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70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 ·ISBN:7224080454 ·条形码:97872240804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 |
 |
|
 |
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70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
·ISBN:7224080454
·条形码:97872240804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博闻春秋
内容简介 《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内容简介:《论语》里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具有人性,说的也未必都对,但是要判断对错,总是必须先了解他们说过些什么。儒家思想是不是会被边缘化,我认为关键要看我们如何诠释它。儒家思想的基本理念太好了——人性向善,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这一套全世界没有人可以反对。
孔子、孟子都是很真诚的人,他们讲的话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基础,所以我们今天的学者有责任把他们有趣的生动的一面说出来,不然的话,对不起孔孟。
我只能说,请你们大胆相信我的解释,因为我是看过了所有注释和典籍之后,再做出我的诠释,我的每一句话都有出处。
只要踏实地活在人间,尽其心安与人相处就可以成就道德上的善。这是人的现实呢,还是人的理想?儒家把现实与理想相含互摄的手法,令我心悅诚服。
我们在学习时所希望的是“取精用宏”,既能学到经典的精华,又能应用在生活上,产生可观的成效。
作者简介 傅佩荣,祖籍上海,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著作达九十余部。于深化推广哲学研究、探讨当代重大议题、促进两岸思想交流,贡献甚多。近年来专心注解传统经典,已出版《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解读著作多种,对于经典的当代诠释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编辑推荐 作为国学启蒙读物,《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分为孔孟两卷,主要通过解读《论语》和《孟子》来介绍孔孟的思想。每篇基本按照其经历、师生关系、创立格言、核心思想等分为若干部分,具体阐述孔孟思想的精华所在。每篇援引部分原文,通过浅显的白话讲述其生平和思想,理清思想的来源和背景,并对存有争议的解读表明合理的见地,文末附有通俗的白话译文方便读者对照。
《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属于其中的国学入门书,浅显通俗,自成体系,独立成短篇适合轻松阅读,非常适合初学者;作者傅佩荣对国学有自己独特的见地和解读;彩色装帧,风格大气清雅,让人阅读的同时悠游在美丽的画卷中。
目录 孔子卷
第一篇 在考验中成长
辑一 走在成长路上
贫困的幼年
初号的学习
古代的教育
向师襄习乐
向老子问礼
老子的教训
早期的职业
长期的工作
活泼的教学
耐心的开导
鼓励年轻人
艰辛成长路
辑二 生活中的修养
情感要真挚
以唱歌自娱
正当的休闲
可食可不食
喝酒有节制
对自己要约
不与人谈论
不主动谈起
最谨慎的事
自我的修炼
每日的忧虑
情绪的调节
辑三 师生相得之乐
豪爽的性格
有勇与有谋
忠诚的朋友
好学的真谛
德行最重要
名师与高徒
先要求自己
人才的表现
得其门而入
人生的目标
百善孝为允
诚心最重要
有心与有力
教学的快乐
辑四 论语生活示范
从小所学的
好学的表现
要成为君子
性格与过失
学与思并用
言与行之间
改过的秘方
举一要反三
才华与修养
主动的精神
待人要真诚
上进的青年
第二篇 肯定群我关系
辑一 亲情出于人性
不要摆脸色
孝与敬配合
要爱惜身体
心中的牵挂
父母的年纪
委婉的态度
大家都欣赏
孝川页与心安
政治的根本
对祖先孝顺
辑二 友谊值得珍惜
志趣要相似
随时在学习
有益的朋友
有害的朋友
交友四阶段
理想的朋友
说话有分寸
越来越敬重
真诚的交往
交友的方法
子路的志向
朋友的情久
生死见交情
辑三 积极参与社会
忘记的艺术
口才不善巧
做人要直爽
就业的考量
先充实自己
富贵与贫贱
为社会服务
手段要正当
不轻易判断
君子的条件
君子的风度
孔子的志向
己立而立人
辑四 论语生活示范
入世的情怀
入世的责任
人生不留白
知人的方法
好学的重要
适当的规范
生动的抉择
以道义结交
处世的原则
樊迟三问仁
君子有三戒
有益的快乐
有害的快乐
孔子的金律
第三篇 展现人文之美
辑一 诗是教化之始
诗教的效果
真实的情感
从诗教开始
溫和的情感
学诗与说话
学诗与做人
学诗与从政
学诗与人生
读诗见人品
切磋与琢磨
要自我期许
一切都不远
辑二 乐与生活趣味
乐教的效果
礼乐的失序
孔子谈音乐
关感的力量
尽美与尽善
治国与音乐
音乐的危机
礼乐与情感
教化的上策
子路学音乐
以不教为教
乐曲传心声
辑三 人生需要信仰
理想的天子
对天的信仰
天賦的使命
只有天了解
由天来决定
不可得罪丈
孔子的誓言
不可欺瞒天
要敬而远之
不谄媚鬼神
祭祀要虔诚
先珍惜此生
贵在一念间
牺牲与成全
辑四 论语生活示范
自信而从容
发而皆中节
动静皆有时
君子坦荡荡
知者与仁者
曾点的志向
长幼的礼节
虔诚的心态
信仰的两面
文化的进展
完整的人生
孔子的三忘
孟子卷
第一篇 做个说话高手
辑一 善于使用比喻
一暴十寒
良知良能
众楚人咻之
何待来年
缘木求鱼
杯水车薪
迁于乔木
五十步笑百步
见牛未见羊
鱼与熊掌
重做冯妇
大旱之望云霓
三年之艾
辑二 创造新的格言
事半功倍
绰绰有余
反求诸己
取友必端
与人为善
出尔反尔
自暴自弃
流连忘返
守望相助
有为者亦若是
不为与不能
心悦诚服
手舞足蹈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兼善天下
辑三 充实基本学识
爱好勇敢
爱好财物
爱好笑色
未雨绸繆
忧心悄悄
殷鉴不远
播恶于众
心意最重要
赵盂之所贵
孟子谈诗
尽信书不如无书
辑四 展现核心思想
人性与善
心之四端
顺逆人性
水向下流
食色问题
求则得之
圣人与我
牛山之木
观其眸子
人禽之辨
效法尧舜
第二篇 勇于择善固执
辑一 修养功夫示范
勇于对抗
勇于无惧
勇于自反
浩然之气
揠苗助长
善于知言
学习孔子
天降大任
节制欲望
为人处世
求其放心
关于羞耻
考察心思
左右逢源
真诚为上
辑二 坚持人生正途
不是好辩
追随三圣
援之以道
不见诸侯
民贵君轻
君臣相待
不畏权贵
有志之士
豪杰之士
肯定狂狷
批判乡愿
三种快乐
辑三 效法圣贤典型
圣之清者
圣之任者
圣之和者
圣之时者
孔子从政
大人风范
为政之道
舜之大孝
人饥己饥
士的尊严
孔门弟子
养志为要
真诚相待
辑四 辨析义理之乐
修养六境
善是什么
信是什么
美是什么
大的意义
圣的意义
神的意义
天的功能
命的限制
乐莫大焉
……
文摘 贫困的幼年
孔子的生平,约在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公元前四七九年,正当春秋时代的末期。翻开古代中国的历史,三皇五帝之后,是夏、商、周三代;周代又分西周与东周。东周时,天子势力大衰,诸侯争雄称霸,形成纷乱动荡的局面,是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最后则由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
孔子的祖先,是商代后裔的宋国贵族,后来渐趋没落,迁徙到了鲁国。他的父亲叔梁纥在鲁国担任地方官,负责治理陬邑。传说中,叔梁纥六十多岁时结识了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在此之前他已育有九女一子。颜徵在曾去尼丘祈子,后来产下孔子。由于孔子的出生与尼丘有关,并且排行第二,所以取名为丘,字仲尼。
不幸的是,孔子三岁时,父亲过世。母亲带着他迁居到娘家,就是鲁国都城曲阜的平民区,在那儿将他抚养成人。寡母孤儿必须自食其力,生活艰苦是难以想象的。孔子的幼年生活,无异于乡下农村的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必须从事劳动,帮助母亲种菜、种田、照顾牲口以及做各种琐碎的家务。
环境的困厄,并未阻碍他上进的意志,反而使他积极地把握一切学习的机会,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进而对社会与国家有所贡献。
太宰向子贡询问:“孔先生是一位圣人吧?他竟有这么多才干呢!”子贡说:“这是天要让他成为圣人,并且具有多方面的才干。”孔子听到这段话时,就说:“太宰了解我啊!我年轻时贫困卑微,所以学会了一些琐碎的技艺。做一个君子,需要具备这么多才千吗?我想不需要的。”
初步的学习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篇》
农历冬至时,鲁国在曲阜南门外的沂水边,举行郊祭大典。这是祭祀天地的隆重礼节,官员们都穿上正式的朝服,在赞礼官的安排下,庄严肃穆地进行祭祀仪式。年幼的孔子挤在人群中,看到这一幕,不禁悠然神往。
从此之后,孔子最喜爱的游戏,就是陈列祭祀用品的玩具,安排别的孩子随着他的口令,行礼如仪。这时他还没有上学,已经显示出对礼仪的兴趣。后来他经过长期的努力,成为大家口中“知礼”的人。
当时的乡村教育,在每年农历十月秋收以后举办,由当地父老负责教育未成年的子弟。教学内容为文化知识与军事训练。对孔子来说,他由此得知夏、商、周二代的历史,鲁国是由周公的儿子伯禽所传,以及齐国、卫国、宋国、陈国、蔡国、晋国等各自的渊源。在军事训练方面,他学会了骑马、射箭、驾车以及基本的使刀弄枪、进攻防御的技巧。乡校的学习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