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1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221085005/9787221085009 ·条形码:9787221085009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孙子兵法解读 |
 |
|
 |
孙子兵法解读 |
 |

基本信息·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1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221085005/9787221085009
·条形码:97872210850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学解读丛书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解读》讲述了:一部伟大的著作横空出世,势必会被后代的雄才大略者高高仰视。《孙子兵法》这部千古奇书带着弥漫的硝烟与战火,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展现出了它的不凡魅力。武者如曹操,文者如罗贯中,相距百年却因《兵法》而联系。何人才能登上历史的舞台,《兵法》会告诉你其中的奥秘。
作者简介 张向荣,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诗经学等。有《楚辞解读》(合著)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解读》为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总序 让文化经典开启生命的智慧
序言 历史中的王者之道
计篇第——兵者大道,胜从计出
作战篇第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谋攻篇第三——上兵伐谋,百战不殆
形篇第四——藏于九地,动于九天
势篇第五——奇正相生,出奇制胜
虚实篇第六——避实击虚,因敌致胜
军争篇第七——风林火山,勇者必胜
九变篇第八——随机应变,出神人化
行军篇第九——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地形篇第十——知天知地,所向披靡
九地篇第十——破釜沉舟,死而后生
火攻篇第十二——巧出奇计,谨慎发兵
用间篇第十三——五问俱起,上智为问
……
序言 让文化经典开启生命的智慧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知识总量差不多十年就增加一倍,而阅读调查显示青少年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更是帮助求知者打开了知识之门,有什么不明白的似乎Google一下就解决了。如此背景下,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要读的书实在太多了,我首先要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时代发展到今天阅读那些语言难懂、内容古典的著作,还有必要吗?
其实,这里似乎存在一个认知的误区,认为时代变了古典的著作就已经完全过时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经典著作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特别是那些文化元典著作,更是深蕴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命脉,是一个民族存续的文化基因。只要民族血脉延续着,这些著作就不会过时。虽然岁月流逝了几千年,当代人的生活也和古人有着极大的不同,但对生命价值的探讨是亘古未变的,古人的智慧完全可以借用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经典里看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学问,更是古人的永恒智慧和生命精神。
冯友兰曾经这样评价经典阅读:“阅读就是发现可能存在的世界,而这是人所能享受到的最为持久的乐趣。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对于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称谓的'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阅读古代文化经典,就好比是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直探人性本源的东西,与伟大的民族心灵实现最真切的交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命智慧,就像润物细无声的绵绵春雨浸润着人的心灵,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胸襟和眼界,修炼了意志和品格。
经典需要读,关键是怎样读。我们之所以策划出版这套《国学解读丛书》,就是要给那些渴望读书的朋友提供一个基本的阅读书目,借助于专家们的“解读”指导,开启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大门,接续起民族文化的血脉,给自己的文化生命带来充盈丰富的体验。名之为“国学”但并不是包含了国学所有的门类,主要选择了包含中国文化元典在内的人文经典。为了起到对阅读者的“导读”作用,方便读者阅读理解,除了包含同类书籍具有的导读、注释、经典原意等栏目之外,出版策划者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特别的栏目。比如:
当代阐释:在经典原意的基础上,从当代人的视域出发,将文化元典的阐释与当代阐释水平相契合,不做纯粹封闭式的自说自话式独语。惟有体现出“经典”的“当代性”,才是找到了重读经典的当下语境以实现其当代价值。这种阐释体现出了多元理解和当代精神,对青少年有励志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及多元思想。
国学故事、文化常识:“国学故事”与“文化常识”两部分内容,紧紧围绕着经典相关原文内容,或穿插讲述相关具体历史故事,或提炼一定的文化常识进行解释,对读者理解经典内容很有帮助和启发。
所有这些内容都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具体的帮助,也体现了我们这套“解读丛书”的个性生命。文化经典依然鲜活地存在于当代人的文化生存中,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追求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找到这个文化的契合点,打破时空界限,在众多作者富有创造的导读、评析、阐释中,古为今用,以今释古,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当代价值,凸显这套丛书的意义所在。
阅读经典才能把深厚的文化沉淀在个体的心灵中,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内化在我们的生命中,从而熔炼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实现文化生命的自觉,建设自己安身立命的心灵家园。
文摘 【国学故事】
兵者,诡道也:诸葛亮三擒孟获
作为中国的传统智慧,孙子兵法的应用在古代比比皆是。就以大家十分熟悉的《三国演义》来说,这本小说中的每一场战争、每一个计谋都有孙子兵法的影子。
而诸葛亮,就是三国故事中智慧的化身。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这句话,逐渐在历史中被浓缩成一个成语,即“兵不厌诈”。意思就是说,战争中可以无限制地使用计谋或诈术,谁胜谁负,就看谁的兵法更出神入化。
在三国故事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是“兵者,诡道”的精彩应用。蜀汉建兴三年,也就是公元225年夏天,诸葛亮通过强攻和智取双管齐下的方法,七次俘虏了西南蛮族的叛乱首领孟获,最终迫使孟获投降。这七次战斗中,最富诈术色彩的就是第三次。
故事发生在诸葛亮刚刚俘虏了孟获,还没有把他放回去的时候。
诸葛亮南征,时间恰好是5月。这时的西南边陲十分炎热,许多蜀汉的兵士都因此中暑且病倒了。于是,随军的医生找到统帅诸葛亮,希望他能想想办法。
古时候,没有我们今天的各种各样的避暑设备。除了把营帐设在阴凉的地方,找不到别的办法了。诸葛亮想了想,给军队下了一道军令,让士兵们重新安营扎寨。
新的基地选在了哪里呢?是一处背后靠着山,旁边靠着树林的地方。军队就在山的背阴面和枝繁叶茂的树林下安营扎寨了。果然,山的阴面,太阳在早晨和下午都照不到;树林里面,太阳在中午也照不到。士兵们都觉得凉爽无比,医生也称赞诸葛亮爱兵如子。
医生高兴了,谋士却紧张起来了。
诸葛亮一向称赞的蒋琬就很紧张,一看这依山傍林的地形就觉得不对头,赶忙去找诸葛亮,说:“丞相今天选的宿营地,恰好犯了当年先帝在东吴被打败的错误啊!”蒋琬所言,并不是多虑。当年,刘备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的时候,也是在一个依山傍林的地形扎下七百里连营。结果,刘备的连营被东吴将军陆逊放了一把火。因为靠着山,军队不容易疏散;又因为挨着树林,夏天特别容易着火,这把火把刘备烧了个全军覆没,狼狈地回到了成都。不久,刘备就心生郁闷而病死在了白帝城。
这一段惨痛的教训,不由得让蒋琬对诸葛亮的安排有些忐忑。
不料,诸葛亮不紧不慢地说:“我这样安排,其实是有意为之,你还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这时,诸葛亮命令兵士把在押的孟获请到面前来。问:“将军,这次被俘,你服气吗?”
孟获说:“当然不服!”
诸葛亮假装大怒,说:“领你看看我们汉朝军队的威武,你就服气了!”于是命令兵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