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水库治理与移民开发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页码:233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6月 ·ISBN:7806217860 ·条形码:978780621786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东平湖水库治理与移民开发 |
 |
|
 |
东平湖水库治理与移民开发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页码:233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6月
·ISBN:7806217860
·条形码:978780621786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东产湖水库是黄河下游一座防洪水库。《东平湖水库治理与移民开发》结合东平湖实际,从东平湖历史和地理位置、主要作用、东平湖兴建、治理开发、移民安置、移民遗留问题规划处理、项目处理效益分析、移民思路探讨、移民工作典型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描写。《东平湖水库治理与移民开发》可供从事工程移民的技术人员及领导干部阅读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东平湖水库概述
第一节 东平湖水库历史沿革
第二节 地理位置
第三节 自然环境
第四节 灾害
第二章 东平湖水库的兴趣
第一节 兴建缘由
第二节 兴建过程
第三节 配套工程
第三章 东平湖水库治理
第一节 防洪工程建设
第二节 非防洪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东平湖水库防洪运用
第四章 东平湖水库移民外迁与安置
第一节 移民外迁
第二节 移民外迁安置
第三节 移民返迁安置
第五章 东平湖水库移民遗留问题
第一节 移民遗留问题
第二节 东平湖水库社会及经济状况
第三节 东平湖水库移民留问题处理优惠政策
第六章 东平湖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机构的设置
第一节 移民安置阶段机构设置
第二节 移民遗留问题处理阶段机构设置
第七章 东平湖水库移民留问题处理规划的编制
第一节 第一次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规划
第二节 第二次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规划
第三节 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和扶贫攻坚规划
第四节 移民遗留问题处理投资情况
第五节 移民规划项目完成情况
第八章 东平湖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项目效益分析
第一节 移民遗留问题处理项目效益
第二节 移民遗留问题处理方式分析
第九章 移民工作思路的探讨
第十章 典型介绍
东平湖库区治理成就及发展思路
调整种植结构拓宽致富道路
顾大局保蓄洪促开发
——谈东平湖在确保蓄洪除害前提下如何开发兴利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发展东平湖库区经济
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事业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效农业
清泉坡上流吃水不用愁
治理改造涝洼地建设高效生态区
发挥资源优势实施综合开发努力培育库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水产业振兴库区经济
立足库区实际发展有区域特色的库区经济
兴办实体搞好服务
发展绿色产业致富库区人民
开发涝洼致富移民
搞好水利设施配套兴利除害
兴修公路造福库区
以地瓜加工为经济强项加快旧县乡经济发展
发展畜牧养殖加快脱贫步伐
兴修水利振兴农业
向沙化地宣战使荒滩变良田
移民开发送光明
科学开发变废为宝发展生态农业
搞好涝洼地改造实现脱贫致富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移民脱贫
艰苦奋斗创大业移民开发结硕果
修建自来水工程解决移民吃水难
改善办学条件发展教育事业
发展特种养殖解决移民温饱
开发大湖水面发展集约养殖
依靠劳务输出寻求就业门路
发展松花蛋生产带动移民群众致富
扶持医疗卫生事业改善移民就医难题
利用库区资源大力发展建材业
改造涝洼脱贫致富
建立东平湖名优水产品基地办好甲鱼、河蟹养殖场
搞好旅游开发带动库区第三产业发展
活用移民资金发展支柱企业
选好移民项目实现富民强村
建好扬水站高产又稳产
发展规模养狐走上致富之路
架电流长河移民幸福多
瞄准市场冷门搞好甲鱼养殖
真情浇铸幸福花
建立抗虫棉示范服务基地调整库区农业产业结构
建好扬水站充分发挥排涝功能
用活移民款唱好养鸡曲
改造治理涝洼地拓宽库区开发路
发展冬暖大棚奔向致富之路
加强机井建设以井保丰
搞好道路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确保移民身体健康
加强敬老院建设促进社会文明
扩大经营脱困境企业跃上新水平
利用移民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养殖
培育典型搞好服务大力发展养鸡业
办好敬老院造福于民
……
序言 东平湖水库位于山东省西部,鲁中山区西部向平原过渡的边缘地带,是举世闻名的八百里水泊梁山的惟一遗存水域,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天然滞洪区。人民治黄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东平湖的治理和开发,1958年大水后,在除害兴利的方针指引下,将东平湖建成具有防洪、防凌、灌溉、渔业等综合性平原水库。东平湖水库为确保津浦铁路、济南、胜利油田和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黄河上的一颗“明珠”。1982年黄河花园口发生15300m3/S洪水,东平湖水库于8月6日至7日先后运用林辛、十里堡闸分洪,最大分洪流量2400m3/S,历时3昼夜,共计蓄水4亿m3,分洪后艾山站下泄流量7430m3/S,削峰效果明显,大大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为此,库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1960年水库试蓄水时,外迁移民达到27.8万人。1963年东平湖水库改为二级运用,运用原则改为“以防洪为主,有洪蓄洪,无洪生产”,大批移民返迁库区,1985年返库移民达到30万人。
由于东平湖水库修建于“大跃进”年代,工程质量差,移民遗留问题多,为此,国家加大了对东平湖水库治理和移民开发的力度,对大湖围坝进行了除险加固,对二级湖堤进行帮宽加高,改建了八里湾泄水闸,修建了庞口防倒灌闸。安排专项资金1.18亿元用于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使库区移民安居乐业,现在东平湖水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
十几年来,在东平湖水库治理与移民开发建设中,广大治黄工作者和库区移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奉献了智慧和汗水,对东平湖水库治理,移民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杨玉林、郭国全、戴景东、秦爱香4位科技工作者多年参与了东平湖水库的治理及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和实施,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们在广泛收集资料和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东平湖水库治理与移民开发》一书。该书系统总结了东平湖水库的治理、分洪运用、移民迁移安置、扶持生产开发、水库移民脱贫致富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今后的治理建议和设想,内容全面系统、资料翔实,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本书的出版,将对今后东平湖综合治理和移民开发起到重要作用。
文摘 三、2003年东平湖蓄滞洪区防洪运用方案
(一)防洪运用原则东平湖蓄滞洪区的主要作用是解决黄河艾山以下窄河段的防洪问题,控制艾山下泄流量不超过10000m3/S,确保济南市、津浦铁路、胜利油田及艾山以下黄河两岸广大地区的防洪安全。同时还承担着调蓄汶河全部洪水的任务。其运用原则是:分滞黄河、汶河洪水时,应充分发挥老湖的调蓄能力,尽量不用新湖。当老湖库容不能满足分滞洪要求,需新老湖并用时,应先用新湖分滞黄河洪水,以减少老湖淤积。
(二)防洪运用指标
1.老湖运用指标
警戒水位43.0m。汛限水位7~9月为42.0m,10月份可以抬高至42.5m。防洪运用水位为44.5m,特殊情况下提高到46.0m。
2.新湖运用指标
防洪运用水位为44.5m。
(三)防洪调度权限
当黄河发生洪水,需要东平湖分洪运用时,由黄河防总商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省防指负责组织实施,司垓退水闸的运用,由黄河防总提出运用意见,报请国家防总批准后,通知省防指组织实施。
当仅汶河发生洪水时,东平湖老湖水位低于警戒水位43.0m,东平湖的调度工作由省黄河防办负责。东平湖老湖水位超过警戒水位43.0m,而低于防洪运用水位44.5m时,东平湖的调度工作由省黄河防办提出调度运用意见,报黄河防总办公室和省防指同意后,由省防指指挥调度。情况紧急时,省防指指挥、副指挥到省黄河防汛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东平湖老湖水位超过防洪运用水位44.5m时,由省人民政府商黄河防总确定运用方案,省防指组织实施。东平湖防指负责调度指令的实施和东平湖区内群众迁安、工程防守抢险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