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小说 >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

2010-04-06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页码:30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7802252261/9787802252264 ·条形码:9787802252264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 去商家看看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 去商家看看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页码:30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7802252261/9787802252264
·条形码:97878022522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小说十八史略

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作者陈舜臣,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西方、中东、远东都在重组社会秩序,各个文明都处在前所未有的动荡、变革和发展中。这个时期诞生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的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老子、孔子……世界文明群星璀璨。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较其他文明国度更是辉煌。这个血与火相涤荡的历史时期,保持着原始的野性和活力。在诸侯争霸兼并的刀光剑影中,诸子峰起,道家、儒家、法家、阴阳家、墨家、农家、兵家……异彩纷呈,华夏文明的丰富性、包容性令人惊叹。
这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人们追求个人价值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而令后人瞠目结舌的,是他们个人实现之手段,尤其是政治领域。陈舜臣先生以其独特的历史敏锐力,揭示了春秋战国的历史真相:一向传为美谈的管鲍之交,实际情形不过是他们出道时就安排好的互惠谋略;历代令人哀怜的美女西施,竟然是范蠡精心培养的间谍;苏秦张仪的同窗之情,不过使相互知根知底,而丰富了他们争斗的卑劣;更令人叫绝的是,在吕不韦的精心运作下,还处于胚胎时期的儿子,就提前预定好了秦国王位……
凡此种种,陈舜臣笔下的春秋战国,让读者期待,令学者惊奇。

《小说十八史略》出版后三十多年间在日本畅销不衰,前后再版四十多次,销量高达两百多万册,被誉为"中国权力游戏的白皮书",也是了解中国历史必读的史学经典。
1、权力争斗写得非常狠,可谓"中国权力游戏的人性白皮书"。
2、历史细节着眼,采用大量民间史料,弥补正史的不足,非常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
3、《两宋王朝》全面展示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和文化空前繁荣景象。
一向传为美谈的管鲍之交,实际情形不过是他们出道时就安排好的互惠谋略。
苏秦张仪的同窗之情,不过使相互知根知底,而丰富了他们争斗的卑劣。
历代令人哀怜的美女西施,竟然是范蠡精心培养的间谍。
在吕不韦的精心运作下,还处于胚胎时期的儿子,就提前预定好了秦国王位……
作者简介 陈舜臣,日本著名历史学小说家、作家。1924年生于日本神户,祖籍中国台湾。1961年以小说《枯草之根》荣获日本第七届江户川乱步奖一举成名;之后发表《三色之家》《弓屋》《愤怒的菩萨》等小说,以严谨的结构和独特的风格确立了在日本推理文学界的地位。1968年以《青玉狮子香炉》获得代表日本大众文学最高荣誉的直木奖。此后开始转向历史小说创作,先后出版了《小说十八史略》《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耶律楚材》《秦始皇》《郑成功 》《成吉思汗一族》《鸦片战争》《诸葛亮》《秘本三国志》等历史小说名篇,以其博学多识和丰富的想象,赢得广泛赞誉,一次次掀起日本读中国史的热潮,由此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小说大师。
身居海外,远观国史,成就了陈舜臣独特的历史小说风格。他也是日本文艺界近四十年来得奖最多的实力派畅销作家,曾先后获得“江户川乱步奖”“直木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每日出版文化奖”“神户市文化奖”“读卖文学奖”“吉川英治文学奖”等日本文学大奖。1992年,陈舜臣获日本文化界的至高荣誉“朝日奖”。
《小说十八史略》是陈舜臣最有影响的史学巨作。该书以日本最为推崇的中国历史启蒙著作、宋代学者曾先之编纂的《十八史略》为底本,以独特的史家光眼光和鲜活的小说笔法,描绘了中国从远古到两宋王朝衰落的四千多年历史,堪称一部独具风格的简明中国通史。全书从历史细节着眼,深入历史核心,透视历代帝王权力法则,贴近古人日常生活,惊险动人的权术谋略和安身立命的生存智慧贯穿始终,真正扣住了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历史的核心关键。
编辑推荐 这个血与火相涤荡的历史时期,保持着原始的野性和活力。
群雄逐鹿咄咄逼人,战火纷飞热血澎湃,百家争鸣纵横捭阖……
《春秋战国:戈马钟鼓杀与盟》由著名历史学家柏杨倾情推荐,在日本再版四十多次,销量高达两百多万册,被誉为“中国权力游戏的白皮书”。

采访陈舜臣
时间:2009年1月
地点: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东滩区 陈舜臣家中
采访者:李达章
摄 像:李传弈
被采访者:陈舜臣,蔡锦敦(夫人)

李达章:关于《中国五千年》这本书,据中国某出版社的统计,在日本再版过三十多次。
陈舜臣:这个我可不知道。
夫人:是的。
李达章:那么您自己如何评价这本书呢?
陈舜臣:写这本书的一个目的是想把中国的历史(传递给)告诉日本人。第二……..
李达章:那么第二个目的是什么?
夫人:达章问你,在写《中国五千年》的时候,你第一想把中国历史告诉日本人,第二是什么?
陈舜臣:第二是,有很多中国历史被错误的流传至今。
夫人:他的意思是,因为有很多中国历史被误传,他想认认真真地写,并给与“订正”。
李达章:关于这本书,您还有其它想说的吗?
陈舜臣:要说的话,现在能够在中国出版,我已经很满意了。
李达章:还有一个想问您。二舅所写的书中,可以看出在创作前一定阅读过很多参考书籍,而且书中有很多自己独特的观点或给读者一种很新颖的想法。这算是他们的评价吧。同时也很想知道,您认为应该如何才能培养出这种“能力”?
陈舜臣:(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李达章:我想他们的意思是说,你的很多观点很棒。
陈舜臣:这个问题等于让我自己评价自己一样,我不能说什么呀。
夫人:是呀,这可不好说了。大概唯一能说得就是对自己的祖国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吧。
李达章:您是一边写推理小说一边写历史小说,这两种不同题材的东西,是否有什么共同点?
陈舜臣:我认为写作技巧有相同之处。历史上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历史小说也存在类似的推理过程。虽然没有像推理小说去判断这就是凶手那样的明确线索,但我认为很相似,可以通过所有的、任何的资料去推理演示曾经发生过的。资料有很多,这就类似于推理小说中你有很多线索资料。而你需要把握的是时空,根据史料任凭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去推理。
李达章:在写历史小说的时候,您是根据史料加上自己的推理或者说推论去写吗?您认为写历史小说时,演义成分和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事实那个更为重要一些?
陈舜臣:我还是认为存在于历史上的事实更重要一些。
李达章:那您更看重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事了。看来你并不喜欢凭空演义出来的历史了。
陈舜臣:当年写《中国五千年》的时候,是出版社起的名字,我当时起的名字是《中国三千年》。
李达章:您说什么?
陈舜臣:很多书名都是这样的,是出版社帮忙起的。是出版社的意志决定的。
李达章:噢,名字,书的名字很多是出版社的意见呀。
陈舜臣:我现在说话有很多含糊不清,估计你有很多听不懂。再过一或两年吧,等我恢复之后,我会好好回答你的,有很多因我现在的状况无法说清楚,等我能再拿起笔的时候,我会认真答复你刚才的提问。
李达章:(听此话,感到有一种震撼,这是一位84岁老人与生命的抗争、一个作家的宿命,相信很多了解陈舜臣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震撼。)
夫人:听得清楚吗?
李达章:嗯,还好吧。再问一个,您想通过《儒教三千年》告诉读者什么?
陈舜臣:这本书,中国人看应该没问题。(陈老先生此时因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显得有些无奈和着急)
夫人:别着急,现在问你,你想通过《儒教三千年》给读者传递什么?或者说当时你写书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
陈舜臣:(前一段实在没听懂)总之,中国就是“儒教”呀。
李达章:要不然其他问题下次再问吧。提问实在太多了。
夫人:不妨告诉他,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思考一下。
李达章:(一直担心突然的采访让陈舜臣先生过于兴奋。)那好吧,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而日本的茶文化,例如茶道在日本就很受重视。
陈舜臣:等一下。日本的茶文化(就是我曾经说过的),那是“权威主义”(的产物)。
李达章:在日本的茶文化中,保存了多少中国的东西?
陈舜臣:这正是我要在《茶事遍路》中阐述的东西。
夫人:今天你高兴了吧?从眼神中都看得出来。眼睛闪闪发光的。
李达章:只要二舅谈到他的书,他就会很兴奋。
夫人:没错。昨天这个时候,做完理疗没一会儿就无精打采的睡过去了。
李达章:您最近还打算写什么吗?
陈舜臣:李白。
夫人:写了一半就病倒了。
(注:陈舜臣曾于十多年前突患脑血栓病倒。2008年年初,再一次突患脑血栓。)
李达章:我记得以前您曾写过一本《中国诗人传》的书,里面也有李白吧?
陈舜臣:有。但那是一本篇幅很少的简单的概述性东西。
李达章:这次是专门写李白了?
陈舜臣:对。
(注:陈舜臣第二次病倒之前,正在日本某杂志连载《天际的诗人—李白》至第六辑,日文书名《天空の詩人――李白》)
李达章:刚才您说过,“中国恰如儒教”(也可译成:儒教与中国等身大),最近在中国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后,受到西方的影响过多,造成人们的道德标准下降,并认为这是西方文化造成的。您怎么看?
夫人:不是吗?不是西方拜金主义的责任吗?
陈舜臣:(拜金主义)东西方都存在的。
李达章:您的意思是不是说,这不是东西方哪个文化造成的,而是人对金钱追求本身造成的?
陈舜臣:是这个意思。
(完)
摄像:李传弈
采访:李达章
本视频及翻译文本版权归属及提供:创译通达(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在线视听

目录
一 射日的人
二 酒池肉林
三 天道是耶?非耶?
四 龙涎
五 怪力自灭
六 春秋友情
七 创造霸主的双人组
八 一心复仇
九 兄弟相继逃亡
十 怨恨未消
十一 恩怨分明
十二 冤魂百态
十三 逃亡者
十四 王位更迭
十五 日暮途远
十六 囚犯部队
十七 卧薪尝胆
十八 吴宫之蝶
十九 恩仇之路
二十 春秋落幕
二十一 兵法名门
二十二 断腿军师
二十三 贵为宰相
二十四 读心术高手
二十五 走钢索的人
二十六 鸡鸣狗盗
二十七 鬼谷先生
二十八 谋略学校
二十九 车裂之刑
三十 投身汩罗江
三十一 同门弟子
三十二 逐客令
三十三 孤独少年王
三十四 “大阴”长信侯
三十五 骨肉之争
三十六 双重逃亡
三十七 唯诡策可使
三十八 易水悲歌
三十九 事未竟成
四十 老尔弥坚
……
文摘 一 射日的人
来到地上后,后羿准备射下并排在天空中的十个太阳。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信心的他,当然只准备了十支箭。他将十支箭插在箭筒里,就开始依次射太阳。
 人——
 普普通通的人——
  生命的目的在于探究为人之道——
  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历史观。有人因此而说,中国欠缺神话——我却认为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那是史家尽可能地从著作中删除神话的结果。
这个倾向,从儒学执中国思想界之牛耳后,尤其为甚。
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所抱持的,就是这个态度。
事实上,中国的神话相当丰富,它甚至具有极富人情味的特质。
下面介绍一些神话——我要说的,是极富人情味和中国特色的神话。
《十八史略》依正史而写就。中国正史中绝少出现神话,所以,《十八史略》中少有神话是理所当然的事。
书中述及太古时代的三皇五帝,也有“蛇身人首”及“人身牛首”等记述。但全都只是轻描淡写而已,用的也不是故事体裁。
在这本糾、说十八史略》的开头部分,我介绍的是未记载于《十八史略》的神话、传说——原书作者为此一直耿耿于怀。这种心情,仿佛在如雷掌声中听到夹杂其中的诽谤声一般。
下面谈谈有关羿(后羿)的事。
羿是尧帝时代的英雄之神(或许我们不能肯定地说“是”,而说“据传”较为妥当吧?)。夏朝时也有过叫“羿”的人,曾经将太康帝逐出国外——《史记》上如此记载。
尧帝时代的羿和夏朝的羿是否同为一人,我们姑且不论。这两个羿都是神射手,同时也是勇猛之士。
原本在天界的后羿,之所以被派遣到凡界,主要是因为天帝儿子们的恶作剧。
天帝的十个儿子都是太阳,他们的母亲羲和,每天轮流带着一个儿子,乘坐由六条神龙拖曳的云车,游走天上。由于这个顺序是固定的,所以,每个太阳十天才有一次出来游走的机会。人们所看到的太阳永远只有一个,实际上,却是由十个太阳轮流出现的。
同样的事情重复几千年、几万年后,十个太阳开始有了厌倦之意。一天,这十个兄弟在天界扶桑树下谈话:
“我们十个一块儿出去游走,岂不好玩?这当然不能事先告诉妈妈,所以我们偷偷溜出去吧!”
十个太阳于是同时出现在天空中。
太阳兄弟玩得其乐无穷。可是,这下子人类怎么吃得消呢?在十个太阳同时照射之下,人间世界顿时变成焦热的地狱,活活被烤死的人不知凡几,地上的农作物更是枯死殆尽。
  于是,凡间的圣王尧向天帝祷告,祈求使人们免于苦难。而且当时为害人间的,不只十个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