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

2010-04-09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43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4951943/9787504951946 ·条形码:9787504951946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 去商家看看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 去商家看看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43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4951943/9787504951946
·条形码:97875049519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丛书

内容简介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阐述了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业务类型、托管职责以及与托管相关的各行业的基础知识;系统地讲述了商业银行开办资产托管业务的具体内容、服务模式、业务流程与操作细节,以及服务保障措施。注重知识性与可操作性,既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资产托管业务,又向读者提供了从事与资产托管业务相关工作的技能知识。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是一部集教科书、研究专著和参考书于一体的资产托管业务教程,也是银行及相关金融工作者学习资产托管业务知识的指导书籍。
编辑推荐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丛书
目录
第一篇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基础篇
第一章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概况
第一节 委托资产管理业务
第二节 资产托管业务
第三节 托管人的作用
第四节 资产托管人的基本职责
第五节 资产托管人的确立和退任
第六节 资产托管业务的收费

第二章 证券投资基金及其托管业务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的一般概念及其特点
第二节 证券投资基金的种类
第三节 国外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 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及其发展
第五节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的基本职责
第六节 证券投资托管业务资格的申请和业务开展的情况

第三章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及其托管业务
第一节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种类
第三节 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与证券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业务的关系
第四节 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中托管人履行的职责
第五节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托管协议的拟定

第四章 信托资产及其托管业务
第一节 信托业务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信托资产托管业务概述
第三节 信托资产托管业务的法律架构及托管职责
第四节 信托资产托管协议介绍
第五节 我国信托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第五章 保险资产及其托管业务
第一节 保险资产概述
第二节 我国保险资金托管业务的制度背景及业务种类
第三节 保险资产托管人的职责
第四节 保险资产托管合同的拟定
第五节 我国保险资产托管市场的情况

第六章 社会保障基金及其托管业务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管理中建立托管机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社会保障基金托管业务的类型及职责
第四节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托管业务概述
第五节 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业务概述

第七章 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及其托管业务
第一节 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第二节 创业投资基金概述
第三节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概述
第四节 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中引入托管人的意义和作用
第五节 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托管制度框架
第六节 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开展情况

第八章 专项资金及其托管业务
第一节 专项资金托管业务的背景
第二节 专项资金托管业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三节 当事人及其法律关系
第四节 专项资金托管银行的职能及意义
第五节 专项资金托管业务的基本流程

第九章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及其托管业务
第一节 QFII制度及其发展
第二节 QFII托管业务概述
第三节 QFII托管人职责
第四节 QFII托管服务
第五节 QFII托管业务市场情况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十章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及其托管业务
第一节 QDII业务概述
第二节 我国QDII制度的主体及结构安排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QDII托管业务的情况
第四节 QDII托管业务法律文本

第二篇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服务篇
第十一章 资产保管和账户管理服务
第一节 资产保管服务概述
第二节 我国资产账户开立的基本规定
第三节 托管资产的账户体系
第四节 资产保管的运作实务

第十二章 资金清算与证券交收
第一节 资金清算服务概述
第二节 场内清算介绍
第三节 场外清算实务
第四节 环球资金清算与证券交收
第五节 指令管理

第十三章 会计核算服务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概念
第二节 托管资产的会计核算
第三节 托管产品的主要会计政策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日常流程

第十四章 资产估值服务
第一节 资产估值概述
第二节 资产估值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托管业务中资产估值的主要方式
第四节 证券资产估值实例
第五节 托管资产的估值程序

第十五章 投资监督、信息披露与报告服务
第一节 投资监督服务
第二节 信息披露与报告服务

第三篇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保障篇
第十六章 资产托管业务应急预案
第一节 制定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第二节 资产托管业务应急预案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资产托管业务应急预案应包含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

第十七章 资产托管业务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资产托管业务常见风险点分类
第二节 资产托管业务常见风险的控制
第三节 资产托管业务风险管理实务
……
第十八章 资产托管业务的监管体系
第十九章 资产托管业务从业人员的执业规范

第四篇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展望篇
第二十章 当前国际托管业务的动态
第二十一章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趋势
后记
……
序言 纵观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开展资产托管业务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百余年来,资产托管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在全球委托资产管理业务和特殊交易活动领域得以广泛运用。在国际金融市场不断繁荣发展、全球证券投资日趋活跃、国际资本跨境流动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从社会专业化分工中日益独立出来,并逐步发展成熟,成为目前商业银行特有的一项专业服务。截至2008年底,全球55家托管银行的总体托管资产规模高达105万亿美元。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起步于20世纪后期,起步虽晚,但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十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国内理财市场规模也日益壮大。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下,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随着国内资产管理模式逐步规范化,资产管理与资产托管的分工走向精细化,资产托管业务正逐步深入到各个金融领域和产业领域,并横跨境内外市场。作为发展的成果,托管服务的产品不断创新,托管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着眼于战略转型发展的需要,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为着力点,力求逐步转变收入增长模式。资产托管业务作为一项综合收益高、市场潜力巨大的中间业务,完全符合商业银行的战略发展需要,因此得到了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拓展。在上述外因与内因的共同驱动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截至2008年底。
文摘 插图:


为17321亿元,占整个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23%,总市值的6.3%。已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共57家,其中完全内资的基金管理公司28家,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29家。与此同时,从基金的产品结构来看,我国的基金从最初的清一色的混合型基金,到如今的股票型基金、积极配置型基金、保守配置型基金、债券和短债基金、保本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多种产品结构,涵盖了指数基金、大盘基金、小盘基金甚至是社会责任基金等多种投资风格。
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发展展望
我国基金业虽然起步时间只有十年,但是发展前景光明。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工作重点之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促进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拓展增加市场长期投资资金的渠道。为此,将继续强化基础建设,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不断改革和完善发行、交易、清算、过户、账户管理、信息披露等市场运行制度,提高市场效率,进一步发挥市场功能,加大力度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证券经营机构管理和内控水平。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组织进行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促进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拓展增加市场长期投资资金的渠道。
(一)证券市场将步入高速成长期,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打下基础
投资基金的发展向来都与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较好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而不是仅依靠银行贷款方式解决自身发展的资金问题。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国家权威部门预测,到2010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容量将在2006年基础上扩大一倍。这些都是有利于我国投资基金业发展的宏观经济基础。
后记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虽然在世界范围内诞生和发展了百余年,且一直活跃于商业银行实务运营当中,但是相关理论研究仍显薄弱,业务介绍也十分稀少。目前,世界范围内对资产托管业务尚未形成一个全面、标准、普遍适用的定义。囿于各个地区法律法规环境不同、各家托管银行的服务标准和内容不同、各家银行的专业能力和系统运营能力各不相同等原因,实际业务中不同地区、不同托管银行提供的资产托管服务差异很大。此外,资产托管业务涉及的领域广阔,包括金融和产业的各个领域,在不同领域开展的托管服务也存在很大差异。上述情况在国内也是一样。
本书自2007年动笔起草,至今历时两年。在本书完稿之际,我们越发觉得难以对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作一个非常精确的描述,越写越觉得对这项业务认识的肤浅,内心是诚惶诚恐。
这些年来,国内资产托管业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资产托管业务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大家对资产托管业务还十分陌生,对于托管人这个“幕后”的英雄还不了解。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宣传和普及资产托管业务的知识,因此不论是否成熟,认识是否到位,基本上代表了我们这一批从业人员的当前的认识水平,也基本代表了目前托管业务实践的通常做法。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要特别感谢罗迪女士,正是她的大力支持和持续鼓励,使得“丑小鸭”现在得以与读者见面。我也要特别感谢中国金融出版社的有关同志,正是他们立足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定位,让我们掌握了写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且正是他们的兢兢业业和精益求精,才纠正了本书的诸多疏漏和不足。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作者引用了一大批参考资料,有些引用可能没有标注全面,也请他们谅解。
本书参编人员全部为工作在国内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第一线的业务人员。我们凭借自己对国际托管业务惯例的认知、对国内托管法规的掌握、对日常业务的理解,尽呵能地向读者描述资产托管业务的全貌及真实情况。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