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计算机与网络 > 程序设计 >

用户体验度量

2010-04-10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11266099/9787111266099 ·条形码:9787111266099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用户体验度量 去商家看看
用户体验度量 去商家看看

 用户体验度量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11266099/9787111266099
·条形码:97871112660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UI设计丛书
·外文书名:Measuring the User Experience: Collecting, Analyzing, and Presenting Usability Metrics

内容简介 如何量化用户体验对有效提高产品的可用性而言至关重要。《用户体验度量》详尽地介绍了如何有效可靠地使用(收集、分析和呈现)几种重要的用户体验度量数据:操作绩效(正确率等)、可用性问题(频率和严重程度)、各种类型的满意度数据及生理/行为数据(如眼动跟踪)。同时对“综合性量化度量数据”和“投资回报率(ROI)”等问题进行了专门介绍。
作者简介 Thomas S.(Tom)Tullis,富达投资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User Insight的高级副总裁。他1993年加入富达,对该公司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部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该部门的设备包括一个技术发展水平(state-of-the-art)可用性实验室。在加入富达公司之前,Tom曾在佳能信息系统(Canon Information Systems)、麦道(McDonnell Douglas)、优利系统公司(Unisys Corporation)和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tories)任职。他和富达的可用性团队曾被多家媒体专题报道过,包括《新闻周刊》(Newsweek)、《Business 2.0》、《Money》、《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Tullis在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获得学士学位、在新墨西哥州立大学获得实验心理学硕士学位,以及在莱斯大学获得工程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有30多年的人机界面研究方面的经验.在诸多技术期刊上发表了50多篇文章,他曾在美国和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Tom还拥有8项美国专利.他也是Bentley学院信息设计中的人因学课程(Human Factors in Information Design Program)的教师。
William(Bill)Albert,目前是富达投资用户体验部门的负责人。在加入富达之前,他是Lycos公司的高级用户界面研究员,也曾是剑桥基础研究(Cambridge Basic Research)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过去几十年里,作为他研究的一部分.Bill几乎使用了所有类型的可用性度量。他发表了20多篇文章.曾在多个行业会议和学术会议上报告他的研究。因为他在人因学和空间认知(spatial cognition)领域内的研究,Albert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大学(th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和日本政府所授予的奖项。他获得了华盛顿大学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了波士顿大学的博士学位。
媒体推荐 “如果Tom和Bill可以使我(也许是世界范围内,定量测试的最大热衷者)相信可用性度量(usability metrics)真的很有价值(正如本书中所介绍的);那么勿庸置疑他们也将会使你相信这一点。我喜欢翻阅这本书,因为读书的过程犹如和一位睿智、富有经验和表达力的专业人员在交流。他们会告诉你所有最有用的可用性度量,对每个度量都给予赞成或反对的理由,进而揭示出经过多年实践之后这些度量真实的使用情况。本书相当有价值!”。
  ——Steve Krug,《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网页设计秘笈》的作者。
“这本书非常出色,提供了在不改变预算的情况下收集可用性度量的各种方法。如果你准备进一步提升你的用户体验工作的专业水平,Tullis和Albert在这本书中与你慷慨地分享了他们的丰富经验。强烈推荐!”
  ——Jakob Nielsen, Nielsen Norman Group负责人,《Usability Engineering》和《Eyetracking Web Usability》的作者。
“如果你准备做任何类型的可用性测试,你都用得上这本书。作者以一种常规性的方法对可用性度量的使用提供了清晰而又综合的指导。”
  ——Ginny Redish,Redish和Associates公司总裁,《胜于言传——网站内容制胜宝典》的作者。
编辑推荐 《用户体验度量》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介绍了针对测试案例选择最佳度量的标准。
·采取产品和技术中立的方法。
·提供深度案例研究,来说明组织如何成功使用《用户体验度量》所介绍的度量及相关信息。
有效地测量任何产品的可用性都需要选择和使用正确的度量.并要有效地利用它所揭示出来的信息。《用户体验度量》首次介绍了相关实用资料.可以使可用性从业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完成这种测量。作者把几十个种度量整理成六类:绩效、基于问题的、自我报告式的、Web导航、综合性的/派生的,以及生理/行为的。他们对每一种度量都进行了考察,并认真考虑了收集、分析和呈现这些数据的最佳方法。他们对使用任何技术来测量任何类型产品的可用性都提供了步进式指导。
目录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前言
致谢
第1章 引言
1.1 本书架构
1.2 什么是可用性
1.3 可用性为什么重要
1.4 什么是可用性度量
1.5 可用性度量的价值
1.6 十个关于可用性度量的常见误解

第2章 背景知识
2.1 设计可用性研究
2.1.1 选择参加者
2.1.2 样本大小
2.1.3 组内或组间研究
2.1.4 平衡
2.1.5 自变量和因变量
2.2 数据类型
2.2.1 称名数据
2.2.2 顺序数据
2.2.3 等距数据
2.2.4 比率数据
2.3 度量和数据
2.4 描述统计
2.4.1 集中趋势的测量
2.4.2 变异性的测量
2.4.3 置信区间
2.5 比较平均数
2.5.1 独立样本
2.5.2 配对样本
2.5.3 比较两个以上的样本
2.6 变量之间的关系
2.7 非参数检验
2.8 图形化呈现数据
2.8.1 柱状图或条形图
2.8.2 折线图
2.8.3 散点图
2.8.4 饼图
2.8.5 堆积条形图
2.9 小结

第3章 规划可用性研究
3.1 研究目标
3.1.1 形成式可用性
3.1.2 总结式可用性
3.2 用户目标
3.2.1 绩效
3.2.2 满意度
3.3 选择正确的度量:十种可用性研究
3.3.1 完成一次业务
3.3.2 比较产品
3.3.3 评估同一种产品的频繁使用
3.3.4 评估导航和(或)信息架构
3.3.5 提高知晓度
3.3.6 问题发现
3.3.7 使要害产品的可用性最大化
3.3.8 创造正面的用户体验
3.3.9 评估微小改动的影响
3.3.10 比较替代性的设计
3.4 其他研究细节
3.4.1 预算和时间表
3.4.2 评估方法
3.4.3 参加者
3.4.4 数据收集
3.4.5 数据整理
3.5 小结

第4章 绩效度量
4.1 任务成功
4.1.1 收集任一类型的成功度量
4.1.2 二分式成功
4.1.3 成功等级
4.1.4 测量任务成功中的问题
4.2 任务时间
4.2.1 测量任务时间的重要性
4.2.2 如何收集和测量任务时间
4.2.3 分析和呈现任务时间数据
4.2.4 使用时间数据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4.3 错误
4.3.1 何时测量错误
4.3.2 什么构成了错误
4.3.3 收集和测量错误
4.3.4 分析和呈现错误
4.3.5 使用错误度量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4.4 效率
4.4.1 收集和测量效率
4.4.2 分析和呈现效率数据_
4.4.3 结合任务成功和任务时间的效率
4.5 易学性
4.5.1 收集和测量易学性数据
4.5.2 分析和报告易学性数据
4.5.3 测量易学性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问题的度量
5.1 发现可用性问题
5.2 什么是可用性问题
5_3如何发现可用性问题
5.3.1 面对面研究
5.3.2 自动式研究
5_3_3问题的出现和结束
5.3.4 精细程度
5.3.5 需要多个观察者
5.4 严重性等级评估
5.4.1 基于用户体验的严重性等级评估
5.4.2 综合多种因素的严重性等级评估
5.4.3 严重性等级评估系统的应用
5.4.4 有关严重性等级评估的忠告
5.5 分析和报告可用性问题相关的度量
5.5.1 独特问题的频次
5.5.2 每个参加者遇到的问题频次
5.5.3 参加者的频次
5.5.4 问题归类
5.5.5 按任务区分问题
5.5.6 报告正面的问题
5.6 发现可用性问题时的一致性
5.7 发现可用性问题时的偏差
5.8 参加者数量
5.8.1 五个参加者足矣
5.8.2 五个参加者不够
5.8.3 我们的建议
5.9 小结

第6章 自我报告式的度量
6.1 自我报告数据的重要性
6.2 收集自我报告的数据
6.2.1 Likert量表
6.2.2 语义差异量表
6.2.3 什么时候收集自我报告数据
6.2.4 如何搜集自我报告数据
6.2.5 收集自我报告数据中的偏差
6.2.6 评分量表的一般指导原则
6.2.7 分析自我报告数据
6.3 任务后评分
6.3.1 易用性
6.3.2 情景后问卷
6.3.3 期望测量
6.3.4 可用性数量估计
6.3.5 任务后自我报告度量的比较
6.4 测试后评分
6.4.1 合并单个任务的评分
6.4.2 系统可用性量表
6.4.3 计算机系统可用性问卷
6.4.4 用户界面满意度问卷
6.4.5 有效性、满意度和易用性的问卷
6.4.6 生成反应卡_
6.4.7 测试后自我报告度量的比较
6.5 用SuS比较各种设计
6.5.1 比较“老年人友好”网站
6.5.2 比较WindowsME和WindowsxP
6.5.3 纸质选票的比较
6.6 在线服务
6.6.1 网站分析和测量问卷
6.6.2 美国客户满意度指数
6.6.3 OpinionLab
6.6.4 在线网站调查的问题
6.7 其他类型的自我报告度量
6.7.1 评估具体的属性
6.7.2 评估具体的元素
6.7.3 开放式问题
6.7.4 知晓度和理解
6.7.5 知晓度和有用度差距
6.8 小结

第7章 行为和生理度量
7.1 观察和编码外显的行为
7.1.1 言语行为
7.1.2 非言语行为
7.2 需要仪器才能捕获的行为
7.2.1 面部表情
7.2.2 视线跟踪
7.2.3 瞳孔反应
7.2.4 皮肤电反应和心率
7.2.5 其他测量方法
7.3 小结

第8章 合并和比较度量
8.1 单一可用性分数
8.1.1 根据预定目标合并度量
8.1.2 根据百分比合并度量
8.1.3 根据z分数合并数据
8.1.4 使用SUM:单一可用性度量
8.2 可用性记分卡
8.3 与目标和专家绩效比较
8.3.1 与目标比较
8.3.2 与专家绩效比较
8.4 小结

第9章 专题
9.1 在线网站数据
9.1.1 服务器端的日志
9.1.2 点击率
9.1.3 弃用率
9.1.4 A/B研究
9.2 卡片分类数据
9.2.1 开放式卡片分类数据的分析
9.2.2 封闭式卡片分类数据的分析
9.3 可达性数据
9.4 投资回报率数据
9.5 六西格玛
9.6 小结

第10章 案例研究
10.1 如何又快又省地对网站进行再设计
10.1.1 阶段1:对竞争对手的网站进行可用性测试
10.1.2 阶段2:对三种不同的设计概念进行测试
10.1.3 阶段3:对单独的设计方案进行测试
10.1.4 总结
10.1.5 个人简介
10.2 语音识别的IVR系统的可用性评估
10.2.1 方法
10.2.2 结果:基于任务的测量
10.2.3 PSSIJQ
10.2.4 用户评论
10.2.5 可用性问题
10.2.6 样本量的合适性
10.2.7 基于用户行为和评价的建议
10.2.8 讨论
10.2.9 作者简介
10.2.1 0参考文献
10.3 CDC.gov网站的再设计
10.3.1 可用性测试级别
10_3.2 基线测试
10.3.3 任务场景
10.3.4 定性分析的发现
10.3.5 绘制线框图与首次点击测试
10.3.6 最终原型测试
10.3.7 结论
10.3.8 个人简介
10.3.9 参考文献
10.4 可用性基准化:手机音乐和视频
10.4.1 项目目标和方法
10.4.2 定性和定量数据
10.4.3 研究范围
10.4.4 对比分析
10.4.5 调研实施:参加者的数量
10.4.6 招募参加者
10.4.7 数据收集
……

第11章 推进
参考文献
……
序言 当前,如何提升产品的可用性(usability)逐渐受到系统设计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目标就是使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Usei Experience)、竭力避免给用户在使用上带来困难。但是如何保证某个产品或服务能让用户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呢7通常这就需要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Design,UCD)”,即:在产品开发之前洞悉用户及其需求并据此进行产品原型的设计,进而进行评估,并通过对评估数据的分析进行迭代式设计直至达到可用性目标。可以说.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会涉及对用户体验的评估。然而,用户体验等概念本身具有强烈的模糊性,反映的多是用户认知、操作和主观感受等层面的体验。这就注定对用户体验的测量离不开经验型的评估方法。用户体验测量的方法源于实验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通常的做法是邀请一定数量的真实或潜在用户使用产品完成一些典型的任务.由可用性工程师(usability Engineer)收集诸如任务正确率、求助次数、任务完成时间和用户主观满意度等方面的定量数据.同时也会通过任务完成中的观察和测试之后与参加者的交流获得定性数据(如可用性问题和优点),进而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获知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向或者总体上用户的体验情况。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为用户体验测量的方法多是经验型的方法,不同的人使用起来差异较大、起到的效果也有不同。
文摘 插图:


我们旨在使本书成为实践类的书,即如何对产品的可用性进行测量。我们不会给你许多公式,事实上,这个领域中的公式本来就少。书中所涉及的统计也是相对有限的,相应的计算用Excel或其他常见的软件包或Web工具就可以轻松地完成。所以我们旨在仅仅给你提供一些评估产品可用性时所需要的工具,而不是罗列那些“望而生畏”的不必要的细节。
这本书兼备产品和技术导向,我们所阐述的可用性度量在实践中可用于任何类型的产品和任何类型的技术,这是可用性度量最为显著的特性之一:它们不仅仅适用于网站或任何其他单一的技术。比如说.无论你评估的是网站、脚踏车还是烤箱,任务成功(率)和满意度都是同样有效的。更多的高技术产品(如网站、手机、软件、消费类电子等)要有一些特别的关注,因为一般来说它们更为复杂,但基本前提和其他产品都是一致的。
可用性度量的“半衰期”(half-1ife)比任何一个特定的设计或技术都要大得多。无论技术上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些度量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随着用于测量可用性的新技术的发展.有些度量也会跟着变化,但被测现象的根基是没有变化的。视线跟踪(eye tracking)就是很好的例子。许多研究者希望有一个方法能获知用户注视屏幕的精确位置。如今,随着视线跟踪技术的最新进展,测量变得越来越简单,也更为准确。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