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汇率冲击下的货币错配:理论模型、实证测度与政策选择

2010-04-12 
基本信息·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页码:33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63816135/9787563816132 ·条形码:9787563816132 ·版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汇率冲击下的货币错配:理论模型、实证测度与政策选择 去商家看看
汇率冲击下的货币错配:理论模型、实证测度与政策选择 去商家看看

 汇率冲击下的货币错配:理论模型、实证测度与政策选择


基本信息·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页码:33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63816135/9787563816132
·条形码:978756381613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货币错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而且随着中国内外均衡的继续失调,累积下来的结果让中国的货币错配更加典型。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和产出等方面都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目录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3 主要内容及框架
1.4 本韦的创新及贡献之处

2 货币错配与货币危机
2.1 如何界定货币错配
2.2 货币错配与货币危机理论
2.3 货币错配的缘起、原罪论与影响因素
2.4 资产负债表方法的应用
2.5 关于国内外货币错配研究的评价
小结

3 货币错配经济效应:理论模型
3.1 资产负债表效应:从货币错配到净值
3.2 净值效应:从净值到投资
3.3 本币升值条件下出现银行业危机的可能性
3.4 净值效应、竞争效应与产出
3.5 货币错配与经济政策的冲突
小结

4 中国货币错配总体测度
4.1 货币错配测度指标体系
4.2 数据
4.3 中国总体货币错配测度
4.4 中国货币错配总体状况
4.5 国际比较与评估
4.6 发展趋势估计
小结

5 中国货币错配:部门层面的交叉测度
5.1 各部门间资产负债表
5.2 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与货币错配
5.3 银行部门资产负债表与货币错配
5.4 公司部门资产负债表与货币错配
5.5 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与货币错配
5.6 部门间交叉货币错配状况
5.7 敏感性测算
小结

6 本币升值条件下的货币错配:公司部门的检验
6.1 测度方法与模型运用
6.2 确认方法
6.3 样本选择、数据期间与来源
6.4 总体绝对额分析
6.5 相对额分析
6.6 变动趋势分析
小结

7 本币升值条件下的货币错配:银行部门的检验
7.1 银行货币错配风险度量
7.2 确认方法
7.3 样本选择、数据期间与来源
7.4 银行业以净外币头寸代表的货币错配与银行危机可能
7.5 银行汇兑损益与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7.6 间接货币错配风险
小 结

8 中国的政策选择分析
8.1 中国的特定原因分析
8.2 可能的解决措施:一个回顾
8.3 注重内外均衡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8.4 更具灵活性的汇率制度安排
8.5 国际储备政策
8.6 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培育对冲环境
8.7 更加审慎的银行部门监管
8.8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指数债券与亚iIlI债券市场
8.9 对于其他政策的评价
小 结

9 本书主要结论、缺憾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本书缺憾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货币错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而且随着中国内外均衡的继续失调,累积下来的结果让中国的货币错配更加典型。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和产出等方面都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在经过长时间的汇率稳定后,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在理论上呈双向波动状态,货币错配风险开始显性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长期实行国家控制的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从上至下,中国目前较少有人关注货币错配,也没有对此进行准确的测度与评估。这对于防范由此而产生的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稳健性是非常不利的。深入研究并准确测度这一问题,将风险扼杀于萌芽状态,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错配这一理论本身在国外的研究尚不太成熟,在国内更是鲜有研究。在国内基本上没有同类专著的情况下,本书的出版对于货币错配相关的研究应该能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对于国内外这一理论的发展无疑也有一定的贡献。
文摘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金融的全球化、自由化也逐渐形成。在整个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国的经济周期往往受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周期的影响,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地区),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在资本短缺时,发生了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在过度储蓄时,又会出现对外的债权。在资本一进一出的过程中,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往往面临着债务危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危机的困扰。墨西哥、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俄罗斯、乌拉圭、阿根廷、巴西、厄瓜多尔等很多国家出现的特征不同的危机,让我们有时很难判断,国外资本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地区)来说,究竟是熨平了经济周期,还是加剧了经济的波动。
引起经济危机的因素有很多,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所有经济危机的背后都存在经济主体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债务危机,可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但其最基本的表现就是流动性不足而引起偿债困难。流动性不足,也会造成对银行的挤兑,而这种挤兑又会加剧流动性问题。货币危机则是对外币的流动性不足,而且这种流动性不足依靠本国的中央银行还不能解决。
引起这种流动性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由于货币错配而造成。比如,外币负债过多,但没有对应的外币资产或收入来偿还,当出现集中兑付或挤兑情况时,就会形成外币的支付危机,要么会直接形成债务危机,要么会出现汇率的剧烈变动。第二,由于期限错配而造成。比如,相对于长期资产而言,短期负债过多,这样在短期内只能依靠提前变现长期资产来偿付短期债务,甚至不能偿还。货币错配与期限错配还会相互影响,每一方都会成为加剧另一方的手段。第三,由于资本结构错配而造成。这指的是负债与权益问的错配,如债务相对于权益资产过多,公司的财务风险过大。当经济体受到外部冲击时,汇率、利率有可能发生急剧的波动。这种变动可能引起公司资产负债表或损益表的急剧恶化,从而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以上三种错配可能会在汇率和利率的冲击下引起偿付危机。
后记 这是我独立完成的第一部学术专著。整理完全部书稿后,心情却不仅仅是轻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自从识字以来就开始接触的名言,让我一直对出书有一种神圣的感觉,觉得那一定是有知识的人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从而对扉页上的作者自然地多了一份崇拜。直到这一天,自己的名字也将被放在著者的位置上时,心底觉得自豪的同时,却多了一份惶恐。虽然我一直理想化地追求书的高质量,哪怕一辈子只出一本,也要尽最大的努力,来保持自己对书的神圣感,但掩卷后,心里却不能释然本书水平与理想中的落差,只能遗憾自己平时的懒惰和天资所限了。
从古老偏远的山村来到现代化的大都市,从懵懂时就背起书包的孩子到如今拿下最高学位站在大学讲台上,我的成长凝结着太多人的心血。那个年代里,父亲每年顶住“超支”需要在生产队里借粮食的压力,不让我们挣工分,坚持让我们读书,而他自己却天天披星戴月,还没看到我哥哥研究生毕业,已带着满身的疲惫,英年早逝。那年我13岁。
母亲记着父亲临走时的嘱托,擦干眼泪,咬紧牙关,抵住亲戚朋友一致让我们辍学的建议,与花季年龄的姐姐们共同分担了在农村该做的所有重活。我努力地帮着她们干点活,但寄读生活让我仍帮不上太多的忙。她们总是忙到天黑才匆匆回家,在昏黄的灯下做饭,然后几个女子心情压抑地商量着第二天的农活。我始终记得那几年艰难的岁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