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 ·页码:3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 ·ISBN:7801669061 ·条形码:978780166906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毛泽东眼中的帝王将相 |
 |
|
 |
毛泽东眼中的帝王将相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
·页码:34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
·ISBN:7801669061
·条形码:978780166906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毛泽东眼中的帝王将相》内容为:毛泽东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书籍中,掌握了渊博的历史知识,吸取了丰富的前人智慧,历练了敏锐的历史洞察力,扩大了视野,开阔了思路,使他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具有雄才大略的伟人!
毛泽东爱好历史知识,非常注重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和借鉴。
毛泽东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点,不囿于已有的历史结论,不迷信古人的是非标准,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人们可从他对历史人物的评点中,得到感染、得到熏陶、得到启迪,也可以学到他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受益无穷。
作者简介 马银春,籍贯甘肃永登。先后编著出版《狼皮卷》、《王牌总经理》、《社交礼仪与口才》、《口才训练与演讲艺术》等各类书籍50余部。现任华夏之声文化研究院编辑部主笔、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企委常务理事、北京田由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编辑推荐 《毛泽东眼中的帝王将相》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目录 帝王篇
夏朝创建者大禹——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
商纣王帝辛——很有本事,能文能武
周文王姬昌——礼贤下士,深得人心
周武王姬发——励精图治,裂土封疆
郑庄公寤生——智慧超凡,永不言败
齐桓公姜小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重耳——抓住机遇,成就霸业
楚庄王芈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宋襄公兹父——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强兵
秦始皇赢政——真正做了点事的皇帝
汉高祖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
汉武帝刘彻——安邦治国,雄才大略
汉元帝刘爽——优柔寡断,是非不分
新帝王莽——倘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汉光武帝刘秀——雄才大略,以柔道行之
魏武帝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蜀昭烈帝刘备——礼贤下士,多谋寡断
蜀汉后主刘禅——得相能开国,生儿不像贤
吴大帝孙权——当今惜无孙仲谋
宋武帝刘裕——法纪严明,清简寡欲
梁武帝萧衍——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隋文帝杨坚——过于杀戮,蕴藏大乱
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没有出息
唐高祖李渊——优柔寡断,遇事无断制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圣主,一代明君
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中国历史惟一的女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辈励精图治,后半辈骄奢淫逸
后梁太祖朱温——流氓皇帝,奸诈狡猾
后晋高祖石敬瑭——昏聩无耻儿皇帝
后唐庄宗李存勖——英武非凡,国家栋梁
南唐后主李煜——多才多艺,不抓政治
宋太祖赵匡胤——武功卓著,文识稍逊
宋太宗赵光义——志大才疏,重文轻武
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和尚,平步青云
明成祖朱棣——聪明过人,能屈能伸
清康熙玄烨——开明君主,多才广识
清雍正胤稹——勤政爱民,严猛治世
清乾隆弘历——十全老人,鼎盛皇帝
将相篇
主要参考书目
……
序言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囊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善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
益跖庄层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毛泽东的这首《贺新郎?读史》道出了二,代伟人对历史深深的感悟。
毛泽东一生酷爱历史。无论是戎马生涯,还是和平年代,政务之余都以书为伴,博览群书,这已成为世人皆知的美谈。他尤其爱读历史书籍。早在青少年时期,他便博览史书,奠定了较好的历史修养和深远的历史眼光。
恩格斯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
毛泽东正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他重视历史,学习历史,继承了历史,又推进了历史。
毛泽东在勤奋学习史籍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和古今人物做了大量的评点。这些评点,语言简洁明快,少则几个字,三言两语,多则几百甚至上千字,或褒扬,或批驳,或感叹,或商榷,或引申发挥,或联痢浮想,体现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他的是与非,体现了他的爱与憎。
文摘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参观了位于河南安阳西郊的殷墟。殷墟,就是殷商王朝中后期都城所在地,周武王灭商时沦为废墟,所以叫殷墟。当他来到殷墟中心原宫殿区的花园庄时,就向陪同人员评述了纣王:“这里,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古都。殷代最后一个王叫纣王。这个人很有本事,能文能武,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曾有过贡献。但那时殷已衰败,加上纣王滥用职权,为自己享乐,在修建鹿台中不知耗费了多少劳动人民的金钱和血汗,那些酒池肉林,说明他极其放荡、荒淫、独裁和残暴。据说,他与妲己以砍断樵夫的脚胫取乐;比干冒死进谏,却被他在摘心台剖腹挖心;周文王也被他囚在监狱,一囚就是七年。由于纣王一意孤行,拒绝批评,又非常残暴,所以众叛亲离,终于被周武王在牧野打败。最后,纣王自焚在自己建造的鹿台上,殷也就灭亡了。这里在三千年前是个很大的国都,后来成了废墟埋在了地下,所以表面已看不到什么古迹了。”(杨庆旺《毛泽东指点江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6-1227页)
1958年11月,毛泽东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中,说到商品生产时,他说:“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夸张的说法。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陈晋《毛泽东之魂》
(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41—342页11959年8月,在庐
山会议讲话时又说,秦始皇、曹操,现在已恢复了名誉。纣王被骂了三
千年了。好的讲不坏,一时可以讲坏,总有一天恢复;坏的讲不好。
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后的第十天,毛泽东和柯庆施、李井泉等在武汉东湖开座谈会时,详细地说了对商纣王的看法。他说,史书上把纣王描写得像一个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坏人,太过分了。连孟夫子也为他抱不平地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桀纣之恶未有如此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均归焉。”纣王宠妲己、剖比干心,这两件坏事,使他得到了一个大暴君的恶名。其实纣王这个人聪明善辩,能武能文。他打起仗来是很有英雄气概的。商朝晚期,江淮之间的夷人强盛起来,威胁商朝。纣王当
……
后记 毛泽东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书籍中,掌握了渊博的历史知识,吸取了丰富的前人智慧,历练了敏锐的历史洞察力,扩大了视野,开阔了思路,使他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具有雄才大略的伟人!
毛泽东爱好历史知识,非常注重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和借鉴。
毛泽东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点,不囿于已有的历史结论,不迷信古人的是非标准,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人们可从他对历史人物的评点中,得到感染、得到熏陶、得到启迪,也可以学到他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受益无穷。
本书在写作修订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