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第2版)

2010-04-11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27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30706717X/9787307067172 ·条形码:9787307067172 ·版本:第2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第2版) 去商家看看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第2版) 去商家看看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27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30706717X/9787307067172
·条形码:9787307067172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创造教育书系

内容简介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第2版)》不同于普通的教科书,它是以讲座的形式编写的,一题一讲,每一讲阐明一个创造思维方法。在写作时,作者有意把最新科学技术、文学知识和历史故事融为一体,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并且,每一章后边附有训练思考题,便于学习者进行自我训练。方法比知识重要,能力比分数重要,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可是,现在各类学校只重视开设知识性的课程,而忽视对学生创造思维方法的训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者尝试做了一项教学改革试验,在一所学校开设创造思维方法课,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创造思维方法训练》就是创造思维方法课程的结晶。
作者简介 刘道玉,字叔嘉,男,1933年11月24日出生,湖北省枣阳市人,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教育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 1956年3月8日加入共产党,1957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化学系助教,先后晋升为讲师(1964)、副教授(1982)和教授(1985)。1962年1月,赴前苏联科学院攻读副博士学位研究生,曾担任留苏研究生学生会主席。 1966年4月被任命为武汉大学副教务长,1973年3月被任命为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1977—1979年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司司长。1981年7月任武汉大学校长。在任校长期间,倡导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尊重学生的志趣与选择权,提倡自学,围绕着教育体制和教学制度,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学分制、主辅修制、转学制、插班生制、导师制、学术假制、贷学金制等,从而拉开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其教育改革举措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化学研究方面,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曾与人合作出版学术著作3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多篇论文获得优秀成果奖励。 在教育学研究方面,主要是研究高等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和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先后出版了12本著作,发表了300多篇文章,其中多部专著和论文获得一等奖。 自1986年起,被选为第22和23届化学会理事,终生化学会会员。1978年当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全国第十届和第十二届党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共湖北省委第十和第十一届省委委员,武汉市第十届人大代表。 1985年5月荣获法国总统最高荣誉勋章,1987年11月荣获日本东洋哲学学术研究奖章,1993年荣获英国剑桥名人中心颁发的20世纪银质功勋章。
编辑推荐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第2版)》既可以作为中等学校的教科书,又可以作为大学生自学训练创造思维方法的参考书。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研究创造教育,在长达1/4世纪里,共撰写了5《创造教育新论(第2版)》。平均算来,大概是5年写一《创造教育新论(第2版)》。它们分别反映了我在创造教育基本理论、创造思维方法培养、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怎样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等方面的基本观点,是我学习、研究和实践创造教育的心得体会。按照新的国家出版标准,我尽力完善了各《创造教育新论(第2版)》的注释,但由于时间久远,一些资料无法找到完整的信息,在此特向有关作者表示歉意及感谢。这套图书的出版,如果能对倡导和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创业以及建设我国一流水平的大学有某些参考价值,那将是我最大的欣慰了!
目录
第一章 怎样学好创造思维方法——谈谈学习的目的、要求与方法
第二章 你看到了什么——创造性的观察思维方
第三章 X代表什么——创造抽象(逻辑)思维方法
第四章 管柱钻孔法是怎么发明的——创造形象思维方法
第五章 歌德是怎样创作《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创造灵感思维方法
第六章 人类是怎样寻找外星人和宇宙文明的——创造发散思维方法
第七章 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创造聚合思维方法
第八章 刮胡子安全刀片是怎么发明的——创造联想思维方法
第九章 山洪来了你如何逃生——创造逆向思维方法
第十章 你知道什么是第一创造力吗——创造“头脑风暴法”
第十一章 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创造回溯推理思维方法
第十二章 你了解自己的“内存器”吗——创造记忆思维方法
第十三章 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存在吗——创造演绎思维方法
第十四章 人们是怎样发现做梦的——创造归纳思维方法
第十五章 个人电脑(PC)是怎样发明的——创造性简约思维方法
第十六章 尤伯罗斯是如何获得巨大成功的——创造水平恩维方法
第十七章 爱因斯坦是如何创立相对论的——创造双向思维方法
第十八章 人能否“一心二用”——创造多维思维方法
第十九章 布基球是如何被发现的——创造立体思维方法
第二十章 你的第六感觉是否强烈——创造直觉思维方法
第二十一章 “深蓝”是怎样战胜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洛夫的——创造机器人的思维方法
第二十二章 白色与黑色之间是什么颜色——创造模糊思维方法
第二十三章 人的寿命到底能有多长——创造系统思维方法
第二十四章 到底有没有“黑洞”存在——创造黑箱思维方法
第二十五章 孟德尔是怎么发现遗传定律的——创造统计思维方法
第二十六章 费马大定理是怎样被证明的——创造猜想与求证思维方法
第二十七章 神话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创造神话思维方法
第二十八章 假设与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创造假设与实验思维方法
第二十九章 人类从生物界学到了什么——创造仿生思维方法
第三十章 希腊字母п代表什么意思——创造符号语言思维方法
第三十一章 “东方魔稻”的世界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创造移植思维方法
第三十二章 渝湘鄂系列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是怎么侦破的——创造列举与排除思维方法
第三十三章 “第五大发明”的骗局是怎么戳穿的——创造证伪思维方法
第三十四章 中国第一“撞”试验说明了什么——创造证实思维方法
第三十五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创造唯物辩证思维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研究创造教育,在长达1/4世纪里,共撰写了5本书。它们是:《知识.智力.创造力-谈创造教育》,1989年9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创业与人生设计》,1995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创造思维方法大纲》,2002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创造教育新论》,2003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又完成了《创造:一流大学之魂》一书的初稿。平均算来,大概是5年写一本书。它们分别反映了我在创造教育基本理论、创造思维方法培养、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怎样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等方面的基本观点,是我学习、研究和实践创造教育的心得体会。
2006年初,我意欲约见武汉大学出版社陈庆辉社长,想与他们洽谈我的新作《创造:一流大学之魂》一书的出版事宜。不料,庆辉社长却礼贤下士,执意要到寒舍拜访。在交谈中,他得知我先前在创造教育方面已出版了4本书,建议我将这4本书与将要出版的新书结集为“创造教育书系”出版。这在全国教育研究领域似乎尚没有先例。我接受了庆辉社长的好意,表示愿意修订旧作,出版我的“创造教育书系”(5本),以了却我毕生研究创造教育的夙愿。
原已出版过的4本书中,其中有3本书的版权在湖北教育出版社(列入其“创造教育丛书”),另1本版权属于武汉大学出版社。显然,要实现结集出版书系,必须得到湖北教育出版社的版权转让授权。我立即与湖北教育出版社联系,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与授权。湖北教育出版社的领导十分开明。邱菊生社长亲自批准,正式行文同意将3本书的版权转让给武汉大学出版社。
文摘 第一章 怎样学好创造思维方法
——谈谈学习的目的、要求与方法
我国广大的中小学生头一次接触到“创造思维方法”课时,不仅感到陌生,甚至存在着神秘感。这是十分自然的,因为在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表中,除了语、数、外、音、体、美、理、化、生和政、史、地等知识性的课程以外,从来没有正式开设过思维方法方面的课程。这已经成了定式,似乎教育就等于学校,学习就是背诵知识。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它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地更新,新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着这样的社会,获得知识的方法远比具体的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有不少的知识甚至是会被淘汰的。但是,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思维方法,却是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一旦掌握了它,不仅可以不断地扩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而且还会有助于人们去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正是基于此,我才倡导面向中学生开设创造思维方法课,以作为改革课程结构体系的一个初步尝试。
一、什么叫做创造思维方法?
据地球科学家的测算,地球上有生命物体的存在已达35亿年,人是最后出现在地球上的,但却是最先征服地球的动物。那么,人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能力呢?这涉及“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它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提出来的,是他的全部哲学思考的中心和立足点。
其实,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人是什么”的答案。人无疑是属于动物类,到底是属何种动物呢?说法是很多的,例如“人是政治动物”,“人是会说话的动物”,“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等等。这些说法,都从某一点上突出了人的特性,但是如果再深究一下,政治动物是什么意思?说话意味着什么?理性的内涵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制造工具?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要指出人的最本质的属性。“人,是奇迹的创造者”,这是美国著名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的界定。但是,人又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呢?这是因为人具有创造思维能力,这也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区别。由此,我更倾向于把人定义为“是会思维的动物”,这更能反映出人的最本质的属性。
什么是思维?人又为什么会思维?提及这个问题,自然而然想到了人类的进化。人的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它不是先天的,也不是大自然一次设计完成的,而是经过亿万年漫长进化的产物。人的大脑是在劳动与语言的推动下逐渐发
……
后记 这套“创造教育书系”是我创造教育研究的合集,包括了我二十余年来的教育研究成果。这几本书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我研究创造教育的经历和思考的脉络。我毕生从事教育工作,执著于创造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这套书凝结了我大半生的心血,它们聚结出版,终于了却了我多年的夙愿。
需要说明的是,这套图书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完整计划,而是随着我学习与研究创造教育的深入而不断拓展的,因此,它们在时间、实践性和体系上都不相一致。其中,修订出版的四本书,时间跨越20年,涉及四家出版社,他们为图书的编辑、修订、校对和勘误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因此,当它们修订出版时,我要向湖南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陈民众(后任总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社长陈绍沛、责任编辑李丕光,湖北教育出版社社长娄齐贵、责任编辑尚甫署,武汉大学出版社前社长江建勤、责任编辑陶洪蕴等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这套图书的责任编辑夏敏玲、陶洪蕴,她们工作认真、严谨、细心,为这套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这套书虽几经修订出版,但难免还存在疏漏之处。因此,希望教育界的同行和读者不吝指正。
我希望把这套书献给致力于研究和实践创造教育的同仁,献给一切有志于从事发明创造的广大青少年们!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