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男性气概

2010-04-06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页码:38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44707431/9787544707435 ·条形码:9787544707435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男性气概 去商家看看
男性气概 去商家看看

 男性气概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页码:38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44707431/9787544707435
·条形码:978754470743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人文与社会译丛
·外文书名:Manliness

内容简介 《男性气概》被称为首部研究男性气概的专著,博采科学、文学和哲学论述。男性气概,主要见于男性,恶男与绅士均可具备,亦常与偏激、无理性和野心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性别中立社会"不喜欢这种东西,却又无法摆脱它。
作者简介 哈维·C.曼斯菲尔德(1932— )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政府教授,施特劳斯学派重要人物,研究领域涉及埃德蒙·柏克与政党本质、马基雅维里与间接政府的发明、执行权理论的发明与发展等,同时也是马基雅维里著作的翻译者。主要著作有《政治家与政党政府》(1965)、《自由主义的精神》(1978)、《马基雅维里的新范式与秩序》(1979)、《驯化君主》(1989)、《美国的宪法灵魂》(1991)、《马基雅维里的德性》(1996)。
媒体推荐 这部作品是一次经过深入思考的尝试,它推动我们更清醒地思考我们是谁,思考我们自由主义社会的未来何在。
  ——玛丽·尼科尔斯
它提出的问题时刻困扰着我们,但绝不乏趣味。这本书要阐释许多非常重要的东西,值得被广泛地阅读,争论与思考。
  ——戴维·布罗米奇
这本书别致有趣,视角深刻独到,让人耳目一新……读者们将感激作者的坦率与勇敢。
  ——《旗帜周刊》
编辑推荐 《男性气概》考察了男性气概的多种层面,从粗鲁到暴虐,从骄傲自大到老谋深算,兼及它在不同的历史名人身上的表现,以至女权主义运动对它的重新诠释。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性别中立社会
第二章 流俗看法中的男性气概
第三章 具有男性气概的坚定主张
第四章 具有男性气概的虚无主义
第五章 女性的虚无主义
第六章 具有男性气概的自由主义者
第七章 具有男性气概的德行
结论 未得到应用的男性气概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序言 这本书关于男性气概。那是什么?最好从我们熟知的例子说起:我们的体育英雄数不胜数;玛格丽特·撒切尔,英国首相,我们这个时代最强力的女人(什么?!一个女人具有男性气概?);哈里·杜鲁门,他说过“我责无旁贷”;汉弗莱·鲍嘉,他在影片《卡萨布兰卡》里扮演的里克自信而愤世嫉俗——那是在“酷”这个字眼发明之前的酷;2001年9月11日纽约那些勇敢的警察和消防队员。男性气概寻求和欢迎戏剧性,它偏爱战争、冲突和冒险。当惯例无济于事、当计划最终泡汤、当试图用现代科学的成果理性地控制一切但结果漏洞百出之时,男性气概或者带来变
文摘 第一章 性别中立社会
如今“男性气概”这个词显得迂腐而过时。我们正在将英语变成性别中立的语言,而男性气概却表现了某一个性别的特征,这样看来它所描述的似乎正是我们所要攻击的敌人、我们所要清除的罪恶的本质。最近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我大学的校友杂志打来的,他们要对我以前的一个老师致以敬意,并征求我的意见。我脱口而出回答道:“令我们所有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男性气概。”电话那边一阵寂静,最后那个女性的声音问我,“您可以想到别的词吗?”
现在我们避免用Man(男人)指称两性,甚至在“人权”(rights of man)这个被美国一度奉为圭臬的闪光字眼中也是如此。所有和man有关的字眼都被重新考虑并得到了修正。Mankind(人类)变成了human-kind,man of the year(年度人物)变成了person of the year,等等。但是即便当“man”仅指男性,“manly”(具有男性气概的)的存在似乎依然矫揉造作,并且依然威胁着我们这个新的社会。具有男性气概的人代表的是一种他本该贬低的不当态度。
如今将语言变成性别中立表现了我们民主制度的抱负。一种性别中立的语言意味着一个性别中立的社会,这标志着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出现了一个四处弥漫的变化。我们的社会已经接受了性别之间平等化的实践,而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变化的广度和强度。在已知的人类历史上,这种变化从未发生过。平等的原则诞生于近代,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而平等在性别上的应用却是很晚才出现的,我们可以看到,即便生活在民主制度下的人们也长期忽略了性别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等。但是现在我们已经不再接受民主与不平等之间的不一致了。业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已经不仅仅是调整法律从而保障女性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一些女性要求法律以肯定的方式赋予她们在竞争中的优势,归还她们之前被长久地排除在外,甚至没有准备好接受的东西。但是那种(并非为所有女性接受的)调整,即便对于它的倡导者来说,也是暂时性的和过渡性的。即使仅仅为了维持这样的法律并使它良好地运作,我们也需要新的态度和新的行为方式。长远的目标——不管在多久的未来——是一个性别中立的社会。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性别中立社会”是什么意思。
让我试着从如今各种不同的思考中给出一个答案,同时暂时让问题保持简单。性别中立在理论上是指从性别差异中进行抽象,从而使工作和职业(尤其是后者)对两性同时开放。不管你的性别以前如何决定你的机会,现在这一点必须要被看作与机会无关。那么你
……
后记 英文里的manliness大概可以与中文里的“阳刚之气”、“大丈夫气魄”、“男子汉气概”对应,或者像这里译成的“男性气概”(选择这个译法是因为它更能表现与性别的关系,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更中性一点——可好可坏)。当我在2006年应彭刚老师之约开始翻译曼斯菲尔德那时刚刚出版的《男性气概》时,第一反应是“有趣”,这位大名鼎鼎的政治哲学教授怎么会写这样一个题目?同时我倒也能够理解男性气概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需要专门写书来讨论的问题,因为当曼斯菲尔德抱怨男性气概在西方逐渐淡出日常用语的同时,我感到这个词在中国也逐渐失去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