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滇缅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缅甸印度战场的壮丽史诗

2010-04-11 
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码:35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 ·ISBN:7506336022 ·条形码:978750633602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滇缅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缅甸印度战场的壮丽史诗 去商家看看
滇缅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缅甸印度战场的壮丽史诗 去商家看看

 滇缅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缅甸印度战场的壮丽史诗


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码:35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
·ISBN:7506336022
·条形码:978750633602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滇缅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缅甸印度战场的壮丽史诗》讲述了二战期间极为重要的“中国——缅甸——印度”战场上纷乱、迷狂、有时令人狂喜、但更多时侯堪称悲壮而且迄今仍不广为人知的战争史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多诺万·韦伯斯特依据实地考察以及多方探访当事人所获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在书中生动地再现了曾发生在中缅印战场上的军事计划和冒险行动。他追随着驼峰飞行员令人毛发倒竖的惊险航程;讲述曾被改编为著名电影《桂河大桥》的真实故事。描写了在可怖丛林中狠狠打击日本军队。这是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缅甸-印度战场”的一部非同凡响的历史故事。就是日军队在战争初期横期扫中国和东现亚各国,并封锁了中国的海港时,超过二十万名中国劳工开始投身于一项看似不可完成的使命;在云贵高原上,在中国西南部城市昆明与缅甸的铁路枢纽腊戌之间,修筑一条七百英里长的陆路交通线,这条道路后来被称作“滇缅公路”。他们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便完成了这一工程。但是随着缅甸于1942年初落入敌手,滇缅公路旋即被日军切断。新赴任的美国将军约瑟夫·史迪威受命重新打通滇缅公路,与此同时,通过空运从印度向中国输送物资,并且将日军驱逐出缅甸,以此作为盟军进攻日本的第一个战略步骤。在《滇缅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缅甸印度战场的壮丽史诗》中,多诺万·韦伯斯特生动地再现了那些曾发生在缅印战场上的军事计划和冒险行动。他追随着“驼峰”飞行员令人毛发倒竖的惊险航程;他讲述了曾被改编为著名电影《桂河大桥》的真实故事,描写了在可怖的丛林中执行任务的中国军队、“梅里尔的掠夺者”部队和英国亲迪部队的英勇事迹;他也讲述了“飞虎队”精豪的战斗机飞行员们的血火战史。缀连其间的,是对不肯循规蹈矩的美国将军“醋乔”史迪威、怪癖昭彰的英国将军温盖特等人形象鲜明的文字刻画。这《滇缅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缅甸印度战场的壮丽史诗》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极为重的一方战场上分乱、迷狂、有时令人狂喜、但更多时候堪称悲壮而且迄今仍不广为人知的战争史诗。
作者简介 多诺万·韦伯斯特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史密林》(Smithsonian)、《户外》杂志(Outside mangzine)、《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以及《纽约客》(New Yorker)等多本重要期刊的撰稿人。他的上一部著作《战争的遗痕》(Aftermath:The Remnants Of War),曾获得1997年度莱昂内尔·吉尔伯(Lionel Gelber)“促进国际关系与理解”最佳图书奖。他和妻子、儿女一同生活在弗吉尼亚州的中部地区。
媒体推荐 书评
“他以一种清晰流畅的讲述方式,将一一系列传奇故事交融在一起(“

里尔的掠夺者”部队、亲迪部队、桂河大桥的修建者)……他运用巧妙的写
作手法和坚实的叙事技巧完成了他的创作使命。”
——《柯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
“韦伯斯特将泥沼、蚂蟥以及在热带丛林战斗的酷热景象栩栩如生地呈
现在读者眼前。他描写了盟军与日军士兵共同遭遇的不幸经历,并将中缅印
战场上战事的盛衰起落通过娴熟的细节刻画交织在一起,是一部品
编辑推荐 《滇缅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缅甸印度战场的壮丽史诗》:在中国西南,自近代以来,最悲壮的事件是什么?
  ——是修筑滇缅公路。
  那么,最恢宏的事件是什么?
  ——是修筑滇缅公路。
  最壮烈的牺牲是哪一次?
  ——是修筑滇缅公路。
  最巨大的贡献是哪一次?
  ——是修筑滇缅公路。是为这条抗战血线所做的一切。
  “没有一个好莱坞制片人敢于拍摄一部电影来展现中缅印战场疯狂、苦闷、光怪陆离的图景。它无奇不有——土邦王公、舞女、军阀、猎头野人、丛林、沙漠、诈骗犯、秘密警察……”。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
第二十章
荒芜英雄路——滇缅公路的行迹
缜缅公路大事记
译名对照表
……
文摘 书摘
每每与他们相会于那些故友重逢的场合或宁谧的家中,老战士们
总是警告我说:甚至不要再想着去看它一眼。
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坚信:那条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问曾指引他们跋涉

陡绝的印度喜马拉雅山垭口、深入闷热蒸腾的缅甸丛林直至进入中国的道路

在时光的涤荡下早已经湮灭无痕。他们毋宁说那条路本身仅仅以一场陈年的

梦而存在着,并断言道路如弦索般纤细的两条轨迹——如今已有六十年的历
史——怕早就被山崩、雨浸以及沼泽般蔓延的热带丛林所吞噬了。
但现在,一步紧随着一步——在一月中旬某个沁凉的早晨——我的双脚

踏在老战士们曾反复警告过我的同一条砾石路上。在道路两旁丛林的墙隙之
间,我仿佛穿行于上百英尺高的绿色帷幔,出发去找寻那些老战士的战友们

亡的沙场,那些他们曾亲身付出了血汗—一或许最为重要的——那些如此深

地烙印在生命里,以至于当他们被从午夜的噩梦中撼醒,仍可以品咂到酸涩

枪弹烟尘、仍可以感觉到丛林蚂蟥在潮湿的棉布军服下蠕动的地方。
在晨曦中,这条向前伸展的道路逶迤右转,往复曲折地消失在另一座丛

覆盖的山巅。而在我眼前,这一行程初始的开端——就在嘈杂的印度人聚居

利多镇东北方几英里开外,最早铺成道路的砾石与柏油已然坑洼破烂。路肩

化散乱于森林的边际,在一些路段,斑驳的孔穴横亘于整块路面,将一条条

裂的伤痕留在它残缺的身躯之上。
刚好与老战士们所确信的相反——那条道路依然存在着。三十英尺的宽
幅,它蜿蜒蛇行于藤蔓悬垂的古木林翳之下,复又仰身折向浓绿欲滴的莽莽

山。它悄然滑过印度边防军的哨所营房与土著部落的丛林茅舍;从它的辙印

经行的,不单有摩托以及满载着煤炭工人的巴士,更有满载盗伐得来的柚木

卡车——虽然这样的砍伐在多年以前就被宣布为非法。这片文明世界的边地

如此之遥远,看起来没有人会在乎这里究竟发生着什么。
周五的早晨,十点钟光景。在我头顶上方万里无云的天空里,太阳正透

树梢,将金晃晃的圆斑投映在路面上。空气潮湿,气温约在65华氏度。几缕

雾从森林中飘溢而出,淡然的雾色将我周遭的日光柔和了下来。道路两旁的

树梢头,灰色的长尾小鹦鹉在腾挪跳跃。一辆吱嘎作响的牛车从我身边经过

车身上紧捆着几截柚木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