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谦谈:会吃才健康(附养生太极、八段锦光盘1张)(签名本)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178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 ·ISBN:9787122067692 ·条形码:97871220676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孔令谦谈:会吃才健康(附养生太极、八段锦光盘1张)(签名本) |
 |
|
 |
孔令谦谈:会吃才健康(附养生太极、八段锦光盘1张)(签名本)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178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
·ISBN:9787122067692
·条形码:97871220676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孔令谦谈:会吃才健康(签名本)》内容简介:吃,是一门大学问。常见的一些疾病,至少十有八九和饮食不当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对,会吃之人才能吃走疾病,吃来健康。《孔令谦谈:会吃才健康(签名本)》讲的是中医饮食养生,包括中医饮食养生观念、人群养生、四季养生、现代人典型体质养生等内容。阴阳失衡是百病之源,不管是体内五脏六腑的运化,还是食物、中药四气五味的辨证治疗,都围绕着阴阳平衡来进行。基本方法是辨证养生,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因人而异。生搬硬套是饮食养生的大忌。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然后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吃什么,什么东西要多吃,什么东西要少吃;才能知道怎样吃走疾病,吃来健康。
作者简介 孔令谦,孔子第76代传人,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著名中医孔少华之子,师从著名太极大师孙剑云、田秀臣修习太极拳。
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文化学者,著名中医养生专家。
孔伯华养生医馆馆长。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
媒体推荐 “吃”是一辈子的事,每个人都应该重新认识每天摄取的食物。这本书,可以让普通人的每一餐都饱含学问,每一勺都蕴藏智慧。
——新浪读书频道
孔令谦先生是饮食养生的倡导者,他的书适用于一切对想通过饮食达到健康目的的人。
——《健康时报》
真正的饮食养生大道,就是用平常的方法成就健康的人生。
——BTV科教频道《非常接触》栏目编辑 孟祥意
编辑推荐 《孔令谦谈:会吃才健康(签名本)》为孔氏医学传人孔令谦先生扛鼎之作,为你:
揭秘国人三大致病体质:阴虚、内热、脾湿
教你如何读懂自己的身体,吃对食物治百病
细述四季养生秘诀:
春养肝,保卫阳气第一战
夏养心,防暑也要防贪凉
秋养肺,饮食养生以润肺、去燥为主
冬养肾,是饮食进补的大好时机
解读不同辨证,不同食养方法
找到食物养生普遍规律
解释不同人群养生原则
孔伯华中医世家学术已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您奉上百年中医世家食养、太极养生方案
阴虚、内热、脾湿吃什么、怎么吃
吃与养生皆太极
顺应四时,食养五脏
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北京电视台《城市》栏目、山东电视台《养生》栏目、青岛电视台《民生开讲》栏目权威养生专家
目录 第一章:健康需要一点“吃”心
以吃治未病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最怕饮食不均衡,让营养成了健康木桶最短板
食养如太极,平衡为要义
吃对性味能治百病
汽车的油,人体的粮食,缺一顿都不行
不吃肉,身体就会少点什么
水果蔬菜:大自然什么时候给我,我就什么时候吃
别人能吃的,你不一定能吃
吃对了是良药,吃多了是毒药
第二章:三种人敲破医生门:阴虚人、内热人、脾湿人
三种人的新“四害”:烟酒、熬夜、压力、过饱
肝气不舒也会内热伤阴
饮食过渡伤脾生湿化热
养阴清热除湿,让你远离现代病)
第三章:阴虚人吃什么,怎么吃
年纪大了,就会阴虚,这是自然规律
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阴虚
对抗阴虚的两大法宝:生活自然,饮食要静
肝肾阴虚吃什么
肺阴虚吃什么
老年哮喘光治肺不行,还要养肾
老年失眠原因多,遍寻不见因阴虚
阴虚咳嗽用雪梨,痰湿咳嗽吃茯苓
海鲜、水产,大多是滋阴佳品
阴虚少吃辣,吃辣配鱼不配肉
第四章内热人吃什么,怎么吃
阴阳不平衡,阴弱于阳,就是内热
读懂自己的身体,才能有针对性地降火养生
小儿咳嗽往往是内热作祟
内热之人易感冒
黛蛤散,两味药治好了皇贵妃的热咳
分清哪里“上火”,教你怎样“降火”
第五章:脾湿人吃什么,怎么吃
脾是物流公司,运输出了问题就会脾湿
预防脾湿不仅要健脾,还要养胃养肝
脾湿和风邪是风湿的罪魁祸首
喝对茶养生长寿,喝错茶伤身生湿
过量饮酒,酒在体内会形成痰湿
四川人爱吃辣是为了除湿
妙招教你健脾化湿
第六章:顺应四时食为养,违背自然食为伤
春养肝,保卫阳气第一战
养肝三要:心情好、睡眠好、饮食好
小心风邪,避风如避剑
春天吃什么——种春天最佳食物
春季养生食谱
夏养心,防暑也要防贪凉
莫要因暑贪凉,渴极更需慢饮
夏天吃什么——种夏天最佳食物
夏季养生食谱
秋养肺,饮食养生以润肺、去燥为主
肺是身体的空调,别让秋燥伤害了它
补水、泡澡、按摩,三招战胜“秋老虎”
饮食养生三步走:排毒、调肠胃、进补
“秋冻”不仅是“冻”,更是“动”
贴秋膘注意别贴出胃病来
多喝水,补充膳食纤维,战胜便秘
秋天吃什么——种秋天最佳食物
秋季养生食谱
冬养肾,藏阳气保精气
养肾防老长寿
冬寒伤身,三招战胜寒邪
冬季进补正当时,分清体质再进补
冬季进补不要过饱
火锅美味又滋补,吃好吃对才健康
冬天吃什么——种冬天最佳食物
冬季养生食谱
第七章:同气相求,用食物补养五脏六腑
吃补五脏,学手太极功夫
五脏六腑的三个房间:上中下“三焦”
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上焦调养要防气候的风、寒、暑、湿、燥、火
补上焦心肺多吃蔬菜、水果、花、叶类清淡食物
肺如钟,撞则鸣
慢性咽炎可以吃肉吗
中焦调养要注意饮食的寒、热、温、凉
补中焦脾胃,以通为主
下焦调养主要是滋阴补肾
便宜的海参、鲍鱼壳滋补肝肾的效果和鲍鱼一样好
第八章:以食物的偏性纠正身体的偏性
青年人去火,老年人补阴,中年人两手都要抓
食物和药的区别
生姜既可单纯调味,又可食补入药
小孩消化不良,用山楂配药
一支莲藕的四重功效
冬虫夏草,价比黄金的普通中药
一筐红肖梨治好绝症
第九章:女性以血为本,避免形寒饮冷
女性养生绝八字:忧思忿怒,形寒饮冷
补血圣药阿胶也不宜常吃
女性水肿要补脾、肺、肾
更年期不要乱服安眠药
对女性来说,最好的保养方法就是优质睡眠
用猪肉、鸭肉就可自制高效胶原蛋白
做月子不能学美国人
孕期小心低热杀手
孕期最后三个月不要吃黄芪炖鸡
只吃蔬菜,减了体重也减了健康
第十章:中老年人养生,要固守精气神
固守精气神,是健康长寿的秘诀
养生贵在养心,过激情绪是健康的敌人
人老先老腿,怎样来养腿
老人睡不好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养阴
补阴、润燥,解决老年便秘
高血脂是一种湿邪
吃肥藕解决老年高血压
节饮食,和喜怒,把中风的危险降到最小
老年人感冒千万莫忽视
中医治疗糖尿病
附录一 养生太极
附录二 四季养生原则
附录三 五脏食补原则
附录四 《本草纲目》食疗验方
……
序言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周礼·天官》记载周朝时就已把宫廷医生按医疗性质分为四种:疾医、疡医、食医、兽医。随着历史的发展疾医、疡医、兽医大多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和传承。但民间正式就业的食医大夫.在宋代以后就已绝迹。其学术思想只能从在历史典籍和医家著述中觅得踪迹。
食医作为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医疗形式在远古年代产生。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为体。以中国传统医学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学说为用,以药食同源的理念为基础。从中医独特的角度专门研究营养学和烹饪学,通过饮食疗法为中华民族的健康服务。
中国古代食医研究饮食疗法。从现有文献方面考证。在周秦之间,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具有很丰富的经验并得到了很普遍的应用。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身边就曾有易牙、开方、竖刁为其营养饮食服务。《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收载365种药物,其中药用食物就达50种左右,包括米谷、蔬菜、虫鱼、禽、肉等食物药。并记录了这些药物“轻身延年”的功效。《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特别强调了药物治疗与食物治疗相结合“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盖,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益精气”。书中还记载了半夏秫米汤等六个药膳用方。后来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社会的动荡。人民生活食不果腹。朝不保夕。食医学术自此在民间失传。但在以帝王君主为代表的统治阶层中,由于对健康长生的追求。食医不仅有幸得以保存而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甚至更加讲求服饵的方法。连形式器皿都很考究。
文摘 签名页:

插图:

“民以食为天”,什么最大,天上地下,吃饭最大。吃的目的是什么?吃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求温饱,我吃东西就是为了活下去,这是最低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层是求享受,吃出美味、吃出文化。现在只要你不太苛求,这两层境界大多数人都可以达到;而吃的第三层境界,也是最高境界,是吃走疾病吃来健康。
中医的最高境界和吃的最高境界是一样的,就是“上医治未病”。简单点说就是好的大夫是通过调理人的身体,来使他不生病,靠什么来调理?饮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饮食运动的调养,达到强身健体不生病的效果。
《黄帝内经》中这样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不要等已经生病了才去治疗,而要把患病的危险在没生病之前就消除掉,不要等社会混乱了再去维持,而要及早把混乱扼杀在萌芽当中,因为等病了才去治,等混乱发生了才去治理,就好像口渴了才去打井,开始打仗了才去铸造兵器,已经太晚了。
现在很多人总是疲劳,在“亚健康状态”中,这是个临界点,现代医学的解释是疾病的临界状态,也就是说,你再往前走一步,就不是亚健康了,就能化验或检查出来了,就是生病了。中医学虽然没有亚健康这个词,但早就有这个概念,在两干多年前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调理保养理念。所谓的调理,就是调节人体的阴阳,使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