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33030742 ·条形码:978753303074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从新手妈妈到全能妈妈 |
 |
|
 |
从新手妈妈到全能妈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33030742
·条形码:978753303074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爱·生活书系
内容简介 《从新手妈妈到全能妈妈》主要内容简介:从新生命诞生开始。养育一个健康、正常的宝宝。是每一对夫妻的共同心愿。国内知名妇幼保健专家用他们丰富的育儿智慧,精心指导新手妈妈如何教养宝宝,并希望与新手妈妈们共同分享这些宝贵的育儿经验。
作者简介 丁辉,著名妇幼保健专家,国家科技成果获得者,瑞典UMEA大学职业健康与行为医学系访问学者,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中华医学会北京妇产科学会学术委员,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学会主任委员等。从事妇女保健工作近三十年,致力于研究妇女全程保健质量,如母亲安全研究、妇女生殖健康、职业妇女压力与保健、职业有害因素对孕期全程健康影响研究、亚健康保健、青春期少女保健干预策略研究。提出情绪保健、营养保健、身心健康为一体的全人健康理念。创立北京妇产医院亚健康保健中心。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著有《现代妇女保健》、《人类生殖健康》、《伴你安全度过孕产期》、《妇女健康咨询手册》、《点击生殖健康》、《孕前准备方案》、《孕产安全方案》等书籍。
张玉敏,北京妇产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兼任北京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协会小儿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编辑推荐 《从新手妈妈到全能妈妈》:爱·生活书系
目录 第一章 陪宝宝一起走过人之初
合格的准父母有什么标准
宝宝来时,你从心理上准备好了吗
宝宝到来,父母物质上要准备哪些
宝宝降生前传递哪些信号
不同的分娩方式有哪些利弊
了解宝宝出生后的“大事件”
育儿论坛:新爸妈的落差心理调整
第二章 宝宝的发育标准
新生儿的发育标准
1岁以内婴儿各月龄的发育特点
1~3岁宝宝身体发育标准
1~3岁宝宝智力发育特点
1~3岁宝宝语言发育特点
1~3岁宝宝动作发育特点
4~6岁宝宝身体发育标准
4~6岁宝宝智力发育特点
4~6岁宝宝语言发展特点
4~6岁宝宝动作发展特点
各阶段宝宝的视力发育特点
各阶段宝宝的听觉发育特点
育儿论坛:发现宝宝智力低下的方法
第三章 健康宝宝“喂”出来
新生儿的最佳食物——母乳
母乳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哪些情况下不适合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
剖宫产妈妈怎样进行母乳喂养
怎样判断奶水不足
如何为宝宝选购奶瓶和奶嘴
如何为宝宝选择配方奶粉
如何用配方奶粉喂宝宝
给宝宝喂配方奶粉的误区
宝宝溢奶怎么办
特殊体质宝宝的饮食调理
患病宝宝的饮食调理
喂养宝宝的两大误区
适时为宝宝添加辅食
6个月宝宝的营养食谱
7~9个月宝宝的营养食谱
10~12个月断奶期宝宝的营养食谱
1岁以内宝宝营养不良怎么办
1~3岁宝宝饮食营养分析
1~3岁宝宝的饮食注意事项
1~3岁宝宝营养食谱
4~6岁宝宝饮食营养分析
4~6岁宝宝饮食注意事项
4~6岁宝宝营养食谱
是谁让宝宝对食物变得挑剔
育儿论坛:宝宝的健康零食
第四章 宝宝日常生活护理
新父母应该怎样抱孩子
为宝宝打包应该注意些什么
怎样为新生儿进行抚触按摩
不同尿布的优缺点
选购和使用纸尿布时的注意事项
布尿布的制作和使用注意事项
怎样让宝宝逐渐学会大小便
如何为宝宝选购便盆及使用便盆的注意事项
为宝宝选择和使用洗化用品要注意哪些事项
怎样给新生儿洗澡
给不同年龄的宝宝洗澡要注意哪些问题
怎样给宝宝选购衣物
怎样给宝宝选鞋袜
给宝宝穿开裆裤要注意什么
怎样为宝宝清理鼻子
如何清理宝宝的耳朵和眼角
怎样保护宝宝的指甲
怎样保护宝宝的听力
怎样保护宝宝的视力
怎样为宝宝进行口腔护理
如何正确为宝宝刷牙
怎样为宝宝预防龋齿
怎样照顾新生儿睡眠
怎样照顾0~1岁宝宝的睡眠
如何照顾1~6岁宝宝的睡眠
0~6岁宝宝应避免的十大睡眠坏习惯
育儿论坛:怎样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第五章 宝宝生病怎么办
新生儿常见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识
……
第六章 关注宝宝的心理健康
第七章 培养宝宝的沟通能力
第八章 打造金钥匙,开启智慧门
第九章 宝宝安全需“武装”
第十章 父母和宝宝一起成长
……
序言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但当孩子刚刚降临时,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在感受到巨大幸福的同时,还会感到茫然无措,面对这个刚刚降临的小生命,都不知道该如何伸手去抱他。然而,此后宝宝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和父母一起走。面对这个粉嫩的小生命,新手妈妈怎样成长为全能妈妈呢?
其实,成为全能妈妈非常简单,新手妈妈可按下面原则去做即可。
为了更好地养育宝宝,新手妈妈先要做好心理调整,并要为即将降临的小生命准备好一切物质条件,高兴地迎接小生命的到来。
宝宝呱呱坠地后,新手妈妈要了解宝宝的发育标准,明白在哪一阶段宝宝会出现哪些变化,并按这些标准积极培养宝宝。
为了让宝宝能够健康成长,新手妈妈要掌握一些营养知识,为宝宝准备丰富的食物,满足宝宝的营养所需。
新手妈妈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安全,要知道,宝宝会动、会听、会触摸,又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新手妈妈要细心呵护他们。
由于宝宝抵抗力与免疫力相对较低,极易生病。要成为全能妈妈,就要学会预防疾病、护理病中婴幼儿。
文摘 插图:

反射行为
宝宝降生以后,有几种本能的反射能力,是否具有这些反射能力,也是判断宝宝发育是否正常的有效依据,这几种反射包括:
1.眼部反射。新宝宝的眼睛能眨眼、闭眼,眼球能从一侧转向另一侧。
2.拥抱反射。当宝宝的头部后仰时,四肢会张开,出现拥抱反射的状态。当突然受到惊吓时,宝宝也会出现这种反射。拥抱反射会在出生后3~4个月消失,如果提前出现这种反射暂时消失,则宝宝有可能存在大脑损伤,如果一侧的拥抱反射消失,应该怀疑出现臂丛神经损伤或锁骨、肱骨骨折。如果这种反射长期消失,那么就有可能是宝宝的大脑出现了严重的疾患了。
3.觅食反射。用手指轻轻地碰触宝宝的小脸,宝宝的小嘴就会向刚刚被碰触位置的方向张开,呈觅食状态,这是宝宝误以为妈妈要给他喂奶,所以侧过小脸儿,想去找乳头了。
4.吮吸反射。把妈妈的乳头放在宝宝嘴里,宝宝马上会做出吮吸的动作,还会随之出现吞咽反射。这种反射会在一岁以后消失。如果在一岁内,宝宝的这种反射忽然变弱了,就有可能是脑部出现了问题,如果这种反射变得很强,那就说明宝宝饿了。
5.抓握反射。把手指或其他东西放进宝宝的手心,他会立刻抓紧。如果用小木棍碰触他的小脚趾,小脚趾也会立刻弯曲。手部的抓握反射在宝宝4~6个月的时候逐渐消失,脚部的抓握反射在6~12个月逐渐消失。不消失,或提前消失,都属于病态。
6.踏步反射。架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呈直立状,使他的小脚踩在桌上或床上,宝宝的小脚就会做出原地踏步的动作。这种反射会在3个月左右的时候消失,如果没有这种反射,应该怀疑有侧瘫、神经损伤,甚至大脑疾病。
7.颈部反射。当宝宝仰卧时,我们用手把他的头向一侧转,那么那一侧的胳膊和腿就会伸展,而另一侧的胳膊和腿会弯曲。这种反射在3~4个月左右逐渐消失,如果到了6个月的时候仍然有这种反射,应该怀疑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