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63921230/9787563921232 ·条形码:9787563921232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
 |
|
 |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63921230/9787563921232
·条形码:978756392123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口才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成功素质。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口才,让孩子变得能说会道。《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从语言环境、口才素质、说话习惯、说话技巧及口才训练五方面出发,教给父母一些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口才的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关于口才的亲子故事和亲子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口才。紧贴素质教育实际提升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编辑推荐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善言谈?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敢识、会说、能说的表达能力?
说话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资本。
孩子不善表达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良好的性格、头脑与自信心等多方面的发展。
目录 第一章 打好基础,才能出口成章
发掘孩子的语言天赋
好口才不等于贫嘴
有理
有物
有序
有文
有情
伶牙俐齿是训练出来的
练习各种文体的朗读
声音有高低变化
语速快慢适宜
适当停顿
重音明显
句调恰当
积累的知识是好口才的资源
观察想象能为表达添上翅膀
培养创造力
怎样才是有创造力
测测孩子的创造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妙语生花离不开修辞
比喻
夸张
反问
【趣味小课堂】
第二章 克服羞怯,打开沟通之门
谁都需要与他人沟通交流
帮助孩子摆脱羞怯
营造家庭氛围让孩子多开口
用心听,让人讲完话
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鼓励孩子多举手
多给孩子一些宽容
社交是孩子的必修课
教孩子做个“合群”的人
自然地与陌生人交谈
【趣味小课堂】
第三章 开口之前先倾听
会说不如会听
专注细致地听别人说话
引导学生倾听
引导学生倾听
激励学生倾听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如何在倾听中察言观色
训练倾听能力
抓住要点
提炼中心思想
【趣味小课堂】
第四章 礼仪是好口才的名片
语表礼仪
父母示范
老师做榜样
待客礼仪
餐桌上的礼仪
中餐用筷有禁忌
西餐礼仪
教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不要吝惜“对不起”
遵循社交礼仪
尊重、平等的原则
宽容、自律的原则
遵时、守信的原则
规范、系统的原则
【趣味小课堂】
第五章 幽默风趣,活跃谈话气氛
幽默的修辞手法
拟人
夸张
仿拟
反射
幽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每个孩子都有幽默细胞
养成孩子的幽默感
根据年龄段特点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以故事、漫画作为幽默感养成的补充
教孩子用乐观的态度来看待问题
开玩笑的原则
内容不能低俗
尊重他人
区别对象
注意场合
幽默的文字规律
……
第六章 思维敏捷,灵活运用技巧
第七章 说服的技巧
第八章 争执无益,有理不在声高
第九章 秀出风采,语言的表演
第十章 无声交流,非语言的魅力
……
序言 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会说话的人能将陌生人变成朋友,不会说话的人会使朋友变成陌生人;会说话的人能化险为夷,不会说话的人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会说话的人能使谈话气氛活跃,不会说话的人会破坏活跃的气氛;会说话的人能赢得机会,不会说话的人会使已经降临的机会溜走;会说话的人善于倾听别人谈话,不会说话的人打断别人的话……说话是本能,会说话则是潜能,需要后天的学习、挖掘、培养和训练。
孔融是东汉末期的名士,孔子的后人,10岁时随父亲到都城洛阳。当时李膺享有盛名,能得到他的接见,被称为“登龙门”,不过李膺并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到的。但孔融还是决定去拜访他。这天,他来到李膺府邸门前,对看门人说:“我是你家主人的亲戚,快去向你家主人通禀一下吧!”
看门人一看孔融是个孩子,不像在撒谎,便向李膺通禀了。得到李膺许可,孔融进去了。李膺看见他,并不认识,说:“小孩,我并不认识你。你跟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啊?”
孔融说:“当年我的先祖孔子曾拜您的先祖老子为师,所以我们是世交。”
李膺和周围的宾客都觉得孔融机智聪明,对他很有好感。这时候,一位叫陈韪的官员来了,有宾客悄悄地把孔融刚才说的话转述给他,陈韪听后摇摇头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摘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因此要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倾听。
正确适当的语言激励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认真倾听”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可经常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就会逐渐愿意倾听。
适当的物质奖励也能激励学生认真倾听。当然,更多时候,激励是在无声中即时进行的,它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些细微改变,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种种从教师内心流露出的理解和欣赏,对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如在教学中,教“笔算乘法”时,特意让学得好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说一说他的计算方法,下面的学生听得非常认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上可以采取这几个措施。
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当学生在发言时,做到耐心,专注地听,尽量不打断他们的发言,并对他们的发言做适当的评价。教育每一位学生在他人发言时不能出声音,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一定要让别人说完后再补充或质疑。而当发言人的发言非常精彩时,应该给予鼓励(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