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的心理分析(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811115832/9787811115833 ·条形码:9787811115833 ·版本:第2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组织行为的心理分析(第2版) |
 |
|
 |
组织行为的心理分析(第2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811115832/9787811115833
·条形码:9787811115833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组织行为的心理分析(第2版)》包括态度及其来源、态度的特征、对工作态度的调查等内容。
编辑推荐 《组织行为的心理分析(第2版)》为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以人为中心——现代管理的基本特点
一、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二、组织行为的心理背景
三、心理——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
四、心理与行为的文化背景
第二章 管理与人性
一、人性——管理的导向
二、哲学层面的人性
三、管理人性假设
第三章 组织行为与个性
一、个性: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
二、气质:一种稳定而典型的心理特征
三、性格即命运
四、能力:能够直接影响活动效果的心理要素
第四章 组织行为与知觉
一、知觉及其影响因素
二、人:社会知觉的主体与客体
三、知觉偏见:非理性的情感认识
四、归因理论:对行为的因果关系的探索
第五章 组织行为与态度
一、态度及其来源
二、态度的特征
三、对工作态度的调查
四、态度的改变
第六章 组织行为与群体
一、群体及其类型
二、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三、群体结构
四、群体冲突
五、群体凝聚力
第七章 组织行为与激励
一、激励的涵义
二、需要与行为
三、期望与行为
四、公平与行为
五、双因素与行为
六、宣传与行为
第八章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涵义
二、人际关系对管理的意义
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四、人际间的非语言交往
第九章 组织中的沟通
一、沟通及其基本功能
二、沟通网络
三、有效沟通的障碍
四、实现有效沟通的基本途径
第十章 决策行为与心理
一、决策及其类型
二、最优化决策模型
三、其他决策模型
四、决策方法
五、管理决策过程中的几种心理现象
六、决策者心理素质修养
第十一章 管理中的挫折与行为
一、什么是挫折
二、产生挫折的原因
三、受挫折时的行为表现
四、战胜挫折的方法与途径
第十二章 组织中的领导行为
一、领导及有关理论
二、领导者权力
三、领导者激励功能
四、领导集团的结构
五、领导者影响力
……
文摘 插图:

管理的中心问题在于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引导与控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人在本性方面的认识以及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并不完全一致,这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并广泛地渗透到管理的各个层面,突出地体现在组织、领导、决策、沟通、激励等等各个方面。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跨文化管理学,主要研究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组织人力资源的潜在能力和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管理的综合效益。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企业管理的成功导致人们对文化作用重要性的重新认识。由于感受到来自日本的压力,一些美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者开始对日本管理实践的研究,最初的发现是日本的一些具体管理方式与美国不同,如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禀议决策制、企业工会等所谓“日本管理成功的四大支柱”。这些具体的管理办法同日本的民族传统与社会习俗有很紧密的联系,美国人很难借鉴。由此,他们得出一个结论:管理同国情、同民族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这样,美国人对日本企业管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两国在管理方面的根本性差异并不在于表面的一些具体做法,而在于对管理要素的认识有所不同。美国过于强调诸如技术、设备、方法、规章、组织机构等外在的指标,而日本管理界则比较注重信念、人和、价值准则等内在的要素,在日本人看来,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是企业通过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和包括领导者在内的身体力行,确立大家共同遵守的信念、目标和价值观,以产生一种同舟共济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