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未解之谜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页码:21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07525872/9787507525878 ·条形码:9787507525878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世界科学未解之谜 |
 |
|
 |
世界科学未解之谜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页码:21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07525872/9787507525878
·条形码:978750752587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彩色图解未解之谜
·图书品牌:中智博文
内容简介 《世界科学未解之谜》是一部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科普类图书。编者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学术专著及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精选40多个近年来影响最大、关注度最高,且最具研究价值的科学谜题,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人体、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等诸多领域,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力图全方位诠释科学领域的种种神秘现象,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更加立体、真实地感受奇妙的探索之旅,使大家在享受阅读快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编辑推荐 《世界科学未解之谜》的特点:
内容经典:精选中国文学史上名气最大、价值最高、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55部文学名著,涵盖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体裁,了解和掌握它们对读者完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体例创新:通过“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名著概要”、“阅读指导”等相关栏目,多角度解读中国文学名著,提炼作品主旨,引导读者轻松高效地掌握文学名著。
精美图片:300多幅精美图片立体展现文学名著,图文联袂、相得益彰,给读者强烈的视觉享受和想象空间。
多元启迪:启迪心智,完善知识结构,汲取人生经验和智慧,提升文化素养、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收获丰富。60部传世佳作涵盖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诸多領域,300多幅精美图片全方位展示世界文明,178千字美文浓缩原著精华,科学指导阅读,思想与文字的艰深变得亲切轻松,文化的力量与图画的色彩一起流淌,开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读书之旅。
目录 天文地理之谜
撩开黑洞的神秘面纱
暗物质之谜
银河系的中心到底是什么?
太阳还能燃烧多久?
外星人之谜
神秘巨石阵的含义
寻找消失的大西洲
龙卷风成因之谜
太阳系地外生命探疑
金星上的城墟之谜
寻找火星生命
大陆漂移说
火山爆发的奥秘
沙漠中的“魔鬼城”
动物植物之谜
恐龙灭绝之谜
尼斯湖怪兽到底是什么?
太平洋怪兽蛇颈龙、鲨鱼还是爬虫?
动物集体自杀之谜
动物为何冬眠?
动物之间为什么会发生争斗?
寻找鸟类的祖先
是否存在“野人”?
被野兽养大的人
植物血型之谜
解读植物自卫之谜
“巨菜谷”的蔬菜肥硕之谜
食肉植物之谜
植物不老之谜
生物医学之谜
探寻生命的源泉
神秘冰人奥兹之谜
人类起源之谜
耶稣裹尸布真伪之谜
法老陵墓的造访者离奇死亡之谜
美人鱼之谜
人类基因组计划解秘
人类为何会得癌症?
艾滋病从何而来?
人体科学之谜
破译人体辉光之谜
人脑之谜
人为什么会做梦?
魔力十足的催眠术
记忆移植
肉身不腐之谜
数理化之谜
球形闪电之谜
地磁场能影响人体吗?
元素到底能有多少种?
水存在着一种新的形态吗?
光合作用之谜
难以解读的圣经密码
……
序言 科学在人类摆脱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一部科学技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了的人类发展史。今天,科技更是被视为“第一生产力”,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和时代的先进程度和发展方向,无数的科学家为此在科学的道路上漫漫求索着。然而科学探索又是漫无止境的,人类在攻克了一道科学难关之后,往往发现眼前是更加广阔的未知世界。在科学的领域里,有着太多未解的谜题,比如,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恐龙时代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曾经辉煌的大西洲究竟失落何处,艾滋病会永远让人类谈之色变吗,你我所做的梦有没有更深层次的解说,神奇的圣经密码是如何占卜世纪灾难的……这些困扰着科学家的疑问,也同样像磁石般吸引着我们好奇的目光,并刺激着我们探究其真相的强烈兴趣。而对种种科学谜题进行解析和破译的过程,不仅使我们窥见科学世界的神秘与深奥,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科学研究中_的许多前沿课题;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知识上的收益,也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愉快体验。
作为“彩色未解之谜”系列丛书中的一种,《世界科学未解之谜》正是一部以满足读者对科学世界的求知与探索为宗旨的,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读物。
文摘 插图:


天文地理之谜
撩开黑洞的神秘面纱
我们经常会听到黑洞这个名词,“黑洞”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地想象成一个“大黑窟窿”,其实不然。那么所谓的黑洞到底是什么呢?迄今为止,人们只能从理论上来对它进行推断。在过去,科学家把黑洞描述成一个有去无回的视界包裹着密度无限大的奇点。黑洞不停吸人类似于恒星这样的物体。新理论则将黑洞看作一个暗能量,吸入的物体在密集的壳体处分解。认为它是一种引力场非常强,就连光也无法从中逃逸的天体。“黑洞”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又位于宇宙中的何处?这些都是人们经常关心的话题。黑洞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的理论物理和天体物理学家。“黑洞”无疑是本世纪最具有挑战性,也是最让人激动的天文学说之一。许多科学家正在为揭开黑洞的神秘面纱而努力地工作着。
关于黑洞的成因,迄今有很多理论。有人提出了黑洞是由巨大星体演变而成的理论。他们认为黑洞跟白矮星和中子星一样,极有可能也是由恒星转变而来的。宇宙早期的星云物质——绝大部分是氢的极其稀薄的气体——由于自身的引力作用而收缩成恒星。由于收缩过程中原子相互碰撞的频率和速度越来越高,导致气体温度上升并最终使恒星发光。当温度升高到一个极点,以至于氢原子碰撞后不再离开而是聚合成氦,这一过程被称为“热核聚变”。聚变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使恒星气体的压力进一步升高,并达到足以平衡恒星内部引力的程度,于是恒星的收缩停止下来,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稳定地燃烧。当恒星耗尽了这些氢之后,由于核反应的减弱而开始变冷,恒星气体的压力不足以抵抗自身引力量,恒星重新开始收缩。