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健康 >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2010-04-05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页码:43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811165265 ·条形码:9787811165265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去商家看看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去商家看看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页码:43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811165265
·条形码:978781116526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现代心理治疗与咨询丛书

内容简介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系统阐述了儿童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在第一部概论篇,简要介绍了儿童的心理发展,以及儿童心理治疗的概念。第二部技术篇大致阐述了儿童的心理辅导的各种模式。第三部实践篇就各种心理问题结合个案,用对话记录的方式呈现了治疗过程,并注明治疗者当时的所见、所思及治疗策略等,对学习儿童心理辅导的治疗者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可作为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参考书籍,也适合父母、临床医生、初涉心理治疗领域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对儿童心理治疗感兴趣的读者。
目录
第一部 概论篇(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章 儿童心理发展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与划分
第二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学说与理论
第四节 儿童心理发展与健康状况的评定
第五节 发展上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
第二章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第一节 什么是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第二节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特性
第三节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原则、分类与适用范围
第四节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第五节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注意事项
第六节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功能、价值与局限性
第七节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家长的参与及角色
第八节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师需具备的条件
第九节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各种方法与发展趋势

第二部 技术篇(各种治疗模式)
第三章 支持性心理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第三节 治疗过程与常用技术
第四节 实践指导

第四章 行为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第三节 治疗目标和过程
第四节 治疗技术
第五节 实践指导

第五章 认知行为疗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第三节 治疗目标和过程
第四节 治疗技术
第五节 实践指导

第六章 家庭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第三节 家庭治疗模式与实践指导

第七章 叙事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第三节 治疗目标和过程
第四节 治疗技术
第五节 实践指导

第八章 焦点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第三节 治疗目标和过程
第四节 治疗技术
第五节 实践指导

第九章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第三节 治疗目标和过程
第四节 治疗技术
第五节 实践指导

第十章 游戏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第三节 治疗目标与过程
第四节 治疗技巧
第五节 实践指导

第十一章 其他治疗方法与辅助性治疗技术
第一节 格式塔疗法
第二节 阿德勒心理疗法
第三节 现实疗法
第四节 感觉统合训练
第五节 生物反馈治疗
第六节 健脑操身心调和
第七节 神经语言程式学
第八节 触康健身心调和
第三部实践篇(各种问题的实际治疗)

第十二章 儿童情绪问题心理治疗
第一节 与父母难以分离的问题
第二节 情感幼稚依赖问题
第三节 忧郁情绪问题
第四节 闹情绪问题

第十三章 儿童行为问题心理治疗
第一节 说谎的问题
第二节 喜欢打架问题
第三节 逃学和离家问题
第四节 偷窃行为问题

第十四章 儿童学习困难的心理治疗
第一节 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第二节 记忆力欠佳问题
第三节 厌学问题
第四节 缺乏学习兴趣问题

第十五章 儿童心身障碍的心理治疗
第一节 遗尿问题
个案一夜间遗尿的女孩
个案二裤裆总是潮湿的男孩
第二节 口吃问题
第三节 进食后呕吐问题
第四节 常闹发热腹痛的问题
个案一考试就发烧、呕吐的男孩
个案二上学经常腹痛的男孩

第十六章 儿童创伤心理治疗
第一节 儿童性创伤问题
第二节 亲人死亡引起创伤问题
第三节 灾难后创伤问题
后语
……
序言 人类对精神障碍的认识是与文明的萌芽同时开始的,换言之,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人员在工作中每天都要面对各式各样的精神障碍,对此当然耳熟能详。尤其是近三十年来,随着精神药物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突飞猛进,学术界一致公认的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已经正式确立,对于某一特殊病人,即使专家们诊断见解可以出现分歧,但对这位病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碍的认识的一致性却是很高的。然而,没有精神障碍并不就是真正的心理(或精神)健康(positire mental health)。这个概念的提出迄今还不到一个世纪,人们对它的了解难免肤浅或片面,即使专家们的见解也常有着重点的不同,因此值得心理咨询和治疗者重视。
K.Jaspers说得好:极端是理解常态的钥匙,而不是相反。精神健康和精神障碍恰好构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两极。
所谓真正的心理健康,似乎带有理想的意味,因为一个人一辈子心理上什么毛病都不出现,就像一辈子从来不患任何身体疾病一样,如果不说是不可能的话,至少是十分罕见的。心理健康与其说是一种状态,毋宁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永无止境。正因为如此,它才值得我们大家去追求,也才能成为卫生科学奋斗的目标。
现在根据文献,对心理健康这个概念作粗线条的描述。对专家们意见的综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也就是考察和衡量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这六个方面有部分重叠之处,正说明概念的复杂性——多维的、多层次的。六个标题并不以重要与否而划分先后。
文摘 第一章 儿童心理发展
引子
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生命的轨迹,依其特定的程序,由简单幼稚原本的状态,逐步演化、转变、成长,变成复杂、完整、成熟的状态,然后逐渐蜕变、老化的整个过程与现象,即为发展。
比如青蛙经历了由卵孵化,变成蝌蚪,长腿变成青蛙的一个过程;蝴蝶经历由卵孵化成毛毛虫(幼虫),毛毛虫变化成蛹,蛹破茧而出变成翩翩起舞的蝴蝶的发展过程。人也同样,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人,要依次经过婴儿、幼儿、孩童、少年、青少年,然后由青年逐渐步入成人的发展生涯。儿童看起来很像你我的样子,但他们绝不是小一号的我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我们有质的区别,而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那么不同的阶段是怎么划分的?都有些什么特点?哪些因素会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怎么评定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常见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有哪些?常用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有哪些?各有什么特色?
这些问题将是本章论述重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