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页码:355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2月 ·ISBN:7503835397 ·条形码:97875038353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苏州历代名园记苏州园林重修记 |
 |
|
 |
苏州历代名园记苏州园林重修记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页码:355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2月
·ISBN:7503835397
·条形码:97875038353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0开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为反映苏州园林的历史面貌,探纂前记,缀辑成籍,有助于研究苏州园林的历史与文化充异线,特辑录建园国前的《苏州历代名园记》和建国后有《苏州园林重修记》,集编于一册,将“历代”与“当代”贯串在一籍,古今沿袭,便于查考。
《苏州历代名园记》辑录了苏州历代著名第宅、寺庙、山庄园林、结合风景名胜,亦包括著名衙署、书院、祠堂、义庄、会馆、藏书楼中的园林、庭园和庭院。其地域是以苏州古城区和历代文人雅士活动频繁的吴县近郊,包括枫桥、木渎、石湖、光福、东山、西山、角直一带。自唐代开始,上下一千二百年中,苏州历史上著名园林、墅馆、风景名胜及名人宅园,凡前人撰有园记,均辑录收编入籍。排列以史籍记载先后为序,按朝代归并排列;有一园跨越两朝、三朝或以上者,由以建园时间酌定。本书可供研究苏州园林历史、艺术、文化,苏州地方史和吴中文化时参考,并有助开发、建设、保护苏州园林,以利促进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它反是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妙灿烂,情趣缔合。
媒体推荐 序
苏州,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有利地理位置,湖山毓秀,风物清华,自古被称为人文荟萃之地,地杰物丰之邦。历史上曾是我国东南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吴国建都于此,吴王阖阊和夫差,利用郊外的自然山水,筑姑苏台,营馆娃宫,规模宏伟。建筑华丽;并在太湖之滨,建明月湾、消夏宫等离宫别苑,自此兴造园林,隆盛不衰。优秀的历史,灿烂的艺术,给苏州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和令人神往的风景园林。
一九八二年二月,国务院公布苏州为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全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古典园林便是其中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花。
苏州园林,源于春秋,发展于唐、宋,盛于明、清。其数量之多,造诣之精,在全国负有盛名。历史上有可查考的园林名录,有一千多处,但很多在朝代变迁的历
次战火中湮没,现在遗存的也有五十多处。其中,最精美诱人,名骚一时的,要数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艺圃、环秀山庄、耦园、怡园、惠荫园、塔影园、五峰园、红豆书庄、双塔影园等,尤其是一批建国后经过整修的园林。如:
身到园外,似入园中;崇阜广水,廊廓起伏,树古石拙,粉墙竹影,富有自然山林幽趣的沧浪亭。
高墙峻宇,回廊曲槛;洞壑盘旋,蜿蜒曲折,出奇入巧,嵌空奇绝,呈群狮狂舞姿态的狮子林。
池水清森,闲适旷远;平淡开阔,高低错落;雅逸平静,自然朴素,具有江湖山林景趣的拙政园。
嘉树佳卉,色彩绚丽;奇石清流,宛转相属;重檐叠楼,亭榭明洁,以曲屈长廊为脉络的留园。高低错落;雅逸平静,自宛转相属;重檐叠楼,亭
自然开朗,素雅质朴;石景、池水与绝壁,相互衬托,富有明代第宅园林特色的艺圃。
宅园衔接,清雅贞静;布局紧凑,简洁明快;山池相映,亭阁错落;古树奇花,姿色具著,有典型第宅园林特色的网师园。
以山为主,简练遒劲,崖岸耸翠,池水映碧;深谷幽壑,势若天成,可谓咫尺城市山林的环秀山庄。
正宅居中,山列水畔;以山为主,山池映衬;周环重楼,逶迤相属.整体布局迭筑自然的耦园。
亭榭廊坊,精巧玲珑;山林苍翠,水湾曲折;奇峰异洞,景色瑰丽,造园布局博采众长的怡园。
综观这些曲折幽深,精巧玲珑的古典园林,建筑之精,风格之美,艺术水平之高,独步江南,使中外人士迷恋和倾倒,因而誉满中外。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精粹。
一九八六年。国务院关于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指出:要在保护古城风貌和优秀历史遗产的同时,努力把苏州市逐步建成环境优美,具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苏州,这颗祖国东南的明珠,将会闪耀出更加瑰丽迷人的光彩。
古昔,名满吴中,诸如:春秋的姑苏台、馆娃宫、梧桐园;东晋的辟疆园,多因历史变迁,很多已失考。唐、宋以近,苑圃更为发展,文酒吟咏之风,灼然盛行。览其清浊,雅性洪粹,当其欣遇,快然怡情。造园作记,彼此效仿,而今所保存的又有几何?《苏州历代名园记》是园林高级工程师邵忠迭搜载籍,广览方志的传记,碑刻、屏雕的遗存。唐代令狐楚的《周先生住山记》,迄今一千二百年,可谓是“苏州园林第一记”。因此,自唐迄今,集历代苏州名园一百一十三处,园记一九六篇,汇编于一册;这些园记,皆原撰于历代文豪之手。如唐代令狐楚,宋代楼钥、朱长文、苏舜钦,元代戴良、朱德润、倪瓒,明代高启、吴宽、王鏊、文徵明、归有光,清代彭启丰、沈德潜、石韫玉、徐乾学、汤斌、汪琬、俞樾及当代颜文探、钱仲联,共一百二十人,或是高官显宦、名贤直臣,或是文学家、艺术家,均为一代文化名人。园记内容,引经据典,记载详尽,用语隽永,文词清秀;文化内含丰富,绰绰有余。不仅是苏州灿烂文化的一页,在世界园林史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为序。
徐国桢 年八十又六
二00二年九月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出版说明
序
自序
苏州历代名园记
周隐遥庐
周先生住山记
范氏义宅
范氏义宅记
乐圃
乐圃记
梅宣义五亩园
五亩园记
道隐园
道隐园记
石磵书隐
咏砍斋记
沦浪亭
沧浪亭记
沧浪亭记
重修沧浪亭记
重修沧浪亭记
重修沧浪亭记
重修沧浪亭记
重修沧浪亭记
贤行斋
贤行斋记
小丹邱
小丹邱记
存复斋
寿乐堂铭并序
绿水园
绿水园杂咏序
读易楼
读易楼记
耕渔轩
耕渔轩记
耕渔轩图并题
先春堂记
耕渔轩记
辟疆馆
辟疆馆记
辟疆馆记
杜东原琼记
如意堂记
重建延绿亭记
冷庵
冷庵记
怡园
怡园记
静观楼
静观楼记
怡老园
王文恪公怡老园记
怡老园图记
壑舟园
壑舟记
且适园
且适园记
从适园
从适园记
……
苏州园林重修记
附:弇山园
弇山园记
……
文摘 书摘
存复斋
吕浩叟宅。在虎,曰寿乐堂。缒尝使元军,抗辞不屈。宋亡,授淮东宣慰使,不就隐此。
寿乐堂铭并序
元·朱德润
至元十二年,王师下江南,时吕公浩叟,以故宋命,出使军前,持节见淮安忠武王,抗辞不屈。明年,南邦混一,宋臣悉朝于京师,公与焉,朝廷授公嘉议大夫、淮东宣慰使,仍赐金符、玉带,宠慰其行。公拜命, 以疾辞职,归卧吴中,二十六年而卒。初即虎邱之阴构堂,名曰寿乐。且曰:人生百年, 自古贤愚之士,同归丘陇,其不朽者惟名义耳;吾幸际天朝,得完首领以殁,将何望乎?于是以余资丰酒肴,延亲旧,披图玩史,以乐其天年。大德间,公殁,葬其地。今公之孙涛,求余写其堂之景,且徵铭焉。德润以先大父淮西之役,与公为世契。而涛又与德润游,乃作铭诗,诵公之万一,云:岩岩高堂,翳其松篁。山川萦
纡,厚公之藏。公昔抗辞,受命不欺。南服既定,来朝京师。宏矣大元,覆天洪庥。劝孝移忠,寊公列侯。锡以衮裳,玉带金符。顺天承命,归休于吴。中堂有恤,燕寝孔硕。来我友朋,乐我亲戚。不夷不惠,緊公之德;子孙千亿,来世其泽。
[作者简介]
朱德润(1294—1365年)字泽民,宋睢阳(今河南商丘)人。流寓吴中。延祐末(1320年)以赵孟頫荐,授翰林应奉,兼国史院编修。寻授镇东行者儒学提举。召见,献<雪腊赋)称旨。后移疾归。至正间,起为江浙行中书省照磨官,参军事,守杭、湖二郡,摄守长兴。著作有<存复斋集)十卷,及续集,并传于世。
绿水园
在孙老桥东南。旧为朱勐同乐园。至正中。庐山陈汝秩、汝言购得之,取杜诗:“名园依绿水”之句,更其名。盟末,张生笪即其遗址,改辟泌园,今俗犹称朱家园云。
绿水园杂咏序
明·高 启
吴城西南陬,有日朱家园者,父老言:宋朱勐故墅也。庐山陈惟寅氏得之,更名日绿水。以园中有池,且用杜子美诗语也;其林沼亭轩,亦各有扁焉。近虽破废,然宽闲幽胜,犹可以钓进而啸歌,惟寅以余往来其中最熟,求偏咏之。噫!当勐以幸贵时,穷尚豪侈,园中之珍木、异石、崇台、蛲榭,固当百倍于此,文人词客,为之称美,而葛咏者亦多矣。今皆跻灭响沉,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