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页码:181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503227079 ·条形码:978750322707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贵州黔东南 |
 |
|
 |
贵州黔东南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页码:181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503227079
·条形码:978750322707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中国秘境之旅
内容简介 黔东南是贵州边地,是一块远离主流文化的遐荒,为世人所不知。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用自己的心灵和双手创造了积淀深厚,博大灿烂,缤纷迷人的民族民间文化。苗族的吊脚楼、侗族鼓楼、花桥等纯本质的建筑艺术;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的民族服饰;工艺精湛的银饰;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用以娱神也娱人的木鼓舞、芦笙舞、板凳舞、多耶舞等多姿多彩的舞蹈;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大歌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饮食文化和众多传统的习俗等等,都是这里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黔东南州是一个以苗族和侗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是全国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之一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黔东南地域相对封闭,至今仍然保留着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被誉为“歌的海洋、舞的故乡”和“人类疲惫心灵的家园”,除博大灿烂的民族文化外,黔东南山水同样美丽迷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河,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有世界之最天生桥,有天下第一漂杉木河,有道教圣地云台山等等,从而成为“反璞归真,重返自然”的世界十大旅游景区之一。
作者简介 李文明,男,1988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民族语言文学系:多年来。自从事民族工作,并一直在民族地区行走,搜集、拍摄和整理了人量的民族文化资料,发表民族文化研究论文10余万字,出版有散文集《远去的风情》,现任贵州省黔东南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系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民族学院客座教授、北京燕图联文化发展部特约作家、中国产经新闻报特约记者、黔东南州作家协会秘书长、黔东南州摄影家协会会员。
编辑推荐 黔东南是贵州边地,是一块远离主流文化的遐荒,为世人所不知。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用自己的心灵和双手创造了积淀深厚,博大灿烂,缤纷迷人的民族民间文化。苗族的吊脚楼、侗族鼓楼、花桥等纯本质的建筑艺术;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的民族服饰;工艺精湛的银饰;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用以娱神也娱人的木鼓舞、芦笙舞、板凳舞、多耶舞等多姿多彩的舞蹈;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大歌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饮食文化和众多传统的习俗等等,都是这里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目录 卷一:山雄水媚黔东南
月亮山
雷公山
清水江
?阳河
都柳江
……
文摘 书摘
月亮山因为河流众多,纵横交错,因此,秋冬晴朗的天气,从河里蒸发
出的雾气是一道罕见的奇观,雾带随河流的弯曲和山形的蜿蜒而干变万化,
如少女纤纤素手,将一道道青山挽住,托起,让平日里雄浑无比的山体变得
温柔而纤细。雾带将高山拦成两截,因此,有的山寨沉在雾的下面,而有的
则浮在云的上边,使这些村庄变得如梦如幻,鸡犬之声则仿佛来自天国或者
仙界,似有若无,时远时近缥缈空忽,让人产生一种不知道是在凡间还是在
天上的感觉。
月亮山因为保存有大量的水源涵养林,1982年被从江县林业局列为涵养
水源林重点保护区,1986年被从江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自然保护区。
因为月亮山山形破碎,切割深长,山高谷深,而且森林密布,加上在当
地老百姓中流传的一些山神、老变婆、野人等等的传说,更使月亮山蒙上了
一层神秘的色彩。
历史上,月亮山有“九千里”之称,说明其地域的宽广。传说三国时诸
葛亮七擒孟获到过月亮山,因此月亮山主峰东南面有一座高山叫做孔明山,
山上尚存孔明寨、孔明街、孔明泉等遗址。月亮山下的古州城内还保留有诸
葛城、诸葛塔、诸葛台、诸葛涧等古迹。红军长征的时候,红七军走过月亮
山,还在九秋山上滚死一匹红军用来运输的马,装有银圆的箱子滚下山去,
因为红军忙于赶路,顾不上去捡,后来九秋人还捡到过红军遗落的银圆。
清雍正下以前,月亮山是谁也不管,也管不了的地方,即“化外”之地
。直至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才划归古州。因封建王朝历代对苗民的镇压
和驱赶,苗民为逃避战乱和追杀而藏身深山老林,因此山中多为苗族。因山
高坡陡,为适应自然,他们居住十分分散。世代繁衍生息,开山造田,于山
野的苗民,在月亮山陡峭的山壁上开出了一圈一圈围着山转的腰带田,无论
哪一个季节,你站在高处望去,那些都是山民给月亮山绣出的锦裳。
生活在月亮山中的还有水族、侗族和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因为环境
的封闭,他们保存着完整的民族传统文化。所以,那里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节日里,青年男女沉醉在吹笙跳月之中,除了展示自己的表演技能以外,
还展示穿戴在身上的服饰。那些手工精细,图案鲜亮优美的服饰,往往是姑
娘们从小就一针一线地挑刺出来的,从身上的服饰就可以看出姑娘们的心灵
手巧、聪敏和智慧。披在身上、戴在头上闪耀着光芒的银饰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