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黄山书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46105382/9787546105383 ·条形码:9787546105383 ·版本:第1版 ·装帧: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慌城孤读 |
 |
|
 |
慌城孤读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山书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46105382/9787546105383
·条形码:978754610538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READ
内容简介 《慌城孤读》是于是近年来书评与影评的集合,书中提到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作者真心喜欢的。因而这本书不仅仅是书评,更是结合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剖析。全书分为六辑,每一辑围绕同一个主题分别穿插了书评与影评。例如第二辑:书影中的女子,便是以女性为主角的评论集合;再比如第六辑,这是作者对自己翻译的作品的评论与感受。
这是一本写给所有喜爱阅读的女人的书,作者笔下的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本身就是大众读者熟悉和喜欢的,有很多更是经典之作。再加上作者独到的见解和感性的文字,这本书堪称一本优秀的看电影入门手册和经典“导读”,读者可以根据这些影评去寻找好的电影和好书,而且绝对不会失望。
作者简介 于是,自由作家、专栏作者、翻译作者。著有长篇小说《六翼天使》、《一只黑猫的自闭症》,中篇小说《同居笔记》、《事后》,短篇小说《自恋时段》,散文《夜在窗外》;译作主要有《迷失男女》、《红颜》、《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传记》,以及斯蒂芬?金的黑暗史诗《黑暗塔Ⅶ》等。
媒体推荐 曾经因了于是的一篇影评,便迫不及待地寻找日本电影《东京塔》的碟片来看。至今深深记得那篇影评的标题是《放逐的最深处》——于是的文字,总是这样既有着冷眼旁观的理性,又有着直入人心的感性。
——《瑞丽伊人》编辑总监 安静
每个月都会读到她的文字,因为她一直给我们杂志写人物采访或者书评、影评,文字既大气又细腻,是少有的“好用”的作者。常常在她华丽的书写中,感受到灵光一闪的智慧。愿你在阅读她的文字中,收到她的心意。
——《安25ans》编辑总监 宋娟
于是的评论绵密、清晰、深刻、自然,既无人事八卦,也无哼哼唧唧,纯粹以艺术感悟力对话作品……我愿意每周拜读一篇。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编辑 戴新伟
编辑推荐 《慌城孤读》是由黄山书社出版的。
目录 自序: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
第一辑:浓度最高的文字
在废纸堆里,自我流放
写作,让幽灵显形
杀死我,另外打死我的骄傲
情敌已成死者
初夜的那场爱
时限为一生的真实
被继承的失落
入骨入血的字字纠结
你要么是幽灵,要么是别人的幽灵
乌有之乡的囚禁,或是搅拌文字
三重唱的主题:决然摒弃旧我
第二辑:书影中的女子
灰色花园的迟暮美人
海潮,以及时光中的那些瞬间
雌雄同体
那个姓海明威的女人
激情收纳处——战场
南方女人的私人墓园
卧房有书的女子
她为何被流放到婚姻里?
绝非是久违的痴情
忘年情,或是随波逐流的老
失去比获得更强势
坚强,是多少女人的魔障?
放逐的最深处
第三辑:肆意,放大纯粹
洁净的恐怖
你让陆地四处成地狱
封印于身
谎颜
谎言自身的密室
妖本无术,人本执迷
天地美学大骗局
科技,以人为命
兽界的温暖
换生灵的假面自我
世上最优异图书馆的主人
香蕉是善良到没有一丝怨念的
第四辑:迷情者档案
孤独的人都是爱的囚徒
重金时代的《傲慢与偏见》
蓄意谋划的幸福家庭
只为爱,时空旅行
平凡,何尝不是一种探险?
从甜蜜到危机,十五分钟
究竟怎样才能抵抗平凡?
在逃亡中想起的爱
寂寞的真相,是无处可逃
他生之缘
一条命,两条命,三条命…
挽歌
天使不负责爱人
誓言是种很玄的东西
回潮
无酒而醉才是青春
正常和疯狂,一线之间
东西摔掉到地上之前……
第五辑:跨界话题
香奈儿住在谁的家?
高调的白色
流亡后,她还有爱情和春膳
梦幻钢琴的生命痕迹
下一站,千年之前
用文学,补全被武断的性别
身体支配权:归属法律、医学或情感范畴?
第六辑:长散记
读信的人,最懂远与近的魔法
爱哭的波伏瓦
总是不合时宜地想到他……
在黑暗塔的宇宙里,恐怖是为了悲壮
……
序言 我是因写作而爱上阅读的,这大概和某些人相反吧。因为写作让我觉得空洞,永远不让我满足,永远要指出我生活中的缺失,思绪中的漏洞。身处一个被墨字涂满的世界,阅读会让我先忘记自己的空渺,再承认自己的空渺;与其说学习写作技巧,不如说是为了学习谦卑。所以我喜欢说一本书的好——批评别人永远是最容易的事,因为谁也不完美,因为完美根本就不存在。被感动,永远是值得珍惜的,这种能力或许本该在生活中获取,但就我而言,我认定故事里的世界更能催化我的情智双全。
书和影碟是无限量供应,但我无法像《历史学家》里的吸血鬼王坐拥全世界所有图书和所有时间。我生活在书和影构成的独居洞穴里,不晓得怎么就像吸血鬼一样贪婪难耐。读得多,就像在考验记忆力;因我好忘,所以顺手记下。长大后不再有考试,但我依然像个没毕业的学生,在宿舍里点着蜡烛抄小纸条、或摇头晃脑喃喃自语背诵纲要的情景记忆犹新,只不过现在变成看了一本好书,如果不做点笔记,我会觉得半途而废。让我看到落泪的书,我会在翻完最后一页后让一切沉淀几日,否则只能写下落泪二字权当最诚实的读后感。当然,拍案大笑(通常是拍着被子)也是常有的事,像个傻瓜一样独自闷笑着睡去亦是多么满足。
又因爱书而开始译书,权当是从读者P晋升为VIP,作首席读者率先饕餮大宴。译三岛由纪夫传记时,借机把三岛作品再浏览遍,纪念青春后期初读时的悸动。也译通俗大作,午后或深夜,完全让阅读和写作合为一体,是休闲时刻的脑力游戏。斯蒂芬·金在《黑暗塔》里设置一座图书馆,让超能力者在静谧阅读时发挥足以摧毁世界的力量。写到这里,又不禁默默自叹,想起数年前自己也曾写过,一个人在孤读的密室里,有与世隔绝的表象,却有洞悉世事的智慧。其实,喜好书和影碟的人,岂不都有此执念?
书和影碟无限供应,年中无休,是世界向我本人开放的24小时便利店,提供食粮乃至药方。只有亲身阅读,才能成药成饮,能治人生中的微妙疾苦。一页纸500字,一秒钟20帧画面,如女巫面对煮锅,好奇于瑰丽诡谲的魔法,期盼奇妙的化学反应,偶尔也会割破指尖,滴入自己的心血神思,这才配成一剂无中生有的成仙药。
文摘 第一辑:浓度最高的文字
在废纸堆里,自我流放
三十五年来,汉嘉用一台打包压力机处理废纸。在废纸中,从百科词典到艺术哲学无所不有。汉嘉肮脏的身上蹭满了文字。工作之余这个手持铲子的老工人每天阅读一本好书,字字句句都经过充分咀嚼。但这份工作是如此底层如此肮脏,汉嘉的手指总是被暗藏在废物堆的刮胡刀片划伤,遇到从屠宰场上运来的血肉模糊的废纸,还会被成群的苍蝇围绕,他的额头上留存着拍死的苍蝇,袖筒里窜出小老鼠来,以至于他去啤酒店要一杯酒水,服务生都会厌恶地远离他。
就是这样一个卑微的废纸回收站的工人,却定时给教会图书馆和民族学教授免费赠送好书。他会为了将普鲁士王家图书馆的精美藏书作为战利品,按照废纸价格:每公斤售价一外汇克朗装上火车卖给瑞士和奥地利而产生犯罪感。“那时候我已在内心找到了力量,使我目睹不幸而漠然处之,克制自己的感情,那时候我已开始懂得目睹破坏和不幸的景象有多么美……”
这部小说的开头让人莫名其妙艳羡了一瞬间,仿佛知识的获得的确是那般享受的过程。之后在他的层层披露中才恍然大悟,这个特殊课堂的脏乱差可谓到达极点。人生的回忆就在这些和废品打交道的时刻被挖掘出来:母亲的骨灰、舅舅腐烂的尸首;总是因沾染粪便而备受歧视和嘲笑的曼倩卡;只需要升起炉火做一锅土豆炖香肠,偶尔也想放放风筝,最终死于集中营的无名姑娘;坚信会有漂亮的照片送给她们,终日辛苦劳作的茨冈女人……和岁月有关的爱和悲凉的片断,在这个老鼠遍地的地下室里悠然浮现。甚至耶稣和老子也会现身在卑微的地下室里,被汉嘉看出两厢对比后的奥秘。
知识、想法、回忆和苍凉,汇集了争战的老鼠、疯狂的苍蝇、轰鸣的机器,造就了属于一个孤寡老人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因为对人类文明的珍惜,便有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在每一个废纸包里放一本摊开的书,连同免不了被同时挤压致死的肮脏动物,成为一个方方正正的包裹,外层包上名画复制品。这喧嚣是我们无法凭空想像的,只有当一个人闭上嘴巴,内心却变得无边无际时,才会有此等喧嚣。
到最后,当他眼看着年轻人和孩子们练习将崭新的书籍扯下封皮,将书瓤扔给机器,连看都不看一眼,书都被这些手扯得毛发倒竖;而正是这些年轻人和新型打包机器即将代替他的位置以及他和所有老式打包工人边处理废纸边看书的工作方式;他开始不断地重复说“天道不仁慈”。处理废纸变成了没有人性的工作,这让汉嘉心痛不已。最终他失去了工作——高效率的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