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职场 >

大学生就业指导

2010-04-09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36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 ·ISBN:7561730144 ·条形码:97875617301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大学生就业指导 去商家看看
大学生就业指导 去商家看看

 大学生就业指导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36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
·ISBN:7561730144
·条形码:97875617301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教材

内容简介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办法已从过去的“统包统分”过渡到现在的“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这种新形势下,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能力,掌握适当的求职、择业技巧,已成为高等学校毕业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大学生就业指导》就是为了适应各高校普遍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的形势,针对师范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编写的。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教师职业与教师道德
第一节教师的职业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第二节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为人师表
二、教书育人
三、协同配合
四、乐于奉献
第三节教师的道德修养
一、教师道德修养的含义
二、教师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三、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

第二章知识素质与技能准备
第一节师范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过硬的教学业务素质
三、必要的科学人文素质
四、健康的身心素质
第二节师范大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一、知识结构
二、合理知识结构的组成要素
三、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基本原则
四、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途径
第三节师范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一、普通话与口头表达能力
二、“三笔字”的书写技能
三、教师常用文体的写作技能
四、教育管理学生的能力
五、组织教学的能力

第三章认识自己与了解社会
第一节自我认识的观点和方法
一、自我认识的正确观点
二、自我认识的基本方法
三、自我认识的主要特性
四、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
第二节自我评价的几个方面
一、自我评价的内容
二、自我评价的原则
三、自我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根据自身条件设定求职目标
二、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择业期望
三、把握招聘人员的心理特点,避免无谓的过失

第四章求职途径与就业信息
第一节师范大学生的择业程序
一、学习有关就业政策
二、了解学校就业工作程序
三、求职心理准备和资料准备
四、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五、自我分析与确定目标
六、应聘与试讲
七、签订协议
第二节师范大学生的求职途径
一、通过学校毕业就业指导机构求职
二、通过各级政府就业指导服务部门求职
三、通过社会各级人才市场求职
四、通过社会实践或实习求职
五、通过大众传媒求职
六、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求职
第三节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一、就业信患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基础
二、大学生获取用人单位信患的渠道
三、就业信息处理的几个步骤
四、获取就业信患应注意的事项

第五章择业原则与择业决策
第一节影响师范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师范大学生择业的社会因素
二、影响师范大学生择韭的个人因素
第二节师范大学生应遵循的择业原则
一、按照社会需要选择职业的原则
二、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职业的原则
三、以事业为重和有利于成才的原则
四、诚实守信的原则
第三节师范大学生的择业决策
一、把握自我,准确定位
二、全面了解用人单位
三、确定目标,设计方案
四、把握机遇,积极实施
五、及时反馈,调整目标

第六章自荐方法与面试技巧
第一节师范大学生自荐的方法
一、自荐材料的准备
二、几种常用的自荐方法
三、推荐自我的技巧
第二节面试的方法和技巧
一、面试的准备
二、目前常见的面试方式
三、面试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四、面试中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师范大学生如何应对“试讲”
一、高度重视,冷静对待
二、精读教材,认真备课
三、角色定位,准确无误
四、反复演练,临场不乱
五、技巧运用,锦上添花
六、注重仪表,自信大方

第七章择业心态与心理调适
第一节师范大学生的择业心态
一、目前师范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态
二、影响师范大学生择业心态的因素
第二节师范大学生的择业误区与心理障碍
一、师范大学生常见的择业误区
二、师范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第三节师范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
一、心理调适及其作用
二、师范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的方法
三、师范大学生择业心理烦恼解除
四、师范大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心态

第八章适应职业与奋发成才
第一节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一、角色与角色转换
二、主动转换角色的重要意义
三、如何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第二节主动适应职业需要
一、职业适应及其规律
二、职业适应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开拓创新,奋发成才
一、创新与人才成长
二、如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附录:师范大学生求职案例评介
一、自信诚实操胜券
二、整洁大方最为美
三、电话自荐重礼仪
四、应聘小节定成败
五、扬长避短总相宜
六、面试问题巧回答
七、面试场外定输赢
八、踏破铁鞋终有成
九、付出总会有回报
十、个人简历范本及评介
十一、求职信范本及评介
……
序言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在全国迅速兴起。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必然对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因而更新师范院校教学内容的呼声日渐强烈。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是对教学内容的系统阐述,是学生在校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编写出优秀的教师教育教材是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致力于编写一套“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教材”。本套教材编委会汇集了全国十余所部属和省属师范大学专家学者的意见,确定编写书目,并经过严格的遴选程序,推选出在各专业有较高学术威望、有丰富教学经验、曾经编写出版过教材的学科带头人作为各册教材的主编。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精神,我们在编写本套教材时力求做到两个统一:
第一,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教材的内容首先必须是科学的,要准确地阐述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事实,并科学地阐述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思想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并寓于科学性之中的,教材要使学生能从科学的内容中习得正确的思想观点;先进性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把科学上最新的、被证实的成果反映到教材中来,使学生的学习能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
第二,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的要求相统一。
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系统性,编写教材必须考虑这门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即如布鲁纳所说的学科结构,以使学生能够洞察学科的基本架构》。
文摘 7.他人推荐
这也是一种间接推荐方式。根据毕业生提供的简历和求职意向,老师、亲朋好友、校友等,有目的地帮助毕业生联系单位。他人推荐的优点是:这些人与毕业生的友情是他们推荐的原动力,他们会利用一些社会资源,积极为毕业生求职助一臂之力。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种方式不是孤立的,有时是相互交叉进行的。毕业生求职择业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推荐自己,最终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三、推荐自我的技巧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毕业生推销自我一定要讲究方式,掌握基本技巧。
1.有备而来
毕业生要推销自我,首先要准备好自荐材料--自荐信、简历、获奖证书的复印件、学校老师的推荐意见等。在自荐前,要根据单位的行业特点,适当调整自荐信、简历的内容,例如到外企应聘最好附上外文简历,不能始终用一份一成不变的简历。在参加一些大型招聘会时,多带一些自荐材料,参加一次大型招聘会只带一份自荐材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可根据单位的行业和工作性质不同,投递内容稍有差异的自荐材料。
2.积极主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对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主动出击。毕业生在收集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后,要及时采用合适的自荐方式,积极推销自我。有些单位的信息注明了截止日期,所以必须在规定日期前提供自荐材料,超过期限一般单位不会再接收毕业生资料。寄出书面自荐材料,估计单位已经收到材料,就要及时询问用人单位,最好约定详细面谈的时间。通过他人推荐的,要及时询问、了解进展情况。
3.实事求是
毕业生在自荐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优点不羞谈,是一说一,是二说二,尤其是在介绍自己以往学习、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时,一定要恰如其分,有根有据。对于自己的缺点也要如实介绍,如果隐瞒了一些情况,一旦让用人单位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后,会给学校、毕业生的信誉带来不良后果。进行自我评价时要客观全面,让招聘者对你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和把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