绍
8.10 .4 OptiX OSN 2500设备配置
8.10 .5 SDH网络管理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9章 光波分复用系统
9.1 光波分复用概述
9.1.1 光波分复用的概念
9.1.2 DWDM系统的构成
9.1.3 DwDM的特点
9.2 DWDM的基本类型
9.2.1 双纤单向DWDM
9.2.2 单纤双向DWDM
9.2.3 集成式DWDM
9.2.4 开放式DWDM
9.3 DWDM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9.4 DWDM系统的技术问题
9.4.1 DWDM传输系统所用的光源
9.4.2 光放大技术
9.4.3 光合波与分波技术
9.4.4 光纤的选型
9.5 华为OptiX BWS 320 G DWDM设备
9.5.1 OptX BwS 320 G系统的特点
9.5.2 OptiX BWS 320 G系统的网元类型
9.5.3 Optix BWS 320 G系统单板介绍
9.5.4 Optix Bws 320 G系统的组网与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10章 光纤通信实训
10.1 光纤的接续
10.1.1 实训目的
10.1.2 实训器材
10.1.3 光纤熔接机的结构和使用
10.1.4 操作方法和步骤
10.2 光缆的接续
10.2.1 实训目的
10.2.2 实训器材
10.2.3 操作方法和步骤
10.3 光缆交接箱的成端
10.3.1 实训目的
10.3.2 实训器材
10.3.3 光缆交接箱的基本功能
10.3.4 操作方法和步骤
10.4 ODF架成端
10.4.1 实训目的
10.4.2 实训器材
10.4.3 ODF架的基本功能
10.4.4 操作方法和步骤
10.5 OTDR的使用和光纤的测试
10.5.1 实训目的
10.5.2 实训器材
10.5.3 光时域反射仪的原理与使用
10.5.4 操作方法和步骤
10.6 光纤通信系统误码性能的测试
10.6.1 实训目的
10.6.2 实训器材
10.6.3 误码测试仪的原理与使用
10.6.4 测试方法和步骤
10.7 平均发送光功率和消光比的测试
10.7.1 实训目的
10.7.2 实训器材
10.7.3 光功率计的原理与使用
10.7.4 测试方法和步骤
10.8 光接收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测试
10.8.1 实训目的
10.8.2 实训器材
10.8.3 光接收机灵敏度的测试
10.8.4 光接收机动态范围的测试
10.9 SDH设备的维护
10.9.1 实训目的
10.9.2 SDH设备的日常维护
10.9.3 SDH设备的故障处理
10.9.4 SDH设备维护的注意事项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
序言 随着光纤通信在我国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光纤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络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社会对光纤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尤其是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求较大。目前,光纤通信方面的本科教材很多,但真正做到理论和现场实际联系紧密、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却十分紧缺,为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部分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编写了《光纤通信》这本教材。这本书不仅凝结了笔者二十多年的教学心得,而且还汲取了多位老师的教学精髓,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上不仅注重系统性和实用性,而且注重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满足高职高专在校通信专业学生和从事通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需要。
本书共分10章:
第1章介绍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光纤通信的基本组成、光纤通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第2章介绍光纤的结构和分类、光纤的导光原理、光纤的损耗和色散特性、光缆的结构和种类以及光缆的型号。
第3章介绍光缆线路的敷设、光纤光缆的接续与成端、光缆线路的测试以及光缆线路的维护。
第4章介绍光源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工作特性。
第5章介绍光电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工作特性。
第6章介绍无源光器件的种类、作用、主要性能及应用。
第7章介绍PDI-{光传输系统,包括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光中继器和光放大器的组成与应用、光纤通信常用线路码型及中继距离的计算。
文摘 插图:

第1章 概论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概况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以光导纤维(简称光纤)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它是由光通信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
1.1.1 光通信的发展史
光通信是一种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也是一种被普遍使用的信息交流方法。我国古代用烽火台的火光传送敌情,近代战争中用信号弹指挥作战以及现代用信号灯指挥交通均可称为光通信。然而我们所说的光通信与这些简单的视觉光通信完全不同,它是指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方式,它的发展应从贝尔的光电话说起。
1880年,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光电话。他用普通光源发出的自然光束作为信息的载体,在200米的大气空间完成了语音信息的传送。光电话的发明,使用光波作为信息载体成为可能,因此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种形式的光通信一直未能发展到实用阶段。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没有可靠的、高强度的光源;二是没有稳定的、低损耗的传输介质,因而难以得到高质量的光通信。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由于上述两个问题没有解决,而使光通信的发展非常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