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小说 >

夜色温柔

2010-04-12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码:45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8052943/9787508052946 ·条形码:9787508052946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夜色温柔 去商家看看
夜色温柔 去商家看看

 夜色温柔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码:45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8052943/9787508052946
·条形码:97875080529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菲茨杰拉德小说集

内容简介 《夜色温柔》发表于1934年,是作者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描写的是一个出身寒微但才华出众的青年对富有梦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最终怎样遭遇失败、变得颓废消沉的故事。小说的背景被安排在作者所熟悉的欧洲大陆,时间跨度为1917年到1930年,但小说所展现的仍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场景。
这是一部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的自传性小说,探索了一种酷似作者所经历的感情与精神崩溃的过程。
作者简介 菲茨杰拉德(1896~1940),美国小说家。1920年出版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从此出了名;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问世,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使他成为美国“爵士乐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菲茨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也颇有特色。他的小说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梦”的破灭,展示了大萧条时期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貌。其主要作品还有《爵士乐时代的故事》、《美丽与诅咒》、《夜色温柔》等。
媒体推荐 它是奇迹的时代,它是艺术的时代,它是不加节制的时代,它是讽刺的时代。
  ——菲茨杰拉德评价“爵士乐时代”
菲茨杰拉德就像一个没有受到邀请的小男孩,脸紧贴窗户,看着里面的聚会,想知道谁将去付账。
  ——评论家麦克尔坶·考莱
编辑推荐 《夜色温柔》是一部讲述奋斗者命运的美国悲剧,精彩再现了作者真实的跌宕人生。
美国“爵士乐时代”代言人的经典集锦
与海明威齐名的“迷惘一代”代表作家的巅峰之作
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流社会的“清明上河图”
经济危机和大萧条时期的人生百态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
序言 文学的历史和生活的历史一样,充满着埋没、堕落与忧伤。作为这个星球上最年轻的文明之一,美国在和其国家历史同样短暂的文学历史中,天才般地制造出了丝毫不亚于其他历史悠久的国家所制造出来的血泪。有多少传道者像托马斯·潘恩一样在帮助这个民族获得独立之后被同一个民族抛弃?有多少诗人像欧德伽·爱伦-坡一样靠出卖恐怖故事度完潦倒的一生后暴死街头?有多少思想者像亨利·大卫·梭罗一样在短暂的生命中只能用贫困和孤寂陪伴沉思冥想?有多少天才像赫尔曼·麦尔威尔一样在写出真正的杰作之后被无知的公众遗忘?在所有这些悲剧主人公中,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以他短暂的一生(正好和他祖国的短暂历史形成对应)奏出了与不朽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其漫长的一生中所奏出的同样辉煌而悲怆的乐章:一章叫“美国梦想”,另一章叫“美国悲剧”。
弗朗西斯·司各特·凯伊·菲茨杰拉德,1896年9月24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他的爱尔兰移民祖父靠经营水果生意发了财,但留下的财富只够供司各特度过较为富足的幼年时代;菲茨杰拉德那位长相英俊的父亲,也许是受他们家族祖上那位创作了著名的《星条旗》(美国国歌)歌词的远亲弗朗西斯·司各特·凯伊(这就是菲茨杰拉德那一长串名字的来历)的影响,称得上是个文学爱好者,常对儿子朗诵拜伦勋爵和爱伦·坡的诗句,但显然他对儿子更大的影响在于即使生意失败(事实上这次失败在菲茨杰拉德十二岁时降临)也要保持着阔绰派头的习惯。这种来自遗传的虚荣心随着菲茨杰拉德的成长而与日俱增,在不满自己祖辈寒酸的爱尔兰背景和不够有钱的家境的同时,他对真正的富人的生活充满向往。“我告诉你一句话:有钱人和你我是不同的,他们认为比我们好。”菲茨杰拉德后来在《有钱的年轻人》中写到的这句话成了那个享乐与欲望的时代的名言,也表现出了他本人对“有钱人”充满矛盾的态度。联系菲茨杰拉德起伏的一生来看,这句话其实无比沉痛。
菲茨杰拉德的家族最终还是有能力把他送到了对他充满诱惑的富裕的东部,并让他进入了富家子弟云集的普林斯顿大学。
文摘 麦基斯科先生三十岁左右,骨瘦如柴,红红的脸颊上长满了雀斑。他对“戏份”这个话题并不怎么感兴趣。他先前一直望着大海,这时他很快瞟了妻子一眼,转向罗斯玛丽,盛气凌人地问:“到这很久了吗?”
“刚来一天。”
“哦。”
显然,他感到已经转移了话题,就转眼看着其他人。
“要在这里待上一个夏天吗?”麦基斯科太太傻乎乎地问。“如果你待在这,你就能看到整出剧的情节发展了。”
“天哪!维奥莱特,别再说这个了!”她丈夫嚷道,“换个玩笑吧,看在上帝的分上。”
麦基斯科太太转向艾布拉姆斯太太,气呼呼地说:“他又激动了。”
“我哪有激动,”麦基斯科反驳道,“恰恰相反,我一点儿都不激动。”
看得出他生气了,怒火涌上来,脸色发灰,所有的表情都失去了作用。突然,他隐约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便站起来朝大海走去。他的妻子跟着他,罗斯玛丽也趁机跟了上去。
麦基斯科深吸了一口气,一头扎进浅水区,双臂僵硬地拍打着地中海的海水,显然他想来个自由泳。等一口气用完,他抬起头四下张望,惊讶地发现自己仍然离海岸没有多远。
“我还没学会换气。我压根儿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换气的。”他带着询问的表情看着罗斯玛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