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63921613/9787563921614 ·条形码:9787563921614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600个文化常识 |
 |
|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600个文化常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63921613/9787563921614
·条形码:97875639216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青少年
内容简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600个文化常识》内容简介:如果有人问你,过年为什么要贴“福”字、吃年糕,你能告诉他准确的答案吗?当你吃着美味的蛋糕,喝着闲适的下午茶时,你想不想知道它们的来历?
在参加电视节目的趣味问答环节时,主持人问到一个很普通的常识,你却偏偏不知道,你是否会感到懊恼?
也许你很喜欢旅游,可到了目的地你却感到迷茫,这些景点有什么讲究和来历呢?要是自己能知道一些告诉同伴该有多好。
英文中一年12个月的由来,拜年的传说,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月老和拜天地的由来,过生日吹蜡烛的由来……
课堂上的知识是否让你感到不够“解渴”,你是否想要多了解一些呢?
要想了解万千的世界,首先从一些基本而有趣的常识开始……
编辑推荐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600个文化常识》:
提高青少年素养,拓展青少年视野,增长青少年智慧,激发青少年创造力。
浓缩中外灿烂文化的知识精粹
目录 第1章 中国节日
腊八节的起源
腊月的讲究
除夕的传说
压岁钱的由来
形形色色的各地年俗
拜年的传说
过年放鞭炮的起源
过年为什么要贴福字
过年吃饺子的习俗是怎样来的
过年吃年糕的来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观灯的历史
元宵节猜灯谜
寒食节、清明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起源
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的由来
中国的鬼节——中元节
中秋节的起源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谢灶的传说
有趣的冬至
元旦的来历
五四青年节
植树节
十一国庆节
第2章 世界节日
英文中各个月份名称的由来
圣诞节的起源
感恩节的由来
复活节的由来
情人节
愚人节的由来
母亲节的由来
父亲节的由来
万圣节的由来
狂欢节的由来
西班牙奔牛节
西班牙斗牛节
慕尼黑啤酒节
苏黎世街头音乐节
瑞士洋葱节
日本成人节
反海盗节日
英国敲钟节
世界上最奇怪的十大节日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五一国际劳动节
第3章 中国及世界各地民俗
中国古代对月亮的美称
中国人舞狮子的来历
中国的民间瑰宝木偶
中国的民间瑰宝皮影
中国的民间瑰宝剪纸
新娘乘花轿的由来
月老和拜天地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三伏”是指哪几天
“三九”是指哪几天
过生日吹蜡烛的由来
婚纱的由来
十二星座是怎样划分的
东北有哪“三宝”
“五谷”都指哪些
喝茶的由来
咖啡的发现与流传
戒指最初的含义代表什么
为什么把皇帝的女婿叫“驸马”
为什么把皇帝的女儿叫“公主”
“九头鸟”为什么会和湖北人联系在一起
“足下”一词从何而来
乌鸦为何被视为不祥之物
希腊奥林匹亚十二神分别是谁
第一本《吉尼斯世界纪录》是怎样诞生的
泰国大象村
绿色夫妻
吻的由来
图腾的由来
轿子的起源
给老年人祝寿为什么要吃寿桃
动物园的由来
拉链的产生
日本人的姓氏
第4章 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
我国主要朝代名称的由来
“三皇五帝”都是何人
“皇帝”一词的由来
“五湖四海”指何处
怎样划分旧石器时代
怎样划分新石器时代
怎样划分青铜器时代
怎样划分铁器时代
母系氏族公社是怎么回事
甲骨文的发现
春秋时代与春秋五霸
“百家争鸣”是怎么回事
道家创始人老子和《道德经》,
儒家创始人:孔子
影响最深的儒家经典:《论语》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道家逍遥者:庄子
亚圣:孟子
法家代表:韩非子
《孙子兵法》
战国四公子是哪四个人
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屈原
白起是何人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修筑万里长城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苏武牧羊
……
第5章 世界历史人物与典故
第6章 艺术
第7章 旅游与地理
……
序言 如果有人问你,过年为什么要贴“福”字、吃年糕,你能告诉他准确的答案吗?
当你在吃着美味的蛋糕,喝着闲适的下午茶时,你想不想知道它们的来历?
在参加电视节目的趣味问答时,主持人问到一个很普通的常识,你却偏偏不知道,你是否会感到懊恼?
你想知道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吗?
也许你很喜欢旅游,可到了目的地你却感到迷茫——这些景点有什么讲究和来历呢?要是自己能知道一些告诉给同伴该有多好!
英文中一年12个月的由来,拜年的传说,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月老和拜天地的由来,过生日吹蜡烛的由来……
课堂上的知识是否让你感到不够“解渴”,你是否想要多了解一些呢?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奢望,也确实没有必要让自己成为一本百科全书,但是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还是能够极大地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完善自己在人群中的形象。想想看,如果我们能够轻松地获取一些身边最值得收录的信息和常识,使我们能够轻松地阅读,轻松地看电视,轻松地与人交流,甚至能轻松地参加电视智力闯关,那该有多好!
很多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都是零散的,平时难以接触到的。可能你在每本书中都可以看到几个常识,但要想全部了解,那非要把一个图书馆搬回家不可,更不要说还要进行艰苦的阅读了。
文摘 第1章中国节日
腊八节的起源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月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是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1 000多年。这一习俗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馈赠亲朋好友,而且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聚在一起食用。腊八粥吃不完则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月的讲究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由于正值寒冬,百姓们的田地不用耕作,因此比较清闲。但人们并未因此而闲散下来,而是用不同的活动来充实每一天,如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人们要扫房、祭灶、写春联、办年货,等等,.直忙到除夕夜。
关于这一段时间的忙碌又快乐的生活,民间有《腊月歌》为证: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