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模式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13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2337461/9787802337466 ·条形码:9787802337466 ·版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模式研究 |
 |
|
 |
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模式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13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2337461/9787802337466
·条形码:978780233746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如何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成果在农业中推广应用,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用哪种推广模式更适应于信息技术的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比较关注的重要问题。《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模式研究》运用农业推广学和农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采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全面研究。阐述了信息技术推广模式与一般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异同,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模式特点、作用及适用范围,以“农业远程诊断系统”推广为案例,对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及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研究。
作者简介 王义明,女,山东省青岛人,农业推广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财务资产处处长。1996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工作。先后从事农业技术经济、农业发展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院、所级课题4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参加完成了国家、部委、院级研究课题16项。合作出版学术专著10部,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开发财务管理系统3个。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2.1 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2.1.1 国外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2.1.2 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2.2 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
2.2.1 国外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
2.2.2 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
2.3 农业远程诊断系统的发展
2.3.1 国外农业远程诊断系统的发展
2.3.2 我国农业远程诊断系统的发展
第三章 农业信息传播及其技术推广的理论依据
3.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模仿”
3.2 “技术传输”与沟通理论
3.3 “S扩散理论”
3.4 农业革新理论
3.5 参与式理论
第四章 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模式研究
4.1 国外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模式
4.1.1 “合作”推广模式
4.1.2 “政府+农协”推广模式
4.1.3 “政府+环咨询”推广模式
4.1.4 “分级”推广模式
4.1.5 “经济区域”推广模式
4.1.6 国外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模式总结及借鉴
4.2 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模式
4.2.1 “科技园区+示范区+辐射区”推广模式
4.2.2 “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农户”推广模式
4.2.3 “科技专家+农民”推广模式
4.2.4 “公司+基地+农户”推广模式
4.2.5 “公司+政府+农户”推广模式
4.3 “农业远程诊断系统”的推广模式
4.3.1 政府主导式
4.3.2 农业科研单位主导式
4.3.3 农业推广部门或中介组织主导式
4.4 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模式总结
4.4.1 多元化推广主体
4.4.2 政府的主体作用
4.4.3 “白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推广理念
第五章 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模式实证研究
5.1 调查地点
5.2 调查方法
5.3 调查问卷设计
5.4 调查结果分析
5.4.1 应用效果分析
5.4.2 成功经验分析
5.4.3 制约因素分析
5.4.4 模式选择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基础建设,为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创造条件
6.2.2 建立投入机制,为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提供保障
6.2.3 做好技术培训,加大农业信息技术推广的宣传力度
6.2.4 提高农民素质,为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6.2.5 不断完善系统,提高系统的诊断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序言 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如何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成果在农业中推广应用,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用哪种推广模式更适应于信息技术的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比较关注的重要问题。王义明同志运用农业推广学和农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采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全面研究。阐述了信息技术推广模式与一般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异同,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模式特点、作用及适用范围,以“农业远程诊断系统”推广为案例,对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及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成功推广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宜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推广的最佳模式及对策建议,为农业信息技术在我国大规模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文摘 农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农业信息技术推广目前存在着研究成果较多,能够推广的成果较少的现状。“农业远程诊断系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多媒体技术研究室国家“863”计划“网络化实时农业远程诊断模型与交互式关键平台”项目的科研成果。该系统以果树、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病虫害诊断及远程咨询为主要内容,将网络实时在线诊断与农业专家系统诊断相结合,利用多媒体网络将我院的植保专家与基层农民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永不撤走的“支农小分队”。系统是农业信息传播的载体,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手段,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与传统技术推广方式相比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和优点:如足不出户、方便快捷、实时诊断、物流配送、市场全球化,等等。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远程诊断系统”是一项新技术应用到传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从一般意义上讲,应该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然而,从调查中发现,“农业远程诊断系统”的推广应用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目前只在黑龙江、重庆、江苏、山东、河北、辽宁6个省(市)进行示范应用。
后记 本书原型是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完成本书的撰写对我来说是人生的一次挑战。由于工作的繁忙,没有大量的时间集中思考与写作。在工作与学习的双重压力下,能够完成本书的撰稿,与导师、同事、朋友及亲人的帮助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王东阳研究员、合作导师周国民研究员。他们在研究选题、方案设计、实证调查到最后的修改定稿都给予了精心的指导。两位导师严谨的科研态度、渊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我受益终生。
同时感谢李志强研究员、诸叶平研究员在本研究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凝聚了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感谢邱耘副研究员、胡林博士、朱增勇同志在资料收集上给予的无私帮助;感谢农业信息研究所及研究生院对我的培养;感谢所领导和同仁们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