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宋朝:舌尖上的大宋风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页码:16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36055536 ·条形码:9787536055537 ·版本:第1版 ·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食在宋朝:舌尖上的大宋风华 |
 |
|
 |
食在宋朝:舌尖上的大宋风华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页码:16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36055536
·条形码:978753605553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0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漫步帝国时代丛书
内容简介 《食在宋朝-舌尖上的大宋风华》旨在还原宋朝饮食生活的真实图景,通过这《食在宋朝-舌尖上的大宋风华》,您可以了解到宋朝人吃什么主食,有什么菜式,开什么饭馆,进什么酒店。全书考据严谨,解读风趣,是一本饮食文化的断代史,也是一本市井生活的地方志。
作者简介 李开周,男,八零后,工程学学士,做过测量、策划,后改行写字。曾在《中国新闻周刊》、《世界新闻报》、《半岛都市报》、《广州日报》、《西安晚报》等32家报刊开设专栏,现为《新京报》专栏作家。
编辑推荐 那出,比馄饨个头大,比水饺花样多,皮厚耐煮,三滚不熟,在汤锅里浮上浮下,宛如五线谱上跳动的断音。用竹签挨个扎起,噗、啪。噗、啪,噗、啪,础吐着气,短促而厚实,让人想起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确切地说,那不是动物的狂欢。是正在品尝出的宋仁宗的狂欢。
目录 五谷最养人
麦饭意象
馉飿细节
傅饦误读
毕罗正义
时间里的寒具
一饼盖华夏
七宝五味粥
蔬亚于谷
青青园中葵
薤露已成歌
几处篱悬白菌肥
芦菔催人老
冬月藏菘
匏有苦叶
蔬菜的干制与腌制
无肉不欢
膏嫩还数契丹羊
五日一见花猪肉
夹儿是和弦
鹅鸭签,羊头签
东随海舶号倭螺
脯·腊
脍·鲞·鲜
瓜果趁良宵
年来处处食西瓜
露浓压架葡萄一熟
果市上的赌局
果饮·果脯·蜜饯
旅食地图
城东有菜市
城有米行
四司六局
分茶酒肆
……
序言 众所周知,我酷爱饮食。原因无他,首先无非在于口腹之患。其次,则是交际的需要。我虽厕身文化界,自身没多大文化。能打动周围文化人的,无非靠以下两点。第一,是阴差阳错,上帝让我拥有“发表”的某些可能。特别是在中国,这个inprint的特权,让一些不学之辈,如我者,可以成为能人。当然,第二,这也还得靠为人的交际手段。在我说,就一度颇得益于这个“在餐桌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现在,我已完全不掌握“inprint”的大权了。在餐桌上,也能耐越来越小,因为老迈节食,外加个人越来越付不起账。上饭馆,现在只能去“脏兮兮的”小饭馆;而我哪敢请大作家上那里跟我小叙呢。无奈之下,我开始学做文化人,即时常所谓的“把饮食上升到文化层面”。兹事体大,据说,其外延可以涉及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艺术审美等等领域。我当然没那么些能耐,无奈之下,就学习吧。一边上餐桌,一边思念在中外历史上文化人和普通人的餐饮习惯,边想种种餐饮上的文化影响。纵然所得甚少,却也觉得心情有所寄托。
就大局看,大概也可以说,在目前,光出版一本食谱,光张扬某个菜、汤如何解馋,已经不能吸引读者注意。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读者对于饮食的概念已经从“解馋”发展到“文化”的层次。我的观念之改变,诚然出于无奈,但在客观上,也可说迎合了时尚的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看到李开周先生的新书,很感兴趣,衷心为之推介。我希望它能得到热心餐饮文化的读者的注意。做一个现时代的中国人而关心餐饮者,这类书是不可不读的,因为你之所以热衷饮食,在当今之际,已经不完全是出于“口腹之患”的生理需求,而是文化上的关切和寄托了。
文摘 或许苏辙图的就是高产和省心。想那时,春风拂面,苏辙屋后的菜地里共同劳动,老苏和大儿子人手一把踏犁,吭哧吭翻土,累了一身臭汗。翻完了地,又用小耙子细细耙平,每遇土坷垃就要倒过来耙齿把它敲碎。再两头拉绳打灰线,两步一步一畦,七步一条排水沟。然后当然是撒韭菜籽,撒芥菜籽籽。尽管百十口人齐忙活,但里面老的老小的小,能派上用场的不多,两亩菜没种完,天就黑了。苏辙捶捶自己的腰,懒劲大发,跟大儿子商量道:最后一畦咱种葵吧。儿子累得也够呛,当然也愿意省事些,于是父子俩重温一遍贾思勰和张华两位先贤的教导,把葵籽撒进了菜畦里。
直到过了几个月,老天下了一场雨,苏家菜地里的韭菜、芥菜、大葱以及葵菜才出苗①,看来这家人种菜的手艺不怎么样,连浇水这道工序都忘了。又过了几个月,那葵才高过苏辙的膝盖。此时叶片大如五文面值的铜钱,可以采摘了。苏辙亲自提镰,下菜地割葵,只割头,不伤根,割完会再发,一茬又一茬,就像韭菜一样。苏辙尝到了丰产的喜悦。
然而丰产不丰收,苏辙割了一大车葵,却没地方卖去,就像前面反复论述的一样,宋朝人不爱吃葵。宋人李曾伯曾填词一首,调寄《满江红》,有言道:不自鄙,葵蔬恶。意思是说,他只要不犯贱,就不会去吃葵。宋人魏了翁也曾填词一首,调寄《沁园春》,有言道:应只能,采菽烹葵。意思是说,要不是穷到了裤裆里,谁乐意拿菽和葵当菜吃?菽是豆苗,如果您尝过煮豆苗那种骚烘烘甜腻腻的滋味,就能想到葵是多么的讨人嫌,不然也不会跟豆苗相提并论了。后人读书至此,也忍不住填词一首,调寄《当里格当》,里面有言道:当里格当,葵难卖;当里格当;卖葵难。这是感慨苏辙不该种葵的意思,不必赘述。
要让我们帮苏辙想辙,那么不妨推荐他找药店老板谈谈,那葵虽难吃,却有药用价值。简单地说,葵叶可以治痢,葵籽可以利尿,葵①参见苏辙:《龙川略志》,原话是“既数月,韭、葱、葵、芥得雨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