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码:29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62447209/9787562447207 ·条形码:9787562447207 ·版本:第2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质性研究方法健康及相关专业研究指南(第2版) |
 |
|
 |
质性研究方法健康及相关专业研究指南(第2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码:29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62447209/9787562447207
·条形码:9787562447207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万卷方法
内容简介 《质性研究方法健康及相关专业研究指南(第2版)》将系统阐述质性研究法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的类型及其具体应用,并附辅导练习。在目前国内研究者还不太熟悉质性研究方法的情况下,该书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人文学科类的研究生是非常好的教材,对研究人员则是非常好的研究工具书。
作者简介 普拉尼·利亚姆帕特唐(Pranee Liamputtong),澳大利亚墨尔本拉特罗布(La Trobe)大学公共卫生学校的副教授,执教于社会学和人种学学院,并在大学下属的母婴健康研究中心做过研究员。普拉尼对文化与社会对怀孕、生育和性健康的影响问题有着特别的兴趣,并已在相关领域发表了几部著作及多篇文章。她所著的三部关于这些问题的著作在健康领域广为应用:《我的40天:一本供健康专业人员提供生育服务的跨文化资源的书》(My 40 Days:A Cross—Cultural Resource Book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in Birthing Services);《亚洲母亲,澳洲生产》(Asian Moth-ers,Australian Birth);《在澳洲的亚洲社团的产妇和生育健康》(Maternity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in Asian Societies)(与Lenore Manderson合著)。
道格拉斯·艾子(Douglas Ezzy) 霍巴特的塔斯马尼亚大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学院的资深研究人员。之前他曾任教于拉特罗布大学的社会学和人种学学院,并且是该大学国家HIV社会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员,这个中心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机构。道格拉斯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个体和群体的意义和价值的社会构建。道格拉斯一直潜心于H1V/AIDs、精神卫生、工作和失业的社会学及宗教等的研究。他的文章发表在下述期刊上:《社会科学和医学》(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艾滋病的护理》(AIDS Care)、《质性社会学》(Qualitative Sociology)、《社会学》(Sociology)以及《社会学季刊》(Sociological Quarter)。他最近出版的著作包括:《叙述失业》(Narrating Unemploymerit)(2001)、《质性分析:实践与创新》(QualitativeAnalysis:Prattice and Innovation)(2002、2003)以及《实践女巫的骗术》(Practisingthe Witchcraft)(2003)。
郑显兰,重庆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她的社会兼职有: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重庆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以及《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委等。她主编出版的《现代儿科护理手册》获2001年度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并曾分别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进行为期2年和6个月的培训和访学活动。近年来,她先后出席在澳大利亚、荷兰、美国、瑞典、墨西哥、希腊等地举行的国际学术会,其在会上做的口头发言获得各方专家的好评,为国际医护界人士认识我国的护理研究现状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质性研究的背景
第1章 质性研究相关理论:传统与创新
质性研究的首要问题
实证主义
民族志
现象学
符号互动论
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
诠释学
结论
第2章 严谨、伦理与抽样
理论方法的严谨性
确保严谨的技巧
质性研究的抽样策略
理论抽样
结论
第二部分 质性研究方法的类型
第3章 深度访谈
什么是深度访谈
访谈的艺术性
访谈技巧
措辞“问题”
构建主题目录
探查
访谈的管理
访谈录音
转录访谈
深度访谈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结论
第4章 焦点团体
什么是焦点团体访谈
焦点团体的历史
为什么使用焦点团体
焦点团体作为方法
焦点团体的相互作用
参与者
多少个访谈小组,多少个参与者才足够
怎样招募参与者
奖励措施
协调员
记录员
记录小组讨论内容
焦点团体访谈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成功的焦点团体访谈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结论
第5章 非干预性研究方法
什么是非干预性研究法
为什么要运用非干预性研究法
非干预性研究法的历史
非干预性研究法作为一种方法
非干预性研究法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什么决定非干预性研究的好质量
结论
第6章 叙事分析与人生历程
为何使用叙事分析
叙事是什么
叙事导向访谈
叙事分析的类型
政治、伦理和叙事分析
生活史与叙事分析
叙事分析在健康与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结论
第7章 回忆工作
回忆工作是什么
为什么应用回忆工作
回忆工作的历史
回忆工作作为一种方法
回忆工作:过程
回忆工作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回忆工作资料能被归纳吗
回忆工作成功的决定因素
结论
第8章 民族志
什么是民族志
民族志能做什么
民族志的历史
民族志学者
作为方法的民族志
民族志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结论
第9章 参与行动研究
什么是参与行动研究
为什么采用参与行动研究
参与行动研究及行动研究
参与行动研究的历史
理论视角
作为一种方法的参与行动研究
参与行动研究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什么决定参与行动的质量
结论
第三部分 质性研究的应用
第10章 对易受伤害人群的研究
易受伤害人群和敏感性问题研究
资料收集的恰当方法
程序的敏感性
结论
第11章 在线:在网络空间做质性研究
在线
在线研究提供什么:在线研究的利和弊
访问在线参与者的方法:一些实践的考虑
网络空间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在网络空间的研究:方法和例子
兰吉论
第12章 理解质性资料:分析过程
研究设计与资料分析
第一步:识别分析的单元
内容分析
话语分析
后结构主义与符号学
扎根理论或主题分析
计算机辅助质性资料分析
伦理、政治和质性资料分析
第13章 质性研究计划书的撰写
什么是研究计划书
研究计划书的结构
撰写过程
一份成功研究计划的决定因素
结论
第14章 质性研究论文的写作
质性研究论文写作的特点
读者是谁
质性研究论文的组织结构
好作品:寻找什么
发表
质性研究类论文的评判标准
结论
第15章 结论——新方向
结束语
术语表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主要是为揭开质性研究,尤其是质性健康研究的神秘性而作。我们写作的这本教材,既包含对质性研究的实践性指导,又有对一些重要事件的理论性讨论。本书的目的是使那些着手从事质性研究的研究者通过努力,能完成从拟订方案、实施研究、分析结果到写出并出版报告的全过程。
在20世纪,生物医学取得了很多显著成果,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在疾病和健康方面的体验。然而,我们相信,我们的时代还有很多基本的问题不能单用生物医学来解决,因为从根本上讲,很多后现代社会的健康问题是关于意义和诠释的问题。例如,虽然我们在生物医学方面不断提高,我们已经理解了艾滋病在生物医学上是如何传播的,但因为社会的因素,因为很少的人能理解他们行为的后果,以及政府总是不情愿或者是在如何应对危机时很困惑,所以艾滋病毒感染和艾滋病至今仍然与人类为伴。
质性研究方法的焦点是揭示和诠释事物本意,它们提供一个老到的研究策略以让读者理解人们怎样,以及为什么采取一种特别的行动方式。再者,质性研究方法能够提供重要的政策方向,以及对某些重要政策含意的细节的理解。质性研究通常被看作是一种容易的选择,或者是作为对“硬的”统计学研究方法的辅助或先驱方法。然而,我们以为质性研究方法有其特有的重要性,它能使研究者开始涉人在情感、政治以及技术方面都极具挑战的意义的复杂性,那些对文化、多元文化、全球文化的复杂含义的理解和解释的挑战,正是当前现代健康领域争论的中心。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满足知识覆盖面广泛的公共卫生实践在21世纪的发展需要。
如果没有很多朋友的帮助,本书不可能出版。我们要特别感谢艾伦·凯莱赫(Allan Kellehear),是他一直相信我们的工作,并鼓励我们写这本书。普拉尼要感谢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Peterson)博士,他阅读了很多章节。感谢苏珊娜·伊迈姆(Susanha Yimyam)副教授,她从一开始就帮助普拉尼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资料管理和最终将所有章节排入此书。道格拉斯也要特别感谢桑迪·吉福德(Sandy Gifford),是她鼓励道格拉斯继续从事质性研究教学。
我们要感谢吉尔·莱恩(Jill Lane)对我们的一贯支持和对此书的发表所做出的奉献,感谢牛津大学出版社使我们的书得以出版。
文摘 第1章 质性研究相关理论:传统与创新
应用于健康领域的质性研究理论是完整的。理论对了解和获得实证质性研究及其实践是有用的。本章论述了一些指导并影响质性研究的传统理论。传统理论与具体的卫生领域的实证研究之间所存在的建设性的、强有力的互动由来已久。本章将继续就这一方面展开对话与辩论。
本章以回顾理论在实证质性研究中的角色开始。我们认为不同的研究项目在对理论的运用方式上是不同的,承认并接受这种理论应用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本章的其余部分介绍了指导和影响质性研究方法的理论。这些介绍本身并不充分,但目的是为了帮助研究者思考什么理论最适合于他或者她的研究。每一部分介绍了在理论中的一到两个关键概念,从其他角度对比了这些理论,并且例举了短小案例说明这些理论在健康和社会研究中的运用。
质性研究中存在大量的理论传统导向(Denzin,1997;Vidich and Lyman,1994)。我们选取了一些常用的并且在质性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如果这些理论没有一个符合你的具体研究,你还可能发现与你的研究更加相关的理论。我们讨论的理论传统包括:实证主义、民族志、现象学、符号互动论、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诠释学。
质性研究的首要问题
开展任何一项质性研究都需要首先澄清三组相互联系的问题:
该研究的理论框架是什么?
该研究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该研究的预期结果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逻辑上彼此紧密承接,而实践中,很多研究是从第二个或第三个问题开始展开的,在研究过程中再由此及彼。这三个问题相互联系而且都需要澄清,然而,哪个问题应优先考虑以及这三个问题该怎样回答取决于研究的目标。
道格拉斯·艾子关于失业人群的研究的理论框架出自于对符号互动论和叙事理论的融合。该研究旨在用这一理论框架来促进叙事理论。在该研究中,失业人士对失去工作的实质性的叙述其实处于次要地位,而首要(理论)目标是形成叙事理论。
与之相反,在一项关于HIV/艾滋病患者更换工作的研究中,研究的意图是为政府或社区部门提供信息以改善他们的服务(Ezzy et al.,1999)。工作更换的实质问题是该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选用的理论框架则是为了促成其达到研究目标的工具。那种强调潜意识力量的作用的理论,以及探查全球劳动力市场在艾滋病患者的工作经历中作用的理论,在此项研究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该研究发展了疾病、符号互动理论以及同性恋文化的理论框架。当一种理论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