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医学 >

医方经权

2010-04-06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0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807630579 ·条形码:9787807630579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医方经权 去商家看看
医方经权 去商家看看

 医方经权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0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807630579
·条形码:97878076305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医方经权》中的“医方”就是医疗疾病之处方,本是导源于“汤液”,历代相传伊尹制“汤液”,著有《汤液经》,但其书已散佚无传,直至1948年,有华阳刘复补修、成都杨师尹考次之伊尹《汤液经》,是刘氏一钱阁镌传的版本,至其考次是否正确,姑且不论。尝读皇甫士安甲乙经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据士安言则《汤液经》全文已在仲景书中,惟仲圣《伤寒杂病论》之自序则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所谓“古训”所谓“众方”似不仅指伊尹一人汤液一经至为明显,是则自汤液经亡佚后,只有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为集汉代以前医方之大成,这些“经方”(亦称古方)允为医方之鼻祖,然则后世医药文献咸推仲景书为汤液家鼻祖,或称仲景为方书元始家,实属不为无据,余如唐代之千金外台也称古方,自宋代以后诸方则称“时方”。
作者简介 张汉符(1893-1966年),别号汉父,祖籍广东新会。
生前任广西中医院(1963年改为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中医师、广西南宁市政协委员。
编辑推荐 《医方经权》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上编 经方类
一、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一例(3)
二、桂枝加葛根汤治愈太阳中风病涉阳明一例(5)
三、桂枝加葛根汤治愈太阳风邪初传阳明一例(7)
四、桂枝加附子汤治愈阳虚感风一例(8)
五、葛根汤治愈太阳阳明寒热下痢的疗效(9)
六、葛根黄芩黄连汤治愈暑湿下痢一例(11)
七、运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治愈小儿腹泻一例(12)
八、麻黄汤治疗正令伤寒一例(13)
九、麻杏石甘汤加味救治麻疹内陷热毒攻肺的显效(15)
十、五苓散方之疗效(例一)(16)
十一、五苓散方之疗效(例二)(17)
十二、小柴胡汤治愈初秋感冒邪客少阳一例(19)
十三、小柴胡汤治疗黄疸(传染性肝炎)的疗效(21)
十四、小柴胡汤治愈热人血室一例(23)
十五、小柴胡汤治疗寒热肋痛(肋膜炎)一例(25)
十六、小柴胡汤治愈少阳伤寒夹有蓄饮的疗效(26)
十七、加减小柴胡汤治愈热饮冲肺(胸膜炎)的实效(28)
十八、大柴胡汤治愈肠伤寒(肠热症)的疗效(例一)(30)
十九、大柴胡汤治愈肠伤寒(肠热症)的疗效(例二)(32)
二十、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愈产后类疟一例(34)
二十一、白虎加人参汤治愈妇人新产后阳明热病一例(35)
二十二、白虎汤方治愈暑热病一例(37)
二十三、白虎汤治愈胃热上干口腔起泡糜烂一例(39)
二十四、大承气汤治愈阳明腑实的疗效(40)
二十五、大承气汤治愈阳明热痉一例的良效(42)
二十六、理中汤方治愈中寒腹痛泻痢的疗效(43)
二十七、理中加大黄汤的疗效一例(45)
二十八、理中汤加吴附治愈霍乱一例(46)
二十九、四逆汤救治感冒误药直陷少阴的疗效(47)
三十、真武汤治愈阴虚阳越的良效(51)
三十一、真武汤对阳虚肿胀的疗效(例一)(53)
三十二、真武汤对阳虚肿胀的疗效(例二)(54)
三十三、黄连阿胶汤之疗效(例一)(55)
三十四、黄连阿胶汤之疗效(例二)(57)
三十五、乌梅丸治愈肝风犯胃吐蛔一例(59)
三十六、乌梅丸治愈肝虚眩晕的疗效(61)
三十七、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疗效(例一)(63)
三十八、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疗效(例二)(65)
三十九、白头翁汤对产后赤痢的疗效(66)
四十、麻杏薏甘汤治愈风湿病类似蛤蟆瘟的疗效(68)
四十一、防己黄芪汤之疗效(例一)(69)
四十二、防己黄芪汤之疗效(例二)(71)
四十三、乌头汤治愈历节风的良效(73)
四十四、射干麻黄汤之疗效(例一)(75)
四十五、射干麻黄汤之疗效(例二)(77)
四十六、千金苇茎汤治愈严重百日咳的疗效(78)
四十七、附子粳米汤的疗效一例(80)
四十八、泽泻汤治疗支饮的奇效(82)
四十九、当归芍药散合白头翁汤治愈胎死腹中的奇效(87)
五十、温经汤方的疗效一例(90)

下编 时方类
一、银翘散加减治愈暑湿伏邪为新感诱发一例(95)
二、加减银翘散对温热初人营分的疗效(96)
三、加减银翘散治疗风温夹湿邪侵营分的疗效(98)
四、甘露饮治愈温热病中焦蕴热未清涉及下焦一例(100)
五、清营汤加减治疗暑人心包的实效(102)
六、清官汤治愈风温病逆传心包一例(105)
七、清官汤加减治疗伏暑噎嗝的奇效一-(106)
八、运用加减清宫汤治愈湿温邪人心包一例(108)
九、清宫汤治疗温邪热人心包的疗效(110)
十、三仁汤之运用加减治疗半年腹痛半月痊愈一例(112)
十一、清络饮治愈伏暑头痛一例(114)
十二、杏仁汤对伏暑类疟的处理(116)
十三、草果知母汤的疗效一例(118)
十四、青蒿鳖甲汤的疗效一例(120)
十五、青蒿鳖甲汤治疗温热病邪伏下焦一例(122)
十六、加味五苓散加寒水石方的疗效(124)
十七、三甲复脉汤处理风邪暑热杂感误汗致变的疗效(126)
十八、三甲复脉汤合生脉饮治疗温病误汗的疗效(128)
十九、三甲复脉汤加减治疗产后温病误汗一例(130)
二十、加减三甲复脉汤处理肺病咳嗽咯血的疗效(132)
二十一、加味济川煎治愈小便频数不能忍耐的疗效(135)
二十二、加味虎潜丸治愈严重痿证一例的介绍(137)
二十三、虎潜丸加减一方同时治愈三种痼疾的奇效(140)
二十四、虎潜丸加减治愈骶胯疼痛(坐骨神经痛)的疗效(143)
二十五、地黄饮子疗效的介绍(146)
二十六、资寿解语汤疗效的介绍(149)
二十七、独活寄生汤治愈痛痹一例的介绍(153)
二十八、三痹汤方治愈急性严重痛痹的介绍(155)
二十九、三痹汤治愈严重痛痹之又一例(157)
三十、清肝凉降汤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疗效(158)
三十一、加味凉膈散治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160)
三十二、理中地黄汤处理小儿慢脾风的疗效(162)
三十三、理中地黄汤治愈痢疾严重坏病的介绍(164)
三十四、逍遥散治愈妇人血症(子宫肌瘤)的疗效(167)
三十五、逍遥散治愈妇人症块(子宫肌瘤)的疗效(169)
三十六、圣愈汤加味治愈症病一例的介绍(170)
三十七、补中益气汤治疗外踝闪挫微伤误药致病一例(172)
三十八、清暑凉肺汤治愈暑热侵肺下迫膀胱的疗效(174)
三十九、十味补心汤治疗神智失常痴呆乱语的介绍(177)
四十、逍遥散加减治疗神经错乱的效验(179)
四十一、清暑益气汤治愈感暑误治正虚邪困一例(181)
四十二、五物香薷饮加味对暑伤元气的疗效(184)
四十三、犀角地黄汤之疗效(例一)(188)
四十四、犀角地黄汤之疗效(例二)(190)
四十五、托里排脓汤之疗效(192)
四十六、荆防败毒散之疗效(194)
四十七、圣愈汤之疗效(例一)(196)
四十八、圣愈汤之疗效(例二)(198)
四十九、升麻葛根汤之疗效(例一)(200)
五十、升麻葛根汤之疗效(例二)(202)
……
序言 “医方”就是医疗疾病之处方,本是导源于“汤液”,历代相传伊尹制“汤液”,著有《汤液经》,但其书已散佚无传,直至1948年,有华阳刘复补修、成都杨师尹考次之伊尹《汤液经》,是刘氏一钱阁镌传的版本,至其考次是否正确,姑且不论。尝读皇甫士安甲乙经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据士安言则《汤液经》全文已在仲景书中,惟仲圣《伤寒杂病论》之自序则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所谓“古训”所谓“众方”似不仅指伊尹一人汤液一经至为明显,是则自汤液经亡佚后,只有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为集汉代以前医方之大成,这些“经方”(亦称古方)允为医方之鼻祖,然则后世医药文献咸推仲景书为汤液家鼻祖,或称仲景为方书元始家,实属不为无据,余如唐代之千金外台也称古方,自宋代以后诸方则称“时方”。
伤寒金匮为方书之祖,后人在它的基础上触类而扩充之,是以医方自古迄今多至不可胜数(约有60000首以上),然皆不能越出经方之规范,盖前人作之,后世因之,创始者每难为力,后起者较易为功也。此60000余首医方都是先圣后贤之经验结晶,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何必自逞才华斤斤于自制方剂为,我们也应当如仲圣之博采众方,但必须在审问、慎思、明辨之间做好辨证论治,通过四诊八纲,认清脉证,对证用方,施以治疗,或从而权衡加减,化裁运用。采取前代圣贤已验之成规,细为斟酌而用之,收效不亦易乎?若执板方以治活病,则非余之所敢知矣。
文摘 二、桂枝加葛根汤治愈太阳中风病涉阳明一例
宋老太,62岁,本市人,住巩阁巷,宋文同之母,1935年冬。
症状:头项强痛,恶风发热,面赤微汗,身肢疼倦,脉象浮缓而长,此属太阳中风病涉阳明之候,拟与桂枝加葛根汤方主治。
淡葛根四钱嫩桂枝二钱杭白芍二钱粉甘草钱半生姜二钱大枣四枚(劈)
清水400ml,先煮葛根至320ml,去上沫,加入诸药煮至120ml,去渣温服。
本例服药后温覆得汗而愈。
《大论》日:“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又日:“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大论》中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均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均以葛根为主药。可知葛根是项背强的主药,所以恽铁樵氏谓葛根之药位在项。《本草经》言:“葛根主治消渴,退大热,能起阴气(起阴气即输送津液上达之谓)。’’李东垣谓:“葛根为阳明药,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以生津液而解肌热。”原是同一意义,简单地说,葛根即是解肌退热生津的主要药品。本例虽然没有项背强几几的象征,但是有恶风自汗,又有面赤脉长的表现,是太阳中风病涉阳明,而不是太阳与阳明合病。太阳、阳明,“寒”、“燥”之别也。太阳本气是寒,故太阳解肌须用桂枝,阳明本气是燥,故阳明解肌须用葛根,所以主以桂枝加葛根汤方,即收到一剂而愈的捷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