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页码:5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9516625/9787509516621 ·条形码:9787509516621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原则应用手册 |
 |
|
 |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原则应用手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页码:5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9516625/9787509516621
·条形码:97875095166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原则应用手册》内容简介:“绿色农业”的概念,是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来的,同时建议建立区域性“绿色农业”组织——“亚太地区绿色农业联盟”,开展国际合作,推动“绿色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这一倡议得到与会各国代表和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赞同。会后,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了《绿色农业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探讨》课题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有关学者参加,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软科学重大研究课题和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开展了“绿色农业”的研究。
编辑推荐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原则应用手册》是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绿色农业生产环境技术指导原则
第一节 土壤环境质量和综合生产力的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技术指导原则
第三节 大气环境质量的技术指导原则
第三章 绿色农业投入品使用原则
第一节 农用塑料使用原则
第二节 农药使用原则
第三节 绿色农业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原则
第四节 绿色农业肥料使用原则
第五节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使用原则
第六节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第四章 绿色农业无污染循环利用技术指导原则
第五章 绿色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指导原则
第六章 绿色农业生物质能源技术指导原则
第一节 生物质能
第二节 生物质能源利用途径和方法
第三节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指导原则
第七章 绿色农业环境监测、评价及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第一节 绿色农业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监测
第二节 绿色农业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原则及方法
第三节 绿色农业环境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
第八章 绿色农业主要作物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一节 水稻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节 小麦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三节 玉米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四节 大豆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五节 马铃薯及薯类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六节 花生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七节 油菜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八节 芝麻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九章 绿色园艺作物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一节 叶菜类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节 根菜类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三节 果菜类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四节 山野菜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五节 苹果及蔷薇科水果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六节 柑橘类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七节 香蕉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八节 茶叶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十章 绿色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十一章 绿色药材和保健品用材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十二章 绿色饲料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一节 青贮饲料玉米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节 紫花苜蓿生产技术原则
第三节 其他饲草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十三章 绿色畜禽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原则
第一节 奶牛及肉牛养殖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节 生猪养殖技术指导原则
第三节 羊养殖技术指导原则
第四节 家禽养殖技术指导原则
第五节 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原则
第十四章 生态林业技术指导原则
第一节 生态林营造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节 生态林管护技术指导原则
第十五章 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指导原则
第十六章 沼气利用技术指导原则
第一节 沼气的设计原则
第二节 沼气池的施工与检验
第三节 沼气的输配
第四节 沼气的利用
第十七章 绿色农业设施生产技术指导原则
第一节 农业设施种类、结构和性能
第二节 主要绿色农业设施技术指导原则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附录3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内容)
附录4 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主要内容)
附录5 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主要内容)
附录6 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主要内容)
附录7 GB/T15773-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主要内容)
附录8 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内容)
附录9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内容)
附录10 NY/T395-2000《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主要内容)
附录11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主要内容)
附录12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技术导则》(主要内容)
附录13 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主要内容)
附录14 可限制性使用的化学农药
附录15 农业部及相关部委关于禁限使用农药公告摘要
附录16 GB/T17419-1998《含氨基酸叶面肥料标准》(主要内容)
附录17 GB/T17420-1998《含微量元素叶面肥料标准》(主要内容)
附录18 NY/T472-2001《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主要内容)
附录19 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主要内容)
附录20 GB10648一1999《饲料标签标准》(主要内容)
附录21 NY/T471-2001《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主要内容)
附录22 GB14880-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主要内容)
附录23 NY/T392-2000《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主要内容)
附录24 三类热解的主要参数(表)生物质燃料和煤的工业分析成分、元素组成和低位发热量(表)
附录25 土壤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附录26 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主要内容)
附录27 NY/1396-2000《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主要内容)
……
后记
……
序言 “绿色农业”的概念,是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来的,同时建议建立区域性“绿色农业”组织——“亚太地区绿色农业联盟”,开展国际合作,推动“绿色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这一倡议得到与会各国代表和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赞同。会后,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了《绿色农业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探讨》课题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有关学者参加,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软科学重大研究课题和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开展了“绿色农业”的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初步完成了《绿色农业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探讨》的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由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名誉会长卢良恕院士等学者提出《关于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议》,报送国务院回良玉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批示:“绿色农业的研究和示范工作,是探索以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经营理念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实践。
文摘 插图:

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对污染源进行全面整治,实行排污总量控制,由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转向全面达标排放,从源头上防止水污染。应针对江河、湖泊水污染现状,加强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通过引水、调水等工程措施,增加水环境容量,通过生态措施,改善水质状况。以达到恢复清澈的河水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同时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改造河流,建设污水处理厂,注重雨水调蓄设施等。
农业生产中应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推广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控制畜禽养殖等造成的面源污染的扩大,使面源污染的影响降低10%以上。
四、节水防污原则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节水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节水就是防污,节水就是保持水环境质量。实现农田水利化,大力发展管道灌溉,积极发展喷灌、滴灌、微灌、膜下灌溉,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平衡利用水资源,不得超标采取地下水源。通过建设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按照作物需水规律合理灌溉,采取综合措施节约用水,获取水利用最大效益。
五、水环境质量的监测要求
要对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初步确定绿色农业生产的适宜区域,对有污染源的地方首先应该排除,对初步选定的地方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符合水环境质量要求后,才能确定为绿色农业适宜生产区域。
后记 绿色农业科学研究和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是绿色农业理念的重要实践。为适应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绿色食品事业新发展的需要,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主持下,组织科技力量,对三年前编印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原则》做了修改、校正和补充,更名为《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原则应用手册》正式出版。本手册汇集了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工作的阶段性技术成果,是绿色农业科技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推行绿色农业理念,开展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绿色食品事业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本手册根据我国国情,遵循绿色农业理念,按“集成创新”的原则,对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中的各种相关技术进行了有机融合。全书共分十七章,从农业生产的环境,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投入,以及南北方主要作物的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生态环境建设和重要的特种生产技术等方面,制定了技术原则。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我国地域广袤、地区差异大的特点,尽量结合当地实际,分区域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要点。尽管如此,各地在执行过程中,还应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操作规程。为了方便读者查阅各项技术原则的制定依据,本书附录了60项国家、农业部发布的有关标准、规范、准则、规程和操作方法的文件或主要内容,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收录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