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页码:26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109138321/9787109138322 ·条形码:978710913832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跟芦老师学看猪病 |
 |
|
 |
跟芦老师学看猪病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页码:26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109138321/9787109138322
·条形码:97871091383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跟芦老师学看猪病》第一章为绪论。为了避免哲理化,枯燥化,将第二章“诊断方法论”分为五个小节讲解,每节都有生动事例穿插其间,更贴近养猪人。第三章,通过24个典型病例的分析,学习如何应用方法论去认识猪病,提高诊断水平。鉴于病理诊断的重要性,第四章论述了如何搜集辨认病理解剖信息。第五章,介绍了本人持有的二十五种常见疾病诊断的经验标准。第六章,介绍了常见病的经验治疗。第七章,论述怎样培育健康猪群。最后,附录近年有关认识疫病流行的小作,方便读者既学习看病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习如何从全局,从宏观上把握疫病,从而防患于未然。最后还附录了作者拍摄的大量的临床图片与病理图片,便于直观学习与临床参考。至于症状鉴别诊断,有许多相关书籍参考,故不专述,以求简明。
书中谈了许多经验,如经验诊断、经验治疗,都是从个案中归纳来的。在归纳的过程中,归纳的对象会增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可以扩大,没有拘束性,这些经验的可靠性是或然的。尽管如此,可靠程度仍然是很高的,但又非百分之百。这就是思维的规律,读者务必注意。
第七章中的许多论点是在演绎的思维下完成的,如“有猪就有病原微生物”、“猪场内存在疫病流行的必然条件”、“猪场的防疫重点在猪场内”等是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没有扩大的条件下完成的,故其可靠性是确实的。这同样是思维的规律,也是读者务必注意的。
作者简介 芦惟本(曾用名卢惟本),男,1942年生,196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兽医专业(五年制)。于1968年创建了湖北省最大的兽医院,门诊、住院的马牛每日达一二十头,许多县市与部队都慕名送马牛就诊,影响甚大;1980年欧共体兽医代表团慕名前往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兽医院设有室内室外诊疗室、手术室、中西药房、常规检验室、生化检验室、血清学检验室、病理检验室、细菌检验室,配有X射线检查仪、眼底检查仪等设备。 1990—1994年任广三保养猪公司、英伟预混剂公司顾问。此后,工作重心与研究方向转向猪病与猪场管理,倡导福利养猪,极力推进中国养猪业的数字化建设。现任湖北共富牧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成都泰丰畜牧新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贺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湖北蓝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顾问。 1987年评为高级兽医师,1990年出版《家畜症状鉴别诊断》一书(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30万字),2007年出版了《中国福利养猪》一书(与他人合著),在国内一级期刊发表以“养猪业呼唤顶层设计”、“猪免疫谱与免疫程序的制订”等论文70余篇。
编辑推荐 《跟芦老师学看猪病》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
英文缩写与符号的汉语释义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诊断方法论
第一节 怎样建立诊断
一、疾病信息的收集
二、临床信息的处理与建立诊断
第二节 更深刻认识病理损伤与症状
一、病损轨迹论
二、病损症状与生态环境结合论
第三节 检验诊断回归临床论
一、正确认识检验诊断
二、读懂检验报告的必备知识
三、主要传染病检测方法的选择
四、选择检测方法的基本原则
五、判读检验诊断报告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追查病因论
第五节 个体诊断应升华为群体诊断
一、具备群体诊断的意识与警觉性
二、详尽占有信息,个案互补
三、特别注意初发病猪的病损,有助于找到原发病
四、建立病尸剖检制度与病历档案
第三章 病案介绍
第四章 如何搜集辨认病理剖检信息
第一节 主要器官的生理解剖要点
一、胃
二、小肠
三、大肠
四、肝脏
五、脾脏
六、肾脏
七、膀胱
八、心脏
九、肺脏
十、胸腺
十一、扁桃体
十二、喉
十三、淋巴结
十四、肾上腺
十五、脑
第二节 死征的识别
第三节 重要脏器病变识别
一、腹膜病变
二、肝脏病变
三、脾脏病变
四、肾脏病变
五、膀胱病变
六、胃的病变
七、小肠病变
八、大肠病变
九、心脏病变
十、淋巴结病变
十一、脑组织病变
第四节 肺脏的病变
一、正常的肺脏
二、肺脏的基本病理变化
三、肺部病理剖检诊断要点
第五章 常见传染性疾病诊断的经验标准
第一节 猪瘟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二节 伪狂犬病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三节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四节 日本乙型脑炎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五节 细小病毒病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六节 圆环病毒病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七节 传染性胃肠炎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八节 流行性腹泻
第九节 轮状病毒腹泻
第十节 猪流感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十一节 口蹄疫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十二节 病毒性脑心肌炎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十三节 猪传染性脑脊髓炎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十四节 李氏杆菌病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十五节 猪链球菌病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十六节 副猪嗜血杆菌病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十七节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十八节 巴氏杆菌病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十九节 支原体肺炎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二十节 支原体性浆膜炎
一、病史
二、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二十一节 猪梭菌性肠炎
一、病史
一、临床症状与病损
第六章 常见疾病的经验治疗
第七章 怎样培育健康猪群
附录
后记
……
序言 芦惟本老师集四十余年之临床经验撰著了这本如何学习诊断猪病的专著,在猪病肆虐当今今值得养猪人研读。
在众多疫病流行之时,为什么防治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死亡率居高不下?诊断思维的混乱是重要的原因。诊断不清,何言防治?芦老师以切身的诊疗经验,用大量生动的案例与临床图片讲述了怎样应用正确的诊断思维去看猪病,帮助养猪人从疫病桎梏中突围。
有关猪病的著作众多,但是引导读者建立正确的诊断思维达到正确诊断目的的书,尚无它著。它的出版无疑有助于提高国人的养猪水平,有助于养猪业的持续和谐的发展。
谨作此序以记之。
文摘 第四节 追查病因论
诊断明确后诊断思维不应停止,追究引发疫病的病因,是更高层次的诊断思维。
病因无非内因与外因,内因是指猪体的防卫功能与自稳功能;外因是指能导致猪发病的一切外界环境因素,包括有生命的环境因素与无生命的环境因素。前者包括生物(猪猪之间、人、飞禽、猫、狗、牛、羊、啮齿类、寄生虫等)、微观生物(体外微生物与体内微生物),后者包括气温、空气、栏舍、饮水、饲料、生存空间等。
在所有环境因素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病原微生物,特别是近几年疫病肆虐,人们对病原微生物关注有加,猪群一有病就自然想到是某某病毒或某某细菌。诚然,病原微生物是引发猪疫病的病因,如果将这种思维固化,那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任何病原微生物都最终会与易感物种进化为稳态,即和平共处。一旦进化到此阶段,人们再将某病原微生物看成是该疫病的最终病因就是偏颇的,人们应该去寻找那些打破猪与病原微生物稳态的因素,那才是真正的病因。应该认识到疫病是病原体、宿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生态与进化的动态过程。
正是在这一系统进化理论思想的指导下,笔者形成了逢病追究病因的理念。在此理念下完成了看似不能完成之事,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与治愈率。
绪论中提到的某独立连猪场母猪发生胃炎的案例就是逢病追究病因的典型。若非如此,谁能将胃炎与缺钙联系起来?谁能将胃炎的治疗与放牧联系起来?当人们看到多头母猪发病时,是否又会与传染病、寄生虫病联系起来?根本就未怀疑到环境因素是本病的最终病因呢?
后记 书是写完了,如释重负,又感愈荷倍增。何以至此?是文不实乎?图不明乎?均非也!渔网撒开了,要靠一根网绳来收网,洋洋几十万言就依准一个“常”字了得。敬爱的读者能收好网吗?能读懂这个“常”吗?
“常”就是常理,就是常规,就是平常之心态,总之,“常”就是客观的规律,“常”就是健康的心理与正确的思维活动。
书中所言的诊断思维是平常的思维规律,所列的病案是常睹的病例,所谈的经验是常人的经验,所针对的问题是常见的问题。总之,都是一个“常”。当人们把身边的“常”解透了,事情就好办了。
疫病发生了,不必惊慌失措,它是“动静有常”的体现;猪价低迷,不要灰心丧气,行情利好,不可忘乎所以,它同样是“动静有常”的平常之事。持乎常之心方可应对自如。
生产上出现了问题,要在平常工作中找原因,千万不可做“日用而不知”的愚奴。看惯了的现象,用惯了的操作方式方法,日用的栏舍设施往往是症结之所在;练就“彰往而察来,显微而阐幽”、“拔茅茹,以其汇”的洞察力是读者应特别注意培育的必备素质。
发生了新疫病,不可违悖常理妄想,更不可以新病概括所有的疾病。猪一病原微生物系统是进化的系统,是一个以稳态为表征的变化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