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汁·酱料·酱好菜
基本信息·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页码:10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43650665 ·条形码:97875436506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酱汁·酱料·酱好菜 |
 |
|
 |
酱汁·酱料·酱好菜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页码:10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43650665
·条形码:97875436506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酱汁·酱料·酱好菜》以酱汁为主题,提供了101道美味酱汁和50道创新菜肴的制作方法。《酱汁·酱料·酱好菜》有许多依酱料主材料不同而设计的酱汁料理,如以酱油、酱油膏、美乃滋及各种香辛料等材料设计,搭配出更多变化的酱料与菜肴,使我们的餐桌更加丰盛。
编辑推荐 《酱汁·酱料·酱好菜》:淋、蘸、拌、烩、烧、蒸……101道中外酱汁、酱料,50道用酱料调制的美味佳肴。
酱汁、酱料的运用,是菜品是否美味的关键之一,从酱油、醋的简单添加,到各种辛香料的复杂组合,在淋、蘸、拌、烩、烧、蒸的过程中,菜肴即变得更加美味而令人百吃不厌!
用爱做好菜,用心烹佳肴。
目录 序:不得其酱,不食
味的基调:厨房里基本的调味品
味的辅调:调味的辛香辅料
味的东烹西调:新食尚——无国界的创意调味
PART 1美味酱汁的基本类型
基本调味品:酱油
柴鱼卤汁
姜味柴鱼汁
柴鱼酸醋汁
香柚酱油
鱼露酱
豆豉鱼露
豆豉酱
蒜味辣椒汁
酱汁的美味应用
海苔山药丝
豆豉炼文蛤
鸡四宝
腌牡蛎
腌牡蛎冷面
基本调味品:酱油膏
树子汁
蒜蓉汁
蒜泥酱
泰式虾酱
花生油膏
扁鱼酥酱
酱汁的美味应用
清蒸圆鳕
香柠墨鱼
凉拌珊瑚草
基本调味品:豆类加工品
味噌豆瓣酱
味噌甜辣酱
醋味噌
辣味海山酱
红油南乳酱
豆乳酱
酱汁的美味应用
脆玉丝瓜
酥脆肉圆
原味竹笋
PART 2清爽型的酱汁&酱料
基本调味品:液状油脂
和风沙拉酱
芝麻淋酱
酸黄瓜芥末酱
山葵酱汁
青酱
葱油
红油蒜汁
香料劬鱼油
酱汁的美味应用
炸鱼卵
双色鲜笋
清蒸南瓜
芜菁沙拉
基本调味品:辛香料
姜汁油膏
油葱酱
蒜油酱
香菜豆香酱
酱汁的美昧应用
蒜香水莲根
古早芋艿
基本调味品:蔬果
薄荷酱
菠萝酱
南瓜汁
翡翠汁
菠萝番茄汁
黄瓜酱
蜂蜜桂花酱
苹果酒醋
香橙醋汁
酱汁的美味应用
酥炸白鲳
南瓜面条
凉拌长豆角
金钱虾饼
基本调味品:醋
黑醋汁
姜醋汁
三杯醋
萝卜泥蘸酱
西柠汁
芥末醋酱
酱汁的美味应用
牡蛎酥
涮白肉
PART 3浓郁型的酱汁&酱料
基本调味品:奶制品
明太子玉米酱
香椿酱
杏汁
黑糖酱
椰香酱
咖啡咖喱酱
奶香橘酱
香蕉牛奶酱
牛奶鱼肝酱
起士酱
酱汁的美味应用
芦荟椰杏
炸年糕
酥炸小馒头
樱花虾芋头酥饼
基本调味品:美乃滋
黄芥末蜂蜜酱
乌鱼美乃滋
西泽酱
奶香蛋黄酱
香芹千岛酱
果香沙拉酱
酱汁的美味应用
厚煎披萨蛋
焗烤炸脆薯
基本调味品:优格、冰淇淋
抹茶优格酱
优格沙拉酱
芒果酱
红糟冰酱
酱汁的美味应用
鲜虾沙拉
凉拌青木瓜
木耳甜品
基本调味品:香料
罗勒奶油酱
奶油迷迭香酱
芥末奶油酱
七味奶油酱
五香酱油
五香蒜酥酱
甘草酱油汁
玉桂蜜汁
酱汁的美味应用
七味鲍菇
香酥鲜虾
蜜汁鱿鱼
PART 4腌渍类的酱汁&酱料
基本调味品:腌渍物
泰式柠檬酱
紫苏梅汁
梅子酱
辣椒鱼露酱
味噌汁
醉汁
酱汁的美味应用
味噌腌萝卜
梅香姜片
腌蒜头
装蒜
PART 5烧烤类的酱汁&酱料
基本调味品:麦芽糖
蒲烧酱
香苹照烧汁
芝麻酱油
麦芽醋
基本调味品:甜辣酱、沙茶酱
蔬菜风味酱
烤肉蘸酱
沙茶烤肉酱
烤肉刷酱
酱汁的美味应用
炭烧猪血糕
烤茭白笋
烤鸡腿
PART 6进阶版酱好菜
基本调味品:酱洞、蚝油
红烧汁
鱼香汁倌保汁
蚝油汁
辣炒酱
层香素酱
基本调味品:豆瓣酱、西红柿酱
酱爆汁
川汁
干烧汁
醋熘汁
糖醋汁
酸子酱
酱汁的美味应用
酱香水饺
白卤牛肉
醉仙鸡丁
蒜香蟹肉
干烧鸡块
酱爆皮蛋
……
序言 《论语·乡党第十》中提到“不得其酱,不食。”可见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人们对于酱料调味就非常讲究了。《礼记》中载有“酰醢之美”,指的就是以动物及水产所制成的肉酱、肉汁美味无比。
酱的加入不仅使菜肴色泽亮艳,可挑起食欲,而且在入口生香中兼具去腥解腻的功效。酱汁、酱料从酸、甜、苦、辣、咸五种最基本的味型出发,交揉融合,发展出复杂丰富的滋味。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此外,口味偏甜、气味馥郁深厚的上海弄堂菜,也是以浓油赤酱作为调味主轴。酱料是美味菜肴的幕后功臣,调味的层次让菜肴更有立体感,进而延伸出各式名家私房菜。酱料因此晋升到祖传秘方的等级,成为绝不外传的最高机密。
那么,酱料该如何推敲斟酌,才能点到为止却恰到好处呢?我们认为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先了解酱料的质地、属性、特征,进而掌握分量多少、温度火候、下料顺序,再辨识出调味的基调,从清素鲜美,到浓郁深沉,最后才能做出让人惊叹不已、回味无穷的酱料。
本书勾勒出简洁的架构纲领,以主题式的分类,在纷乱繁杂的领域中建构出清晰的脉络。从中式调味品到西式酱料,均呼应潮流脉动。本书从目前流行的各国料理中精心挑选出大家耳熟能详的菜品,加以剖析说明。并且以实例示范,让您真正体验酱料的美味。
就让我们以市面上最易取得、价格低廉的家常调味食材及酱料作为开端,简略地介绍其成分特性,使您在建立初步的概念后,对于之后篇幅介绍的步骤解析能更加心领神会,触类旁通。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