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中国需要好银行:马蔚华与招商银行

2010-04-05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2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11700047/9787511700049 ·条形码:9787511700049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需要好银行:马蔚华与招商银行 去商家看看
中国需要好银行:马蔚华与招商银行 去商家看看

 中国需要好银行:马蔚华与招商银行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2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511700047/9787511700049
·条形码:978751170004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当代中国著名企业家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需要好银行:马蔚华与招商银行》内容简介:一定得快人一步,多想想三年以后的故事。银行行长要有战略头脑,否则你就会失去市场。银行失去了市场意味着失去客户,失掉机会,而这种发展机会很可能就不会再有了。
如果银行出现了问题,那将影响到普通人的利益,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引起社会动荡,作为银行家,就必须确保银行的诚信,就好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
作者简介 张力升,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财经记者,著有《军人总裁任正非》、《商界铁娘子董明珠》,在大型企业及媒体工作多年。长期跟踪研究中国本土企业家的成长和发展。重点关注企业家的成功经验和精神世界。
媒体推荐 他用一卡通、一网通和一站式服务,在银行业的竞争中印证了“一招鲜吃遍天”;在最传统、最沉稳的行业里倡导并采用信息技术,不仅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金融服务,还使一个小银行领风气之先;金融创新,再造银行,他马不停蹄地推进一个商业银行的改革。
  ——2001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
编辑推荐 《中国需要好银行:马蔚华与招商银行》:论规模,我们比不上国有银行;论资历,我们比不上花旗、汇丰等百年老店,但只要我们有自己的特色,也能在竞争中胜出。
身处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并且变得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
未来银行的发展趋势将是以金融品牌为主导、以全面服务为内涵、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物理网点为基础的综合化、全球化、电子化、虚拟化的全能服务机构。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并不只是在形势大好的时候高歌猛进,在热火朝天的时候风生水起,在顺顺当当的时候一马当先,而是在形势出现逆转,市场出现波动,环境出现恶化的时候,知道如何应对。
马蔚华,1949年出生于中国东北的锦州市。插过队,当过铁路工人。
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经济系。
1982年-1988年,先后在辽宁省、安徽省政府部门任职。
1988年-1990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
1990年-199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副司长。
1992年-1998年,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长。
1999年3月任招商银行行长。
2002年1月,马蔚华当选为中央电视台主办的CCTV2001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2005年2月,马蔚华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为全球“希望之星”。
2009年3月19日。马蔚华被《亚洲银行家》评为2008“年度最佳零售银行家”。
目录
第一章 走出国门的民族银行
杠杆撬动地球:招商银行的辉煌
赢得尊重的银行家
矢志不渝,做中国最优秀的银行
马蔚华启示:银行家如何炼成

第二章 从知青到银行行长
在政坛:天之骄子的历练
海南岁月:首次见识金融风暴
壮士扼腕:关掉银行的人
震撼!中国首次见识金融风暴

第三章 由政而商:寻找核心竞争力
改革产物:招商银行的历程
新官上任:新企业的新气象
步步为营,降低航速
因势而变,开辟蓝海

第四章 创新:技术引领银行变革
先知先觉的信息化
一招制胜,一卡通打败存折
网上圈地,迎接E时代
如何决断:超前的信用卡?
选择突破口:校园风暴造就王者

第五章 服务制胜:贴近寻常百姓
因客户而变,把握先机
个性化服务,确定目标客户
零售业务:隐藏的金矿
付出终有回报:理财产品热卖的背后
留住千万富翁:私人银行

第六章 首席营销官的魅力
交游广泛,先对上话再谈业务
为同业鼓与呼:提案最多的人大代表

第七章 扩张之路,成长的学问
团队建设:扩充第一步
布局全国,编织网络
居安思危,化解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银行的必由之路

第八章 如鱼得水,转战资本市场
公开上市,应对挑战
艺高胆大:上市标准是最低标准
债转股风波:银行对阵基金
击水中流,受追捧的蓝筹股

第九章 品牌效应:能否成为百年老店
品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文化,让员工自觉自愿
一张卡捐一块钱,履行社会责任
理财教育公益行:银行家的社会责任

第十章 练好内功,不惧国际化
外资来了,中国银行有戏吗?
国际化从提升管理开始
收购永隆,国际化的练兵场
挺进欧美,不仅仅是展示形象

第十一章 自我颠覆:管理新转型
领跑的压力:追赶者纷起
银行的困境:谁还需要银行?
颠覆式转型:十变求生
房地产:金矿还是陷阱
小企业:聚沙成塔的效应

第十二章 风暴来临,招商银行驶向何方?
天翻地覆:华尔街的寒冬
全身而退:招行躲过一劫
改朝换代:中资时代何时来临?
重新洗牌:危机还是机遇?
……
序言 对于生于改革开放前的人们来说,银行曾经与招行的生活关系不大。在全民低工资低消费的年代,那只是个偶尔把自己不多的积蓄送进去,日积月累有朝一日取出来买电视等“奢侈品”的“公家单位”,谁会对这个满是铁栅栏的地方感兴趣呢?
感谢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今天我们已经有幸享受与发达国家类似的生活方式:不用现金改划卡,消费靠信用,购物分期付款,有了余钱买理财产品。如今的普通百姓已经越来越对身边的银行产生了兴趣:哪家人少不排队,哪家服务好,哪家卖的理财产品好,连退休的老人们都耳熟能详。看看大清早银行门外排长队等待买国债的人群,以及各类消费场所里潇洒的刷卡一族……银行正在改变我们的时代和生活。
金融是经济活动的血液,说银行是把血液输送到各处的血管并不为过。作为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银行提供的借贷、融资、国际结算等服务在经济活动的运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西班牙王国在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结果却因为金融体系混乱而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最终衰落。
文摘 作为铁路系统的一名工人,马蔚华在他最初的职业生涯里学到了精确性和系统性。铁路是个环环相扣的大系统,任何马虎和懈怠都可能酿成大祸。在马蔚华离开铁路四年后,1982年5月28日,由济南开往佳木斯的193次旅客快车在大虎山工务段辖区内发生颠覆事故,造成3人死亡,143人受伤,铁路中断运输近20小时。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养路工人在做线路补修作业时违反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将起道机立放在钢轨内侧,193次快车通过时撞上起道机引起脱轨颠覆。日后,当他开始操盘同样复杂而重要的金融系统时,这段经历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1978年3月,世界的眼中的中国依然在意识形态的泥淖里打转,经济上依然处于贫困的窘境。就在此时,中国政治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邓小平当选全国政协主席,预示着中国的命运将要发生转变。他随即主持全国科学大会,承认中国的落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振聋发聩的观点,并期许在二十世纪末赶上世界科技水准。后来人们评论此事,并不视之为简单的科教事件,而是一个时代来临的标志。
这一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邓小平积极出访外国,在西方多个国家留下足迹,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同时,西方和海外华人也频频造访中国,李嘉诚在国庆典礼登上天安门,通用汽车、可口可乐等外国企业开始访问和布局中国市场。在农村,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制度在悄悄地被“大包干”所取代,乡镇企业也开始零星出现。
4月,一个令亿万中国人激动的消息传来:恢复全国性高考!这是12年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选拔考试,之前一年也举行过高考,但其标准和方式与此并不相同,这次才是真正的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教育部决定,考生不再因为“出身成分”不好而不被录取,很快,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龙门打开,报考之人多如过江之鲫。积压了十多年的人才狂潮开始喷涌,无数在蹉跎岁月里曾失去希望的人们提笔而起,希望通过苦读改变自身的命运。全国共有超过600万人报考,而恢复和增设的55所高等院校共录取40万人,录取率仅为6%,有幸跃过去的大多是经历过文革洗礼、饱尝人间冷暖的精英分子。他们在社会底层磨练多年,凭着个人努力考上大学,有着较强的奋斗精神。
“78级”如今已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领导群体。在这年入学的广州的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班,有三个同学很要好,陈伟荣,黄宏生和李东生。这三个人日后分别创办了康佳、创维和TCL三家公司,极盛之时占到全国彩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