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542618733 ·条形码:97875426187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爱情书 |
 |
|
 |
爱情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542618733
·条形码:97875426187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个体言说丛书
·外文书名:A Seroll of Love
内容简介 毛喻原的《爱情书》是圣经体的个体言说,这是他对上帝敬畏而倾听内心的独白,这也是他把爱情的大海倒入我们的杯中,三如果你敬畏生活,《爱情书》会让你激动,如果你敬畏上帝,《爱情书》会让你温馨,三因为有人性与兽性搏斗,人类才会承载苦难,因为有灵性物性冲突,我们才会渴望爱情。
陈旧的生活需要一种崭新的说法,固定的秩序需要一种粉碎性的消解,已经背反了生活需要再来一次背反。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会微续一线希望,我们的生命才会展现一片生机,我们的忧郁才会发生一丝欢欣。而这就是《爱情书》写作的动机和出场的理由。也许,《爱情书》够不上什么,什么也不是,它只是蓄抑已久的心对这种说法、消解与背反所作的一种并不太令人满意的努力,尽管理《爱情书》作为一种思想与语言的馈礼,它只不过是有股离火甚遥的远水,但还是希望它会流入人们的心中,能成为一条永不会干涸的潜流。
媒体推荐 作者序
我感觉,我们有大疏忽、大遗忘,似乎在所有的时段人们都在忙,忙革命,忙运动,忙经商,忙攀位,忙赚钱。一句话,忙尘业。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忙尘业不好,因为尘业的成功直接关系到人们现实的满足和幸福,不存在好不好一说。我想说的是,这种忙法也许不对,这种忙的路径也许不妥,这种忙的一边倒倾向也许有问题,因为在魂看来,尘业的圆成需要非尘业的根基和功力,需要一种不在性的方略,更需要一种非物质性和非现实性的迂回,精神和观念的迂回。
这种根基、功力、方略和迂回,实际上就是指人们在思想领域、精神世界的一种撅具深度的打理和纠缠。但我始终认为,在纯粹的思想领域,我们实际上投入得很少,也拓展得很窄。尽管这个时代也不乏一些学理性的探讨和问题性的争论,但真正事关人之灵魂与心性的重大主题却是阙如的。明显的事实是,该说的没有说,不该说的却在肆意地聒噪。借用一位诗人的话来说,热点并不热,冰点在燃烧。那些真正应该出现的思想话题.其实是冷的,并且是彻底地冷,而那些完全不着边际的闲言碎语却在过节狂欢,热闹沸腾。
我认为,我们的存在遭遇了一种严重的匮乏。知性缺乏引导性的力量,情感缺乏归属性的指向。生活的源泉缺乏,目标缺乏,中介缺乏,过程缺乏,手段缺乏;精神的资源缺乏,符号缺乏,象征缺乏,隐喻缺乏,转换缺乏。概言之,凡属于灵性世界的一切都缺乏。而我相信,这个灵性的世界是完全可以给人心的安康、社会的和谐与存在的富有提供其前提、条件和保障的。
似乎一切都呈于、驻于、止于表象,而生活之背景和远景,世界之整体的构思和想象,人心之语言和语言之潜辞,那些不可见视,但却确实存在的关键性效素却反被蔽而不显,人为地消隐。我坚信:仅由此,一种铺天盖地、摄人心魂的不幸将会来临。事实上早已来临。只是人们蒙难而不觉,承灾而麻木,使用了障眼法、祛忆术,把不幸举过头顶,制造了不幸不在的假象;把苦难逐出记忆,炮制了苦难不显的自欺。但不管怎样,不幸和苦难总是存在的,并且在人们疯狂粉饰和制造幻觉的同时以一种更加隐蔽与加速的方式在不断地积累、扩大和恶化。
也许,这是一个只地不天.只阴不阳,只人不神,只肉不灵,只欲不思,只俗不圣的时代,所以,一切都陷入了一种物欲的循环、世俗的轮回、野蛮的摇摆和罪恶的徘徊。那么,我们又如何由在趋于不在,由此及彼,由“这个”跃向“那一个”,逃脱此既定的厄运呢?我们如何才能使几千年梦魇般过来的“童话”又不致几千年童话般地梦魇过去呢?显然,传统的“文化理念”与“思想模式”已无法形成此挽救的法力,这无疑需要一种异质契入式的精神力量,需要一种垂直投注式的灵性天启,需要一种自下而上的跃升,更需要一种从上而下的君临,一种上升之后再返还的辐射与普照。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陈旧的生活需要一种崭新的说法,固定的秩序需要一种粉碎性的消解,已经背反了的生活需要再来一次背反。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会微续一线希望,我们的生命才会展现一片生机,我们的忧郁才会生发一丝欢欣。而这就是(爱情书>写作的动机和出场的理由。也许,(爱情书>够不上什么,什么也不是,它只是蓄抑已久的心对这种说法、消解与背反所作的一种并不太令人满意的努力。尽管我知道,《爱情书》作为一种思想与语言的馈礼,它只不过是一股离火甚遥的远水,但我还是希望它会流入人们的心中,能成为一条永不会干涸的潜流。
目录 爱情书
第1章 爱是什么?
爱是世界万物的目的、意义和核心,是已在之底火和未在之引导;是希望的幽冥区,是绝望之海中的一座灯塔,是迷途之上的一块路标。
第2章下 爱在人才在
如果爱不存在,人就会丧失记忆尹所有灼人的风景;如果爱不存在,人就不会让无期的痛苦有一个终止,生命的愁绪脱不会有一种骤降的顿失。
第3章 人爱的前提
……
文摘 书摘
加深着人之爱的体验, 53这种体验令人惊异折服,因为此种体验乃是人的灵魂中一种为了别人、通过别人,并且总是与别人一道共生同死的情感。 54克莉斯特娃说过,热情奔放的爱与其说是与和谐、幽静的文明相匹配,还不如说与相爱者的颠狂、崩溃与分离相一致。 55在人类脆弱之爱的火山之巅,总是经历着一种死亡与再生的殊死搏斗。 56在此意义上,爱是一种危险的惊人之举,它要么埋葬昏庸的生命,要么让陈旧的生活获得新生。57真正的爱绝不会重复过去生命的既定轨迹。 58它定会给人开拓出新的感觉层面和思想层面,进而去接近一种对于无限之善的认知,最终拥有一种可能持爱的保证。 59爱不仅是一个精神的范畴,它更是一个有神论的范畴,因为在爱中,正是神向人提供了爱的源泉和动力。 60在缺乏对人的有限性认知的背景中,爱极有可能是一种肉欲之巧妙的伪装。 61在同一背景中,爱不仅不能成为一种爱之秩序的自然表现,甚至连一种感情冲动的自然秩序也难以维持其经久。62因为无神的爱缺乏爱的内在要素和强大动力。 63爱情肯定包含有肉欲的要素,但肉欲却绝对没有爱情的成分,因为肉欲属于人的无神背景的一种纯感官水平的生理性狂欢,而爱情则更多属于人的有神论背景的一种精神层次的灵魂震荡和陶醉。64今日时代已非同于古代社会,人的精神的意识的进化已远远大于人的生物的自然的进化。 65如果说以前人们相互的吸引和爱恋主要取决于体液、气味、形貌、财富和地位的话,那么今天人们的爱情则更多取决于一种文化,取决于一种精神的品味和思想的内涵。66舍勒说,爱不仅仅是对象,也不仅仅取决于对象,它是“灵魂与上帝亲切交谈”的共同参与的主体。 67爱的旨趣与欲求的范围天壤有别,因为一切欲求都会在获取所求之物的过程中以及在自身的满足中耗竭。
帕斯卡尔曾说过一句让人难以置信的话,“爱即理性”,甚至把此视为一种生活的基本定律。 2不加分析,人们肯定会对此提出异议,但细想起来,此说也不无道理。甚至有某种极深的内涵。 3在帕斯卡尔看来,对象首先出现在爱的过程中,其次感知,再其次描摹它们,然后理性才对它进行判断。 4然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爱是盲目的,爱是迷茫的,爱是昏聩的,一句话,爱是不明智的。即是说爱与理性是相悖的。 5在我们看来,只有浅薄之辈才会以如此简单的方式看问题。 6实际上,爱和理性,这两者不但不矛盾,而且它们还有着一种最内在和最深刻的互动关系。 7正如歌德所说,“人们只能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