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码:37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7506331802 ·条形码:978750633180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第13集) |
 |
|
 |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第13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码:37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7506331802
·条形码:978750633180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古春风楼琐记》是海峡两岸新闻界的前辈高拜石先生的著作,原文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历时十余年,先后两次结集出版,影响长久而巨大。全著洋洋三百万言,状写了清末明初间五百余位各色各相人物,颇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以人物而论:有贩夫走卒,草寇游侠,淑女名媛,王公大臣,以至义民志士;以记事而论:或涉香艳,或涉壮烈,或涉忠勇,或涉奇诡,或涉逸趣,读之使人爱,使人恨,使人怜,使人悲,使人悟,或使人热血沸腾不惜一掷头颅,或使人感慨愤激而太息不已。高氏笔力雄放,酣畅舒展;学养深厚,纵横自如;所引诗、词、联、赋、亦多佳构;全著之文学、美学品位甚高。高氏治史态度严谨,褒贬严格,近百年间风起云涌的国事、家事、天下事,都囊括在这一本本的《琐记》中,绝对值得您细细品味。
作者简介 字嫩云,笔名芝翁、南湖、介园、懒云。浙江镇海人,先世宦游八闽,遂寄籍福州。斋堂为古春风楼,自号古春风楼主人。毕业于早年北平民大学文科。先旅居燕地,主持笔政,其间曾在各报刊杂志撰文,返闽后及至迁台,历任《福建民报》、《新生晚报》、《华报》、《寰宇新闻》及《中央日报》编辑及主笔,台湾省新闻处主任秘书等职。
高氏善属文,工诗词,长于近代史笔,熟谙人物掌故,故文名籍甚。人曾赞其:“自梁任公、林琴南以来,罕与其伦比,诚是列于现代中国一大文豪而无愧色。”高氏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古春风楼琐记》,因广获好评,后结集出书。另有《南湖录忆》、《浮沤识小》、《茗边脞记》等著作。
高氏受吴昌硕艺术成就熏陶,自幼便颇醉心书法篆刻,曾从朱敬亭、黄蔼农、沈冠生诸名家学习,世称“行楷近南园松禅,温润有致。精金石篆法,尤工蒙隶,厚润茂密,古味盎然。”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颇丰,均为有关清末民初名人行藏出处的笔记,颇足以供读者喜谈掌故者之谈资。书中所涉及的人物颇为广泛,上自宫廷显宦下及学术、文化、社会各界名人的佚闻逸事数百则,既可作治史者的参考,也为好奇者提供了若干可读的故事。大凡知人论世的根据官方文件讲的都是一套冠冕堂皇的空话,所以读者还须看到其背后在起作用的种种物质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乃至个人恩怨之间的种种钩心斗角的万花筒。这是笔记价值之所在。
目录 皇帝的相亲——清代八旗挑选季女的故事
孤山终古属林家——西湖林墓与林词、林社
洋妇逛大街——道光十年的广州盻师夫人事件
诗人之诗——姜露庵骈渠道人施山
斯文人夜盗地契——周养阉巧赚占退谷
哥哥爸爸真伟大——福建第一任都督孙道仁
……
文摘 书摘
近百年来的中国,就全部中国历史来看,真是一个大变局,
整个中华民族为之动荡不宁,感受着生存的威胁。
这个大变局的关键,通常以中英鸦片战争为开始,其实在此
之前,所积聚的因素已多;除了外来的势力以外,满清王朝欲闭
关而不彻底,昧于世界大势而一味妄自夸大,更加之办理“夷
务”的官吏之无能与贪污,凡此皆是召侮贻患之渐。如道光十年
间,李鸿宾任两广总督时,几乎闹出一场战争——那是鸦片战争
前十多年的“盼师夫人事件”。
英国人轻视中国官吏,是从这位官儿而始的。
《清史·李鸿宾传》里说:
广东通商久,号为利薮,自嘉庆以来,英吉利国势
日强,渐跋扈。故事:十三行(十三家洋行之简称)洋
商有缺,十二家联保承充,亏帑则摊偿。英领事类地
(译音)知洋行获利厚,欲以洋厮容阿华充商,诸商不
允,乃贿鸿宾得之。类地日:吾以为总督如何严重,讵
消数万金便营私耶!于是始轻中国官吏。容阿华寻以淫
侈耗资,逃勿获,官帑无着,不能责诸商代偿,乃以抽
分法为弥补,众商借以渔利,夷情不服,日益多事。
论史者以“簋簋不饰(喻为官不廉正),贻海疆隐患”责之。
盼师夫人事件即是李鸿宾任两广总督时发生的,这是“番妇进
省,夷商坐轿”的违禁事,李鸿宾要派兵包围商馆,闯进去驱逐
番妇;外国人看轻他,便请求英方司令派水手夤夜携带枪炮登岸,
驻扎在商馆里来保护,双方剑拔弩张,差一点在鸦片战争之前,
上演一场“■师夫人战争”。
在对外通商初期,清廷对于到广州来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
是不许进城的,只准其在指定的住所暂时居住,贸易完毕,就要
回澳门去,更不许携带番妇进省(依例番妇只许在船上停住,事
实上多留澳门)。
远在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闰五月十六日,有荷兰
人曾携带番妇一名,番女两名,来到广州的瑞丰洋行居住,广东
大宪为表示“圣朝柔远之意”,仅饬令该夷将番妇移到澳门去住,
俟开船时带领回国。为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由粤布政使饬令洋
行大班:
嗣后夷船到澳,先行检查,如有妇女,即令就澳寓
居,否则进口之后,夷人船货,一并驱回,接待行商,
亦予重处。
过了八年,亦即乾隆二十四年,为了通晓内地土音官话的夷
商洪仁辉(为英商James Flint),在内地到处乱闯事件,曾由两广
总督李侍尧订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