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305062960/9787305062964 ·条形码:9787305062964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诗词歌赋 |
 |
|
 |
诗词歌赋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305062960/9787305062964
·条形码:97873050629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华传统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诗词歌赋》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作了详细的介绍。诗歌不但在表达一个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塑造一个世界。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性格特征是留存在诗歌中的。诗及其变体的其他形式构建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史。在很长时间内,诗歌以其整齐、匀称的形式构建了一个关于平衡、和谐、完满、理想和乐观世界的图景,为中国诗人在并不完满的现实世界中提供了精神庇护。同时,中国诗人也以这个诗歌形式所营造出来的理想世界去批判和抗议这个或破碎或黯淡的人间世界。
编辑推荐 《诗词歌赋》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引言:回忆诗歌
第一章 神圣歌谣
古老的歌集
国风
雅颂
赋比兴
不学诗,无以言
第二章 逸响伟辞
诗人屈原
离骚
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第三章 汉赋巨丽
汉赋巡览
汉赋流变
第四章 汉魏悲歌
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
建安风骨
正始之音
第五章 六朝清音
陶渊明
南北朝乐府
南北朝文人诗
第六章 唐诗气象
初唐诗歌:宫体的救赎
盛唐之音:边塞雄风
盛唐之音:王、孟田园
盛唐之音:青春李白
盛唐之音:杜诗乾坤
唐诗转折:大历诗风
唐诗中兴:韩孟诗派
唐诗中兴:元白诗派
唐诗中兴:刘禹锡与柳宗元
晚唐夕照:杜牧与李商隐
第七章 唐五代词
敦煌曲子词和唐代文人词
花间词
南唐词
第八章 宋诗理趣
欧阳修与宋诗初变
苏轼与宋诗的开拓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陆游与中兴诗人
江湖诗人与宋末诗坛
第九章 宋词风情
柳永与宋词初变
苏轼与苏门词人
周邦彦与北宋后期词人
李清照与南渡词人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姜夔与风雅词派
第十章 元曲自然
前期散曲
后期散曲
结语:诗意栖居
……
文摘 第一章 神圣歌谣
在追溯中国诗歌的源头的时候,面对遥远斑驳的时间,我们已经无法知道最初的诗是什么样子。无论是《淮南子·道应训》中所记载的“邪许”的劳动号子,还是《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流传的“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宗教歌吟,都只能是关于诗歌诞生情形的某种生动的想象。即使是《吴越春秋》中传说是黄帝时代的那首“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也不能证明它就是先人的第一次歌唱。其实,探究最早的诗是什么已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为诗产生的最初的精神因子及其风貌,已经包含在公元前六世纪编定的一部神圣歌谣——《诗经》之中。
古老的歌集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另有笙诗六篇,有目无辞。《诗经》最初只是称之为“诗”、“诗三百”或“三百篇”。到了汉代被尊为“五经”之首,后世便以“诗经”名之。
关于《诗经》的编集,先秦古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汉代学者有“采诗”的说法。班固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汉书·食货志》)何休也认为:“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宫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这种说法是否确切,一直还有争论。但考虑到古代方国林立、交通阻隔、语言互异的情形,像《诗经》这样一部涉及广泛地域、年代久远而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诗歌总集,不经过有意识、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恐怕很难出现,因而“采诗”之说应该并非完全出于后人臆测。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有史籍可考。《国语.周语》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矇诵。”《诗经》中不乏这类作品。因此可以说,《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与宴飨中的乐歌等。这些作品的编集成书,汉人认为后来经过了孔子的删定。如司马迁就曾指出:“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又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事实上,早在孔子的时代,已有与今本《诗经》相近的“诗三百篇”的存在。孔子自己不止一次说过“诗三百”的话,可见他看到的是和现存《诗经》篇目大体相同的本子。而更重要的例证是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鲁国乐工为他所奏的各国风诗的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而其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