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页码:30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 ·ISBN:750282944X ·条形码:97875028294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松下经营管理学全书 |
 |
|
 |
松下经营管理学全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页码:30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
·ISBN:750282944X
·条形码:97875028294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松下没有显赫的学历,没有强健的体魄,没有辉煌的资历,没有雄厚的资本,没有得力的后援,他从一个3人的小作坊起步,仅靠自己的双手缔造了震惊世界的“松下帝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全世界的人们怀着惊奇而崇敬的心情关注着“松下”。十分放心与信赖地使用着“松下”。现在,“松下帝国”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0万员工、年销售额高达3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电器制造商家之一。这一杰出成就的取得,主要得力于松下幸之助出色的经营管理艺术。
《松下经营管理学全书》,书通过大量生动典型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具体介绍了松下幸之助在用人、管人、育人、经营理念、决策、笼络顾客、处理危机等方面的经营管理智慧和经验。书中的经营管理理念通俗和实用,读者可以轻松领悟,也容易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以提升经营艺术,增长管理才干,更成功地经营事业和人生。
媒体推荐 书评
松下幸之助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他结合自己70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天才地发明了一套具有东方色彩、自成体系的经营秘诀和企业哲学。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松下的主要经营管理理念包括:
一、秉持适宜的用人原则
二、在管理中赢得员工的忠诚和支持
三、高度重视对员工的培育
四、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管理
五、采取适当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谋略
六、作出科学准确的决策
七、不遗余力地笼络顾客
八、积极稳妥地进行危机管理
九、在创新和进取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十、注重培养经营管理者个人特质和魅力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最全面、最深入、最通俗、最实用地研究“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管理理念的书籍。本书通过大量生动典型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具体介绍了松下幸之助在用人、管人、育人、经营理念、决策、笼络顾客、处理危机等方面的经营管理智慧和经验。书中的经营管理理念通俗和实用,读者可以轻松领悟,也容易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以提升经营艺术,增长管理才干,更成功地经营事业和人生。
目录 第一章 秉持适宜的用人原则
选人求“适合”,不求“优秀”
松下心目中的人才标准
费尽心思、不惜代价争人才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衡量部下的能力,分派适合的职位
……
文摘 书摘
松下不仅非常善于寻访和争夺人才,更是善于使用人才。
“各得其所”是以松下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家的用人原则。他们的用人思
想建立在集体本位的文化思想基础之上,从社会微观层次上说,社会给每个
人均等的机会充分就业,就业后是年功序列制的隐性竞争,强调尊重职工的
个性和特点,是共和共荣的集团主义。在分配上也有较强的平均主义色彩。
这种方式以集团内集合、集团间竞争为动力,推动企业发展,力求满足每个
人的具体利益,淡化社会收入、社会地位的差别。
山下俊彦原是一个普通的雇员,他被擢升为松下分公司部长时只有39岁
,后来又历任要职并当了公司的董事。他的经营管理成绩卓著,具有出众才
能而且对公司内部因循守旧等弊端看得准,又锐意改革。松下幸之助发现了
他的才干,认为他是松下家族中根本找不到的杰出人才,在整个公司也是最
优秀的“将才”。于是,松下幸之助不计门户出身,力排众议,破格起用山
下俊彦。
1977年当山下俊彦年富力强时,就从一个名列第25位的董事,越过前面
所有“老资格”的董事,直接擢升为总经理。山下俊彦当了总经理后,亦颇
有松下幸之助的遗风。他重视有才干的“少壮派”,亲自破格提拔了22名具
有战略眼光、能力出众的新董事。于是,松下电器公司的经营管理领导层力
量,便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人才是企业的活力和生命。在
山下俊彦当总经理的第二年,该公司的经营状况从原来的“守势”经营,很
快变为积极进入的势态。
松下用人的一个基本本原则是“适才适用”,即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
,完全凭才干、品德、经验来衡量,以决定升降。
松下认为,这也应该是提拔人才的准则。
但是,鉴于日本论资排辈的传统习惯的影响,松下认为依上述原则的提
拔也不应该草率。因此,在强调适才适用的同时,也要考虑按年资考绩的提
升,即把提升与服务时间的长短挂起钩来。和年轻人比较起来,年长者经验
充足,他们的年资和经验这两项,很容易受到年轻人的爱戴和拥护,所以对
公司的业务也是大有助益的。
年资考绩和适才适用,各有优缺点,怎样协调二者呢?松下凭着多年的
经验提出了一个比例,即在提升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中年资占70%,才干占
30%,这样的比例比较合适。
如果是相反的比例,就可能因经验不足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