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夜雨夜話

2010-04-11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64117591/9787564117597 ·条形码:9787564117597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夜雨夜話 去商家看看
夜雨夜話 去商家看看

 夜雨夜話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64117591/9787564117597
·条形码:97875641175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夜雨夜話》从作者数百篇散文中撷取部分汇集而成,分,《笔墨寄语》《岁月寄思》、《风雨寄情》和《山水寄歌》四辑。书中通过对自然、风土、世态、情感冷静而真诚的描述,展示了作者生活经历中的忧伤、苦闷、收获和欢欣,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和体验,是对亲情的描摹,对友情的记述,对感情的见证,对真情的袒露……作者的散文情感细腻、意境空灵、语言平实,营造了内心世界的多样性和散文世界的多元美,弘扬了人性的真与善。
作者简介 巴陵儿,甘肃省秦安县人。1985年以来,先后以鼠泉、蕙彗、巴陵儿和巴陵等笔名在《新一代》《陇苗》、《萌芽)》、《大理文化》和《云南日报》、《芜湖日报》、《天水日报》、《上海电视》、《太原晚报》以及企业刊物上发表诗歌百余首,散文百余篇、文学评论三十余篇,约百万字。2008年应邀参加中国海外《海无涯爱无疆》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助学活动,著《中海,播撒在云上的爱》一文数万字,2009年5月由中国海外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结集为《天路》出版。
编辑推荐 《夜雨夜話》是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月光如纸
只有薄薄的一次命
夜色中
一个书生穿纸而过
渴望抵达另一个书生
念有前人已有浩如烟海的脍炙人口之篇,笔水能至,心向往之。就取《夜雨夜话》为名,虽媸颜陋质,然册中文字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感想、感悟都是真实的,仍有迹可寻。如果与文字结缘,是我的幸运的话,那么与读者结缘就是我的福分。知足,惜福,感恩
目录
辑一 笔墨寄语
设计冬天
冬日一瞥
哀艳的夕阳
又是春雨潇潇时
孤独的黄昏
感激自然
黄昏里且歌且吟
天道立秋
萧索秋雨
水墨秋天
短笛无腔信口吹
素辉千顷
葬叶
夜色清幽
永远的草地
相当漂亮
卧在青山下
向往南方
我的茉莉
散淡如云

辑二 岁月寄思
明月与石头
一些一月光擦洗日子
心灵的独行
秋夜箫声
境界
心有事
心静如诗
一种山水的读法
清凉空灵的秋色
木鱼雨声
黎明
真实地活着
心情断章
新时期散文发展的路径
场景
寂寞的温暖
守望宁静
散步闲话
雨夜
陡坡
秋风秋雨愁煞人
徘徊
颜色
我的茶园
一个瞬问又一个瞬间
放生

辑三 风雨寄情
爱情也有四季
感激友情
爱人想让你叫我一声爸爸
有话对你说
思念多深疼痛多深
隔河等你
在想象中完美
雪夜月色
守望者
生命因爱而忧伤
浅析散文的诗性建构
卧后清宵细细长
无主题独奏,与音乐无关
高贵的情感
永远的期盼
我是被你用生命爱过的
最后的离别
红一显赠知己,玫瑰送知音
给你两块砖

辑四 山水寄歌
之一南诏国记行
处女的静庐(下)
处女的静庐(上)
母性的洱海
婉约的喜州
一寸丹心幸无愧
平生风义兼师友
别有天地非人间
之二青海行札记

散文与散文的真实
走笔麻秀村
回望麻多乡
素描黄河源
爱撒曲嘛莱
抒情约改滩
无梦结古镇

……
序言 毫无疑问,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记录个体生命的经历,我却选择了文字。
我坚持认为,大多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等等,只有当其成为写作者一种心理需要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写作。而散文则不然,它更多的是寻常人的一种心理需要。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写散文,而且每个人的散文都是散发着个人气息的并且组成其生命的零部件。正是这样的观点支撑着自己在每当面临的抉择强烈而模糊时,能够稍微安静下来,写一点文字。这些文字尽管散乱且难成体系,但却都是组成我生命的零部件。屈指算来,这种选择已经陪伴我二十多年了,初学写作时稚嫩的文字,至今还有一两句偶尔会栖落心头,便生出一星半点儿的惬意,鼓励着自己继续。
构成我四十多年生命的部分零部件终于可以归纳在一起,编为一本书了。我知道就生命经历中所有得到的来说,这一本册子远远不够用来报答我的父母、老师、亲人、同事、朋友以及我自己,还有我的故乡——天水。这座历史深厚、文化悠久、民风淳朴、景色清秀的古老城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三百多万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家园,古城日益焕发出朝气蓬勃的景象来。因为对故乡深深的热爱,我的这些文字之中,不乏念及故土、思恋家乡的篇幅。情深系之,言则偏之,所以在感情体会和认识当中,难免有失公正。但拳拳之心尚在,我想家乡父老必定能够理解,也一定能够原谅了。就像故乡漫山遍野种满了的土豆一样,这本书中的每个字,也都是一颗颗的土豆。不管是饱满完整的还是青涩丑陋的,都是个人生命的收获。我的生活之中不存在完美,完美就成为我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文字是盛放美丽的容器,美丽的文字便成为我写作的向度。
文摘 风轻轻,云淡淡,天蒙蒙,地软软,山初瘦,水微澜。从窗内望去,古城天水的秋天,就是这么一幅很有些水墨写意韵味的山水画。经过远近不同距离的过滤,又经过穿透了厚厚薄薄的云层,或明亮或平淡的光线折射,这画幅更多了几分被收藏过的旧痕。南北二山恰是两端的画轴,藉河堤岸便是两道深深的折痕,直看得人心有种柔柔颤颤、惜惜惶惶、凄凄切切的怜意。
这曾经是一座相当辉煌的城市。有把人类历史从五千年推至八千年的大地湾遗址,有开启文明倡导教化的伏羲女娲,有秦始皇厉兵秣马的牧马滩,是陇上三李——李白李广李世民的故居,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的三国古战场,有号称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是“陇上铁汉”的安维峻的故里……一串串名字犹如一颗颗星星,永远闪烁在天水的上空。曾经乃至到现在,我仍然是爱着这座城市。这种爱虽然没有我对家乡的爱深厚和深刻,但我的家乡亦隶属于天水管辖,于是,我常常给别人说,我是天水人,甘肃天水人。
面对祖先的丰功伟绩,我常常心中闪过一丝骄傲和得意。余秋雨说中国文化是由北而南得以成长和发展的。我个人也觉得真是这样。天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感人的神话传说与今天对文化的冷漠时时处处印证着这种说法。可以说,走进天水,不论两区五县的哪一个村落,哪一条小道,哪一户人家,每一步说不定都踩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或者美丽辉煌的神话。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