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806756966 ·条形码:978780675696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珍藏版) |
 |
|
 |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珍藏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806756966
·条形码:978780675696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阅读经典丛书
内容简介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珍藏版)》内容简介:中国是散文的国度。中华散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的汪洋雄辩,唐宋大家的灿若繁星,明清小品的空灵透逸,无不给后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是一部力求全面反映近百年中华民族散文创作面貌的精粹选本。一百多年来,我国社会生活激荡嬗变,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使散文这一短小精悍、极富时代性和主体性的文学样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名家名篇迭出,佳作奇葩纷呈异彩,为人们提供了美不胜收的精神食粮。删繁就简,提纲挈领,对一个世纪的散文创作进行爬梳遴选,让读者于短时间内,一书在手,总览百年散文精华,启智励操,怡情养性,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珍藏版)》所选作品,以抒情、叙事散文为主,也包括杂文、随笔等类型的散文,大多为名家的作品,也有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作者的佳作。这些作品展示时代风貌,抒发一家之言,情真意切朴素隽永,冷峻深邃,饱含人生底蕴。
编辑推荐 《中华百年经典散文(珍藏版)》:荣获全国优秀图书奖
全国200多所重点中学特别推荐
班主任推荐的最佳散文读本
品质是一种内在,品味是一种格调,品读是一种感觉。
经典珍藏NO.1散文
流行成为经典 经典铸就永恒
目录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
周作人 故乡的野菜/5
夏丏尊 幽默的叫卖声/7
胡适 我的母亲/9
郭沫若 银杏/13
许地山 落花生/16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18
林语堂 秋天的况味/22
茅盾 白杨礼赞/24
郁达夫 故都的秋/27
王统照 青纱帐/30
徐志摩 翡冷翠山居闲话/33
丰子恺 渐/36
朱自清 背影/39
庐隐 异国秋思/42
郑振铎 宴之趣/45
老舍 济南的冬天/49
苏童林 秃的梧桐/51
闻一多 五四断想/53
瞿秋白 一种云/56
俞平伯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58
冰心 小桔灯/64
沈从文 常德的船/67
钟敬文 西湖的雪景/73
梁实秋 雅舍(代序)/78
巴金 海上的日出/81
朱湘 画虎/84
李广田 花潮/86
梁遇春 谈“流浪汉”/90
丽尼 鹰之歌/99
柯灵 苏州拾梦记/102
钱钟书 说笑/106
季羡林 幽径悲剧/1 09
何其芳 独语/113
孙犁 采蒲台的苇/116
杨朔 茶花赋/118
刘白羽 长江三日/121
秦牧 社稷坛抒情/128
汪曾祺 葡萄月令/133
张爱玲 更衣记/138
袁鹰 井冈翠竹/144
宗璞 西湖漫笔/147
张晓风 初雪/150
余秋雨 莫高窟/154
废墟/159
周涛 巩乃斯的马/163
贾平凹 溪流/168
陈忠实 最初的晚餐/171
丁玲 风雨中忆萧红/174
冯至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178
傅雷 傅雷家书(节选)/182
胡兰成 陌上桑/184
李叔同 南闽十年之梦影/187
梁晓声 北京人速写/193
刘半农 北大河/197
刘绍棠 秋意/202
刘心武 为你自己高兴/204
路遥 土地的寻觅/207
三毛 芳邻/210
石评梅 漱玉/217
铁凝 德加眼中的芭蕾舞女/221
吴伯箫 歌声/224
席慕蓉 母语/228
萧红 蹲在洋车上/230
萧乾 鼓/235
叶灵凤 憔悴的弦声/238
余光中 听听那冷雨/240
臧克家 老哥哥/245
张恨水 五月的北平/249
张洁 挖齐菜/252
张抗抗 牡丹的拒绝/255
周国平 一个父亲的札记/258
柏杨 投奔中医记/262
鲍尔吉·原野 羊的样子/266
毕淑敏 精神的三间小屋/269
陈村 活在今天/272
戴望舒 在一个边境的车站上/276
韩少功 岁末恒河/280
金克木 三笑记/287
林非 离别/290
林徽因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293
林清玄 心田上的百合花/298
刘墉 姜是老的辣/300
靡罗 体验爱,体验幸福/303
莫言 陪考一日/307
史铁生 想念地坛/311
王小波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31 5
余杰 天鹅/318
张炜 融入野地/321
池莉 喝酒和其他/324
……
序言 中国是散文的国度。中华散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的汪洋雄辩,唐宋大家的灿若繁星,明清小品的空灵透逸,无不给后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是一部力求全面反映近百年中华民族散文创作面貌的精粹选本。一百多年来,我国社会生活激荡嬗变,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使散文这一短小精悍、极富时代性和主体性的文学样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名家名篇迭出,佳作奇葩纷呈异彩,为人们提供了美不胜收的精神食粮。删繁就简,提纲挈领,对一个世纪的散文创作进行爬梳遴选,让读者于短时间内,一书在手,总览百年散文精华,启智励操,怡情养性,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本书所选作品,以抒情、叙事散文为主,也包括杂文、随笔等类型的散文,大多为名家的作品,也有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作者的佳作。这些作品展示时代风貌,抒发一家之言,情真意切朴素隽永,冷峻深邃,饱含人生底蕴。
散文写作,更能表现我们对生命的个人体验,这部分体验,是独特的,自我的。
散文写作的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散文的立意方面,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文摘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作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但是疲惫的种猪往往摆出一种肉猪(肉猪是阉过的)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份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它也是我的宠儿——因为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三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它是公的,原本该敲掉。不过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噢噢地吼起来。我总是用细米糠熬的粥喂它,等它吃够了以后,才把糠兑到野草里喂别的猪。其它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我估计它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去了。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它有很多精彩的事迹,但我喂猪
……
后记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不少报刊、杂志、网站的大力支持,向编者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文章,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书选稿范围广,编校时间长。仍有部分作者地址不详,我们无法取得联系。在此,表示诚挚的歉意。希望原作者和相关人士给予谅解。凡认定自己是本书所入选作品的作者,敬请发邮件至maitian6832@163.com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稿酬并赠送样书,谢谢!
同时我们热忱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向我们投稿。或对我们编辑的图书提出自己的意见,协助我们不断的提升图书品质。我们也将加倍的努力.编辑出品质更优的图书奉献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