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健康 >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

2010-04-11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04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2月 ·ISBN:9787811015690 ·条形码:9787811015690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 去商家看看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 去商家看看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04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2月
·ISBN:9787811015690
·条形码:9787811015690
·版本: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材系列

内容简介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以心理学相关知识为切入点,围绕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和与班主任心理教育有关的知识及技术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和操作上进行了较为实用的介绍。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心理教育概述
一、心理发展与心理教育的实质
二、心理教育的积极预防保健理念
三、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和治疗
第二节 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因素l
一、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二、家庭——学校——社区因素
第三节 班主任与心理教育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从科学到艺术
二、班主任:从新手到专家
第二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
第一节 心理发展与毕生发展观
一、发展与心理成长
二、毕生发展观与发展阶段
三、几种心理发展理论
第二节 童年期的心理成长
一、童年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
二、童年期的情绪发展
三、童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三节 青春期的心理成长
一、青春期心理发展的 一般特点
二、青春期的情绪体验与调节
三、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三章 个别心理辅导在谈心中的运用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与谈心
一、谈心的意义和性质
二、谈心新视角——人本主义观点
三、心理咨询方法对谈心的指导作用
四、谈心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有效谈心(沟通)的心理基础
一、用真诚取得学生的信任
二、用尊重开启学生的心扉j
三、用共情深入学生的内心
第三节 谈心的技术
一、倾听技术
二、影响技术
三、非言语技术
第四章 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活动中的运用
第一节 团体心理辅导与班级活动
一、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优点与局限性
三、在班级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
四、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特点
五、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途径
第二节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
一、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步骤
二、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常用方法
三、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实施
一、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操作流程
二、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 一般技巧
三、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操作要领
第五章 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第一节 学生心理发展问题解读
一、区分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
二、学生心理发展问题的主要表现
三、导致学生心理发展问题的外部原因
四、导致学生心理发展问题的内部原因
第二节 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理念和原则
一、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理念
二、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则
第三节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好动的学生
二、自卑的学生
三、消极抵触的学生
四、想“难倒教师”的学生
五、有负面情绪的学生
六、网络成瘾的学生
第六章 学习心理辅导
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心理辅导
一、有关学习的几种理论
二、学习心理辅导
第二节 激发学习动机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第三节 了解学习风格
一、学习风格
二、学生对学习时间的偏好
三、学生对感知方式的偏好
第四节 掌握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
二、学习计划的制定
三、思维导图的运用
第五节 调节考试心理
一、关于考试焦虑
二、处理考试焦虑的方法
第七章 班集体建设中良好心理环境的形成和构建
第一节 班集体良好心理环境概述
一、班集体心理环境的内涵
二、班集体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群体动力学与班集体心理环境建设
一、什么是群体动力学
二、影响班集体心理环境形成的群体动力因素
第三节 构建班集体良好心理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一、确立科学的理念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五、创设积极参与的机会
第八章 与家长沟通的相关心理学问题
第一节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心理学策略
一、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形式
二、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心理策略
第二节 召开家长会的心理学策略
一、召开家长会的一般步骤
二、开好家长会的策略
第三节 提升家长教育能力的心理学策略
一、家长需要提升的教育能力
二、提升家长教育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第九章 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第一节 班主任自我成长的关键要素
一、专业技能的学习
二、自我认识与评价的能力
三、终身学习的热情
第二节 班主任人际关系的优化
一、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二、班主任校内人际关系的优化
三、班主任校外人际关系的优化
第三节 成功班主任的心理特质
一、成功班主任的特质
二、提升人格魅力,做成功的班主任
三、关注心理健康,做快乐的班主任
第四节 班主任的自我成长及反思
一、自我成长分析
二、职业行为分析
三、接受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要求,编写了这套班主任培训教材。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应当遵循一般的教育原理,但班主任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的培训应不同于对非班主任教师的培训。因此,本套教材的编写力求以体现班主任的特殊性为指导思想。班主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班主任角色的特殊性。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主任教师或主要教师,是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学生,引导、帮助、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责任人。所有任课教师都应当全面负责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发展,但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和负责学生的主任教师,是主要责任人。在学生的发展中,学生的思想、价值观、道德心理的发展是根本,因此,在关心学生全面发展中,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发展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所有的教师都应当关心学生的精神发展,他们都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但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并在与学生的相互关怀中共同成长。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更密切,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更大,班主任最有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但能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是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的。就班主任自身而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真诚地关怀学生,切实地承担起教育责任,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
(2)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有自己的特殊操作系统,即“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班级组织即班级教育系统,当然也通过自己所承担的学科教学对学生实施教育影响。班级教育系统是以班主任为主导,由相互联系着的班级目标、班级教学、班级集体、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班级教育合力、学生发展评价等子系统有机构成的班级教育系统整体。这个系统整体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相加,而是以一定的关系、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每个子系统都是系统整体的一个侧面、一个维度,都有整体性,有各自的教育功能。
文摘 第一章 概论
心理教育也称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当前中小学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因此,中小学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从毕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青少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年龄阶段,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获取知识,发展身心健康是最为重要的。这时,社会在关注他们的学习活动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他们在肉体和精神领域的发展和变化,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援助手段。
随着学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班主任在学校中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既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心理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同时兼有知心朋友、学习的导师、心理医生、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沟通的艺术家、维权代言人和学生的榜样等多种角色。班主任应正确、深刻而又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职责,树立“多角色意识”,加强自身修养与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败。
第一节心理教育概述
一、心理发展与心理教育的实质
根据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青春期是指由儿童生长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形态、生理、生化、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这一阶段几乎覆盖了儿童从小学到中学的整个学龄阶段。由于学龄儿童正经历着从前青春期到青春期的巨大变化,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方面都面临着考验。
后记 为了顺应现今重视班主任工作人性化、科学化形势,我们编写了这本针对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册子。主要目的是希望借助这本简明教材,帮助那些来自各种不同专业背景的班主任们学会更好地理解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懂得如何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这本教材的编写上,我们希望能够突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力求提供一些对于班主任来说最为实用的知识,并把这些有用知识和理论观点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方法呈现给那些本来并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其中许多信息。还专门以相关链接的形式加以展现;另外,我们还把一些心理咨询和辅导当中的重要技术,如个别谈心、团体辅导、自我成长等方法介绍给班主任,力求让他们能够从中找到与自己工作的结合点。
本书能够顺利完成与我们的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我们这个作者队伍中,除了大学专业研究人员之外,还包括了很多来自一线的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和管理者,他们的许多经验使我们得以在编写本书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住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全书各个章节的作者分工情况为:第一章概论,傅宏和崔映飞;第二章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王晓萍;第三章个别心理辅导在谈心中的运用,陈珝;第四章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活动中的应用,潘月俊和陈翊;第五章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吴蓉;第六章学习心理辅导,林少玉;第七章班集体建设中良好心理环境的形成和构建,史献平;第八章与家长沟通的相关心理学问题,苏华;第九章班主任的自我成长。王天文和陈珝。全书最后由傅宏统稿,在成书过程中崔映飞做了大量的沟通联络和稿件整合的工作。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徐蕾和朱海榕两位同志为本书在规划、编写过程中给予了很大帮助和支持,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