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业综合开发-中宁县大果枸杞(宁杞3号)栽培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页码:17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227032957 ·条形码:97872270329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中宁县大果枸杞(宁杞3号)栽培技术 |
 |
|
 |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中宁县大果枸杞(宁杞3号)栽培技术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页码:17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227032957
·条形码:97872270329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宁夏农业综合开发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一项措施。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从1989年正式立项实施以来,作为发展自治区农业的一种新途径,在宁夏河套灌区、几大国营农场和山区部分市(县)全面展开,为宁夏农业丰收及农村经济的腾飞作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长期以改造中低产田、发展节水灌溉、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多种经营、推广科技成果为主要内容。在项目建设中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农、林、水、牧科技成果得到及时推广应用。
目录 1 农业综合开发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1.1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001
1.2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003
1.3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宁夏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006
1.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指南/008
2 枸杞的栽培简史与资源
2.1枸杞的栽培简史与现状/017
2.2枸杞的分布与现状/018
2.3枸杞的品种和主栽品种/019
3 大果枸杞的生物学特性
3.1枸杞生命周期与物候期/026
3.2枸杞生长发育规律/031
4 大果枸杞的苗木快繁
4.1采穗圃建设/033
4.2大果枸杞的快速繁育/034
4.3组织培养/040
4.4苗木管理/041
5 大果枸杞的规范化栽培技术
5.1大果枸杞的建园/047
5.2大果枸杞的定植/053
5.3大果枸杞根系生长及土肥水管理/057
5.4大果枸杞的配方施肥技术/070
5.5大果枸杞的整形修剪技术/084
6 大果枸杞的病虫害防治
6.1大果枸杞主要病虫害及传统农药防治/098
6.2大果枸杞病虫害的生物防治/131
7 大果枸杞的无公害化栽培及综合利用
7.1大果枸杞的无公害化栽培/143
7.2大果枸杞的综合利用/168
……
序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春华秋实,农业综合开发已经在中国广袤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不俗的业绩;既为我国农产品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又为增加农民收人发挥了重要作用;既推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既为扭转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下滑的趋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又为创新我国农业投入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一项措施。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从1989年正式立项实施以来,作为发展自治区农业的一种新途径,在宁夏河套灌区、几大国营农场和山区部分市(县)全面展开,为宁夏农业丰收及农村经济的腾飞作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长期以改造中低产田、发展节水灌溉、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多种经营、推广科技成果为主要内容。在项目建设中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农、林、水、牧科技成果得到及时推广应用。
文摘 1.1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
十六大报告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有新突破,有突破才能有发展。一要突破在培育优势产业上。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其关键是解决好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各地由于地域、资源、气候等条件的差异,优势产业必然不尽相同,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产业重点,这样才能真正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特色。二要突破在产业区域布局上。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应从合理规划产业区域布局人手。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和产品区域布局;在农业生产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打破过去自求平衡的格局,加速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应根据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集中,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农业生产布局。三要突破在产品精深加工上。一些地方农业生产基础比较好,但产业化发展不快,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因此,既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分等定级、包装、储藏、保鲜等初加工和半成品加工,又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把初级农产品变为技术含量高、具有品牌优势、附加值高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