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概论(修订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40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6月 ·ISBN:9787305002526 ·条形码:978730500252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宗教学概论(修订版) |
 |
|
 |
宗教学概论(修订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40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6月
·ISBN:9787305002526
·条形码:978730500252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当然,正如宗教本身是一种历史现象一样,任何宗教研究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宗教学概论》力图采用一种较科学的方法,去对宗教这种社会历史现象进行客科学的说明。
目录 修订版序言
导言
第一章 宗教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宗教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示教学的研究方法
一 宗教学的前史与奠基
二 人类学的方法与宗教人类学
三 社会学的方法与宗教社会学
四 心理学的方法与宗教心理学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 青年马克思的宗教观
二 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
三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以往宗教观的主要区别
第二章 宗教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什么是宗教
第二节 宗教的本质
第三节 宗教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宗教的要素与类型
第一节 宗教观念与宗教感情
一 宗教观念
二 宗教感情
第二节 宗教的行为、组织与制度
一 宗教行为
二 宗教的组织与制度
第三节 宗教的分类
一 地域分类法
二 人种——语言分类法
三 哲学分类法
四 形态分类法
第四章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宗教的起源
一 人类之初无宗教
二 各种宗教起源论
三、宗教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第二节 宗教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宗教
(一)大自然崇拜
(二)动植物崇拜
(三)祖先崇拜
(四)图腾崇拜
二、人为宗教
(一)人为宗教的基本特征
(二)古代阶级社会的国家宗教
(三)世界三大宗教
第三节 宗教产生与发展的根源
一、宗教产生与发展的心理根源
二、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三、宗教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根源
第五章 宗教与文化
第一节 宗教与哲学
第二节 宗教与科学
一、宗教与科学的联系
二、宗教与科学的斗争
第三节 宗教与文学艺术
一、宗教与文学艺术的联系与区别
二、宗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一)佛理与诗歌
(二)佛教与书画、雕塑及建筑艺术
(三)佛教与中国古代的其他文学艺术形式
第四节 宗教与道德
一、宗教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二、宗教对道德的影响
三、宗教的道德化与宗教道德的抽象性
第六章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节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宗教政策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原是为南京大学宗教学专业编写的教材,自1989年公开出版以来,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和爱护,前两次印刷很快销售一空。近几年来,全国许多兄弟院校及宗教部门的一些朋友又不断来信、来人索购此书。为了满足宗教学的教学、科研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南京大学出版社再次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决定再版此书,借此机会,谨向南京大学出版社致以真挚的谢意。
此修订版在体系结构方面一如初版,部分章节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修改,使之更能体现时代的特点。
最后,想说明一点,在《宗教学概论》的编写过程中,曾得到海内外学术界许多老师和朋友的热情关心和帮助。借本书再版之机,谨向在《宗教学概论》编写过程中曾经给予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各位老师、学界同仁、海外朋友致以由衷的谢意。
文摘 一、地域分类法
这是一种普通而又简单的分类方法,即以地域分类为原则,把世界上某一个地域的宗教划为一类。这种分类法常见于许多关于比较宗教的教科书中。常用的类别有:
(1)近东宗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琐罗亚斯德教以及古代崇拜;
(2)远东宗教,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宗教派别,其中有儒教、道教、大乘佛教以及神道教;
(3)印度宗教,包括早期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和锡克教,有时还包括上座部佛教以及南亚和东南亚受印度教、佛教影响的一些宗教;
(4)非洲宗教,即非洲各部族的宗教,但不包括古埃及宗教;
(5)美洲宗教,包括南北美洲两大陆土著印第安人的信仰及其活动;
(6)大洋洲宗教,即太平洋诸岛、澳大利亚、新西兰各民族的宗教体系;
(7)古希腊、罗马及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后裔的古典宗教。
还有一种更粗线条的地域分类法,只划出西方宗教(通常指基督教和犹太教)与东方宗教。
地域分类的根据是,由于种族起源的关系,同一地区的宗教常有许多共同之处。从这一点上看,地域分类法不失为一种宗教研究的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