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学术名家访谈录

2010-04-08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39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010078556/9787010078557 ·条形码:9787010078557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学术名家访谈录 去商家看看
学术名家访谈录 去商家看看

 学术名家访谈录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39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010078556/9787010078557
·条形码:978701007855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记录大师心迹的作品。《学术名家访谈录》编者历四年之功,采访了学界诸多泰斗级人物,其中包括哲学名家朱伯崑教授、陈来教授、庞朴教授、周辅成教授,杜维明教授,历史学名家李学勤教授,林甘泉研究员、熊铁基教授,文学名家陈平原教授红学名,家周汝昌研究员,社会学名家丁学良教授数学名家林群院士,生物化学名家邹承鲁院士,天文学名家王绶琯院士,科学史名家席泽宗院士环境化学名家王文兴院士等。《学术名家访谈录》共收入长篇访谈录16篇,学术名家详细简介16篇,研究名家学术思想及成果等文章25篇。《学术名家访谈录》可以让我们走进这些学界名人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并全面认识他们的学术成就。
作者简介 王韩锁,1952年生,河北武安人。研究生学历。邯郸学院党委书记。到任以来,完成了学院四校合并,新校区迁建,专升本,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等一系列重大工程,这是学院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在从事领导工作的同时,潜心钻研教育理论特别是高等教育理论。撰写的《城区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构建市、区经济一体化格局》、《班子要建成坚强领导集体》、《思路一变天地宽》等文章发表于国家、省、市级报刊,《分税制条件下地方财源建设的重点选择》被评为“八五”优秀科学技术成果,《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被评为国家社科优秀论文二等奖。
康香阁,1959年生,河北成安人。《邯郸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编审。兼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理事,河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社邯郸站站长等。主编、参编著作7部,发表文章50多篇。曾两次荣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并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主编、河北省高校学报优秀主编、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事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等。
编辑推荐 《学术名家访谈录》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这是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哲学名家朱伯昆、陈来、庞朴、周辅成、杜维明,历史学名家李学勤、林甘泉、熊铁基,文学名家陈平原,红学名家周汝昌,社会学名家丁学良,还有数学名家林群、生物化学名家邹承鲁、天文学名家王绶瑁、科学史名家席泽宗、环境化学名家王文兴;大师们娓娓道来,正所谓宣秉铎之声,铸弘人之道,严楔其学,苍柏其人,展现出一派与众不同的功力和气象。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夫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名家的思想熏陶我们,名家的治学启示我们。让我们重读大师,感悟他们何以能在学术上破浪乘风。
目录
题词

社会科学名家
朱伯崑教授
哲学大师朱伯崑先生访谈录
哲学与经学之间——朱伯崑先生《易学哲学史》的贡献
论朱伯崑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观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陈来教授
著名哲学家陈来先生访谈录
新时期宋明理学研究的典范——陈来宋明理学研究介述
“以哲学家的写法作古史的研究”——陈来先生儒学及诸子学思想史前史研究述略
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记陈来先生的现代中国哲学研究
庞朴先生
著名哲学思想家庞朴先生访谈录
庞朴先生的学术贡献
中国文化密码的现代解读——庞朴先生“一分为三”思想述略
周辅成教授
伦理学大师周辅成先生访谈录
周辅成先生人学思想管窥
周辅成伦理思想摄义
杜维明教授
新人文与新启蒙——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院士
李学勤教授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访谈录——早期特殊的读书治学经历(少年-1954)
追寻中国古代文明的踪迹——师从李学勤先生读书记
李学勤先生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
古史研究的当前趋向
林甘泉先生
著名历史学家林甘泉先生访谈录
林甘泉先生的学术经历及治学特点
熊铁基教授
著名历史学家熊铁基先生访谈录
熊铁基先生与秦汉史研究
熊铁基先生与老庄学研究
陈平原教授
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访谈录
鲜活的历史与有趣的学问——读《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当局者的敏锐与旁观者的智慧——读《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从文人与文事到文心与文脉
陈平原老师印象
周汝昌先生
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访谈录
周汝昌与红学论争
《石头记会真》校勘纪
丁学良博士
著名学者丁学良先生访谈录
对快速融人世界的中国的建言——丁学良公共管理思想研究
自然科学名家
林群院士
数学的方法、基础和继承——访数学家林群院士
邹承鲁院士
邹承鲁:大学应重视最基础的课程
邹承鲁院士的学术贡献
王绶瑁院士
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院士访谈录
诺贝尔科学奖离我们有多近?
席泽宗院士
著名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访谈录
学者声名垂宇宙——席泽宗院士其人其事
王文兴院士
著名环境化学家王文兴院士访谈录
……
序言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发达的自然科学。也需要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我们一方面要全力推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学术文化的大发展,思考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如何继续对世界作出精神贡献。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说过,当历史的尘埃消散以后,能够使我们名垂青史的,不是政治上的胜利,不是战争的胜利,而是对人类精神的贡献。回首人类文明发展史,无论是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所创造的思想文化成果,其凝聚的精神力量和散发的精神魅力,形成一座座历史标志性东西,永远矗立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为全人类所共有。一个缺乏理论思维的民族,属于民族精神素质存有残障的民族,是不可能攀登上科学的高峰的,也是不可能成为世界历史舞台主角的。
从历史和现实看,学术期刊是学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链条和平台。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杂志的前一年,曾豪气干云地对朋友说过,“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新青年》杂志在五四时期对青年所产生的影响,对新文化运动的推进作用,学界有高度的评价。这是一个典型例证。办好学术期刊,推动学术繁荣,起关键作用的当然是期刊的主编。一本学术刊物办好了,就等于举起了一面学术的大旗,可以团结一批学人。它在倡导一种理念,推动一种思潮,鼓励一种学风。谁是举旗人?毫无疑问就是期刊主编。主编是刊物的主攻手,他应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躬行践履方面一点都不能少。主编又是刊物的舵手,刊物的灵魂。主编的学识、胸襟、眼光和对工作爱之、好之、乐之的思想境界,作者能看到,读者能感受到,同行编辑能体会到。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讲过,当好一个编辑不见得比当好一个教授容易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更困难些。我常想,教授讲课讲砸了,愧对的是二三十个、四五十个学生,编辑如果编发了不好的稿件,或工作中出了差错,受影响的则是千千万万的读者。所以,对编辑的素质要求是,眼光和学识要博大如海,对文字的推敲校核又须心细如发。
文摘 社会科学名家
哲学大师朱伯崑先生访谈录
康香阁
康香阁:朱先生,您从事哲学研究已近60年,这已成为您生命中的一部分,请谈谈您对哲学的理解,例如什么是哲学?
朱伯岜:古希腊就有哲学,西方哲学史各家对哲学的概念理解也不一样。我认为哲学的范畴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各个时代对哲学的理解不一样,哲学概念内涵是随着各个时代的发展而不同。
就西方而言,什么是哲学?philosophy说的就是爱智,是对智慧的爱,是智慧之学。那个时候,智慧之学这个范围很广,不是指很具体的某个学科,总的讲是提高人的智慧,鉴别能力,这个叫爱智。但是,爱智的“智”是什么,各家理解也不一样,这是另外一个问题。照我的理解,有最大包容性的是古希腊说的“关于智慧的学问”,就是“爱智慧”。古代中国的“哲”字就是智慧的意思,但没有“哲学”这个词,只有“哲人”,孔子就是哲人,也就是智者的意思。如此说来,中西方对“哲”这个字的意思还能达成一致看法。当然另一个问题即智慧是什么内容,各家说法又不一样了。什么是哲学?我的理解是:哲学是一个时代的人对世界观的一个总的看法。
康香阁:“对智慧的爱”,意思是说哲学有很大的包容性吗?
朱伯岜:不是。哲学也不能包容一切,那不成了大杂烩啦。用现在的话来说,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是对整个世界有一个总的看法,是和具体的学科有区别的。比如,对人生的看法或者对社会的看法就分门别类地属于各学科了。古代哲学是什么都放在一起,后来这些学科都分出去了,比如,文学、艺术、心理学、伦理学等,现在只剩下一个总的看法。所以,只说哲学的内容是智慧还不够,哲学不能包容一切。一般来说,哲学就是对周围世界观一个总的看法,这是哲学的理论和对象,我过去是这个意见,现在也还是这个意见。
从思维方式来说,哲学对各学科有启发作用和指导作用。各门学科形成后,哲学对它有反思的作用。只是不能代替具体科学,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康香阁:您一直做中国哲学,您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和特色在什么地方?
朱伯岜:我的想法是,每一个民族理论思维上有共性,也有它的特性。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哲学没有理论思维,都是“感觉主义”,这个不对。没有理论思维就谈不上哲学,各个民族的智者可以成为哲学家,首先一点是他有理论思维的成果。每个民族因为生活的环境都不一样,所以思维又有他的特征。
有的民族的思维突出某一方面是有可能的,比如说演绎和归纳,有的民族偏重归纳法,有的却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